有权,就可以这么任性吗?
文/老徐时评
国际油价迎来12连降,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国内消费者却迎来消费税3连涨。财政部在两个月内,以防治大气污染、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为理由,第三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消费者加一升汽油,消费税从原来的1元提高到1.52元,累计上调幅度已经超过50%。
如果说财政部第一次加税,觉得是巧合,挺滑稽的;第二次则是愤怒,知道并不是巧合,而是蓄意;那么第三次则只剩下无奈了。有权,就是这么任性。网友们惊呼:国际油价不能再跌了,再跌就只剩下税了!
凡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为什么有关政府和部门却总是对着干,根本不考虑老百姓的感受,千方百计给人添堵?类似的事情最近还有不少,比如:山东省高速公路十年净利润累计超百亿,员工年薪平均13万,可是省里仍然作出到期后要继续收费的决定;“专车”服务消费者齐声叫好,可是却被当作“非法经营”,被十几个城市叫停,理由是为了保护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司机的利益。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从现行法律、法规看,财政部调整消费税、地方政府决定高速公路收费年限、管理出租车市场,都是属于他们自认为的“依法治国”范畴。但是,合法不见得合理。有权,难道就可以这么任性吗?有权,难道就可以不考虑公众的感受、随意出台侵害公众利益的决定吗?
以节能减排为理由增加消费税,完全是开错了药方。唯一的好处就是使国家税收增加了上千亿元,但是会增加企业、个人的消费负担,影响实体经济的复苏;随意延长高速公路收费年限,则是一种政府违约行为,必将极大有损政府的公信力;至于久被垢病的出租车公司体制,背后则是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几个事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受限制的公权力,对私权肆无忌惮的侵犯和践踏。老百姓终于搞明白了,原来纳税人的权利就是俩字:纳税!
税收,无疑是政府财政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现代政治所强调的限制公权、保护私权,也主要体现在对征税的严格控制上。世界上不少国家虽然税收很高,但增税都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增税难度很大,税金使用也很透明。凡是随意增税的地方,税金必然也是随便乱花。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明朝的崇祯年代就是如此,越加税人民越离心离德,社会越动荡;越动荡越加税,一来二去,没几年就倒了。
现行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必须尽快修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而目前全国18个税种中,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三个是经过人大立法的。想要公权力不那么任性,惟有进行改革。其实,历史上任何的一次社会变革和进步,都是从“违法”开始的。不打破陈规陋习,改革就无法推进,既得利益集团就无法崩溃,社会也就难以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