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沦陷”:是互联网的大捷,还是传统品性的警告?
文/图 笑以苛
昨天打的就遇到一系列拒载问题,私以为自己可能路远有些堵,连累了出租车司机,便带着12分的歉意而感恩戴德得给司机付款后下车,但心中一直淤堵: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作为一个正常的乘客反倒觉得自己在严重占用出租车司机的宝贵时间呢?可细细想想,自己还算lucky,总比平时下雨不拉!堵车不拉!不顺路不拉!行李多不拉!交班了不拉!车站打表不拉!带的娃娃不拉!带的宠物不拉!......妈呀,这回家一定得塑个雕像,在家供着,每天三炷香,姐积了几辈子的德:从城南到城东这么远的距离,司机大姐居然拉了,况且我还带着个行李箱,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来相助。
可是,——我明明是付款了呀?!
终于,在我刚刚过上田园生活的第一天,朋友圈便被“西安沦陷”刷爆了眼球,我想尽量规避这浮躁且吵闹的都市生活,可是乘坐几次出租车司机的嘴脸便不由得浮现在我的眼前:
“你到底坐不坐,婆婆妈妈,你行礼行不?不行了,坐别的车,我还赶着交班呢。”
——“我就是有行礼才坐你的车啊,要不然我坐其他车了。”
“掏不起钱,赶紧滚远点儿。没看我赶时间么。......”
......
油门一蹬,跟踩着个火箭一般,实在让人恼火,于是在且度今宵的星光之下小女子还是要宣泄一下作为一个普通乘客内心真实的看法:有人说出租车的集体沦陷不是输给了滴滴,uber,而是输给互联网,互联网的本质是和实体结合,而实体如果拒绝互联网必然是惨败,历史的车轮本来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这似乎成为一种比较站得住脚的说法,然而这的确是一种粗鄙而肤浅的表象,互联网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消费形式的转变,很多人愿意接受这种互联网带来的转变,但还有一部分人:“固执”如我,一直在坚持打出租车——觉得价钱差不多,又比较“方便”,免得再加个手机,多一道手续,麻烦。
那么带来今天出租车危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很显然,这绝不是一个付款方式就能带来的局面。很多人都应该明白,服务行业,重要的是什么?——:温良恭谦让!可出租车呢?——真以为自个儿就是无车人士代步的霸主了,感觉自个而东方不败,一个个牛气炸天的屌样儿——视乘客为累赘!!!今天有人同情3万出租车司机的集体罢工,你可知代表着3万个家庭的困难和无奈......呵,别逗了。人活于世,哪有轻松度日的?!一个国家想要维持下去,最基本的单位——人的一些最基本的权利要被保障的。像秦朝,“苛政猛于虎”,“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那也不是一代霸主很快就陷入危局,直至灭亡了么?况且你一个小小的出租企业,算神马?!
所以,还是老祖宗的那句话:想要维持长久,最根本的就是德行。学会了做人,什么都好说。德行坏了,再多的金钱也是分分钟灰飞烟灭。
今天,西安的出租车司机在钟楼集体大罢工,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似乎应该被值得同情,仿佛互联网就是万恶的资本携带者,硬是让三万家庭无饭可吃。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笑了,愚民!——还是没弄清楚事情的根本原因?!!!用西安人的话说,我都想扇你们狗十滴批脸!赶紧给滴滴和Uber让道儿,不用瞅着人家“财大气粗”,你丫就是欠抽!
倘若执意要说出租车还有一丝生还的余地,那哥们,从今晚起咱就人手一本《道德经》,和滴滴,Uber来一场良性的“共存”不是很好么?况且,我们也可以再创新,再变革。谁又能说一阵儿发狂,我们就永世不得超生了呢?
作者简介: 笑以苛,原名张宇蕊。85后作家,编剧,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常居古都西安,敏感大气。心若冬梅,文如咖喱。出书经历:已出版《爱情是女人一辈子的事》《因为有爱,才会期待:重遇谜一样的张爱玲》;各大实体书店,网上书城正在热售:《有点痛,有点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