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有道惟存厚”,本是曾国荃所写的一幅楹联,"忠厚传家,率真处世"便是他家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之道。往往,百年氏族的传承,不是靠财富,而是德行,家训不仅代表了各个家族的生存智慧,也是各家繁衍壮大的真实写照。《颜氏家训》 自南北朝以降,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大量的家训,比较经典的有古代十大家训,以及一些名人家训,如《朱熹家训》(朱熹)、《告兄弟子侄》(范仲淹)、《曾文正公家训》(曾国藩)、《林则徐家训》(林则徐)、《新赣南家训》(蒋经国)等等。 中国第一部家训是周公的《诫伯禽书》。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中国古典家训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里的一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中国家训内容最完整的当推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不少见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如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之类朴实的家庭伦理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最豪门的家训当数唐太宗李世民对皇属们的告诫:“每着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一代帝王,告诫家人珍惜财物,不可奢侈。 最大公无私的家训是包拯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的这则家训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寥寥37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已过,仍足为世人风范。 最有普众意义的家训是清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如说家常,娓娓道来,深为普通百姓所喜爱。 最能教育幼儿的家训是清代李毓秀撰写的《训蒙文》(即《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文风朴实,说理透彻,从清代后期至今,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刘氏家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敕后主辞》 刘备告诫儿子的话,好事要从小做起,积小成大;坏事也要从小开始防范。这句箴言不仅是刘氏家训,也被其他家族奉为圭臬。 梁氏家训: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梁焘《家庭谈训》 告诫子弟积德行善,这句也是非常流行的家训。 高氏家训: 你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家都敬重你,故吾要你第一立起志气来。——高攀龙《高氏家训》 和明清之际的“官本位”崇拜形成鲜明对比,志气是立身持家的第一要义。高攀龙并不攀龙附凤,给后世留下一个铁骨铮铮的高家。 李氏家训: 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唐太宗李世民《戒皇属》 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一个意思,告诫后代要听从不同意见。唐太宗本人虚怀纳谏,也为李家做出了典范。 袁氏家训: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袁彩《袁氏世范》 袁家名言,简洁易懂,朗朗上口。 姚氏家训: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骄养太过的,好看不中用。——姚舜牧《药言》 穷养孩子的理论源头,从小让孩子吃苦有更高几率可以锻炼忍耐,磨砺上进。 方氏家训: 贫贱而不可无者,节也贞也;富贵而不可有者,意气之盈也。——方孝孺《家人箴》 穷要穷的有气节,富要富的有谦虚。刚正不阿的方孝孺完美诠释了这句家训。 吴氏家训: 器量须大,心境须宽。一念不慎,败坏身家有余。——吴麟徵《家诫要言》 吴家做人讲境界,讲格局,但更注意细节。有时细节会决定成败。 吕氏家训: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吕坤《孝睦房训辞》 吕字两个口,家训也是两个字两个字。如果能做到这些,真乃持家有道。 张氏家训: 人家不论贫富,贵贱,只内外勤谨,守礼畏法,尚谦和,重廉耻,便是好人家——张履复《训子语》 好人家并非大富大贵,而是安定和谐,享一个清福。 孙氏家训: 夫家所以齐者,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妇曰顺——孙奇逢《孝友堂家规》 再次论证家庭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每个人都要在家庭中做好多重角色。 司马氏家训: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司马光《训俭示康》 不要被炫富的风潮所吸引,要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坚守自己的独立意识。 爱新觉罗氏家训: 志之所趋,无远不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爱新觉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大意就是“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欧阳氏家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示子》 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毕竟国人最重视教育了。 何氏家训: 学业在我,富贵在时。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时者静以俟之。——何耕《示子辞》 告诉后代,安心治学,不要热衷发财,反正何家早晚要发达的。 林氏家训: “住美国房子,娶日本老婆,请中国厨子”是人生最幸福的生活。——林语堂 老林家家训真实在。 曾氏家训: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的家书,堪称最全家训,能做到堪比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