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新闻评论] 炫富女坑爹的可怪、可笑与可悲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7:12: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炫富女坑爹的可怪、可笑与可悲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近日,又一位“官二代”微博炫富引发了关注。27岁的天津某国土局职员李颖,在微博发布自己购买的LV、迪奥、香奈儿等诸多奢侈品照片,一个普拉达的黑色鹿皮包价值就近20000元,而据调查她的月薪不过两三千元。…
  
  “炫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但被发现并遭人举报后,“炫富”就成了“坑爹”了。果不其然,调查李颖牵出了其父天津市西青区副区长李治阳,李治阳承认,在女儿入学和工作方面,他施加了影响。有媒体调侃道“副区长女儿微博晒幸福:不用考试也能特招进国土局”
  
  可怪:“被坑的爹”老实承认“帮了女儿”
  
  一个典型的“有问题的爹”
  
  现年55岁的李治阳自1980年进入天津城建系统工作,已有32年之久。历任西青区建委主任、党委书记、规划和国土管理局局长。2007年1月起,李升任西青区副区长,但仍然主管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房地产业管理与开发等相关工作。
  
  如前所述,与土地房子有关的位置都是肥差。李治阳长期在西青区城建系统担任要职,本身就容易被怀疑“身家干不干净”。当女儿不慎露富后,李治阳理所当然就会被打上“有问题”的标签。
  
  据知情者称,李颖进入天津工业大学,与李治阳曾免除了一个大型楼盘的大配套费有关。不过李治阳否定了这一点。
  
  可怪的是这个爹居然承认“市领导说要照顾”“她要上班,我得管”
  
  然而,尽管否认了他和开放商有过就女儿读本地大学问题的内部交易,但在解释女儿是怎么一天也没去西安,却从西安工程大学“转学”到天津工业大学时,李治阳并没有完全回避或闪烁其词。他称,2003年和2004年,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等三所高校的新校区落户西青区,正开工建设,他作为当时的建委主任,负责了大量的征地、拆迁事宜等。“当时,天津市领导说了,大学建好之后,对学校建设有贡献的都要照顾。”
  
  他的意思摆明就是,“我女儿能读天津工大,是因为我对大学搬迁有功,市领导照顾我的”。李治阳仿佛觉得这个理由很正当,不但不违背教育公平,还能够拿出台面上来说。
  
  而在谈及女儿公务员考试分数不够却能够被招进国土分局时,李治阳更是理直气壮,“在成立国土分局之后,也要招人啊。招的人,有公务员,也有事业编制人员。我毕竟管了那么多年的规划和土地啊,我跟市局都很熟啊。孩子上了学不也得有个班上嘛。”“我当时没管这事(指公务员考试),但是后来(她)上班,我得管。”在李治阳看来,似乎身为一个副区长,为女儿搞一个事业编制是理所应当的,不直接弄个公务员身份就不错了。
  
  在以往的类似的事件中,我们很少能看到一个官员、尤其是直辖市副区长级别的高级官员,对这种涉及“以权谋私”的行为能够如此坦率,这真的很奇怪,难道是他心底真的认为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吗?…
  
  网友甚至认为他是个“不错的领导”
  
  在关于这起“炫富坑爹”新闻的腾讯网友留言中,被顶的最高的是这么一条——
  
  “我觉得这样的领导已经是不错的领导了:1,敢做敢当,承认特招;2,为自己孩子办事应该;3,不搞阴谋诡计愚弄老百姓。大家想想:全国哪个县区级领导的孩子待业啊?”
  
  这条评论有多达三万网友认可。这到底是一种戏谑的反讽,还是见怪不怪的麻木,已经难以区分。相信在不少网友心里,确实认为这种程度的以权谋私,还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支撑李治阳区长做法的,或许也正是这种逻辑。
  
  对比最近香港特首曾荫权在未涉及实质性贪污受贿,仅有些可能引发疑虑的行为就被全港人民逼得拒豪宅、弹眼泪、公开道歉,简直“官不聊生”的情况,我们不得不说,李治阳的行为又不奇怪,这官做得让他简直比他的女儿更幸福。
  
  可笑:副区长之女“炫富坑爹”!一起可笑的“炫富坑爹”,又成就一次网络反腐。但仅仅是可笑么,仔细思索,并不尽然。
  
  一个典型的“官二代”成长道路
  
  比起最近激起民愤的毁容恶魔陶汝坤,身为天津市西青区副区长女儿的李颖,无疑是个货真价实的“官二代”。而李颖的成长经历也确实享用到了在人们认知中、在这个级别该享用到的“官二代”特权:
  
  2004年,19岁的李颖参加高考,因分数不够,未达到本地的天津工业大学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于是李颖去了分数线低将近30分的西安工程大学。但李颖未在西安上过一天学,直接就去了天津工业大学念书,一年后“转学”进入该校,并在四年后获得天津工业大学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2008年,李颖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天津市西青区司法局,尽管落了榜,但最终她依然以“特招”的方式进入西青区国土分局工作,并得到事业编制。显然,这不是一个一般的事业编制职位,作为和土地房子有关的单位,国土局职员当然是肥差,而且正好是她父亲所分管的单位。
  
  目前尚不清楚,李颖“炫富”所倚仗的财力究竟从何而来,但她的经历已足以证明这与她父亲有脱不了的关系。“考清华,上北大,不如有个好爸爸;拿博士,拼海龟,不如爹爹手一挥!”,信矣。
  
  身为“官二代”,却不懂韬光养晦,微博“炫富坑爹”
  
  “郭美美”“卢美美”微博炫富之时,许多网友还曾经表现得非常惊讶和愤怒,纷纷指责她们涉嫌腐败。然而经历了陆续有来、真伪不明的各种“尤美美”、“赵美美”、“高美美”炫富的洗礼之后,大多数网友已经对炫富变得毫不意外,变得不再愤怒,变得娱乐起来。这起李颖“炫富”事件,网友纷纷嘲笑这位官二代“很傻很天真”,“炫富”结果“把爹给坑了”。
  
  网友们相信,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颖“家教无方”,身为副区长的李治阳疏于对女儿的教育——“作为一个官二代、富二代,怎么能随便露富呢?”,何况已经有那么多的“美美”被揪出来了,这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官二代”。
  
  所谓“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一个疏于管教的官二代,可能确实还没有脱去“暴发户”的痕迹,不懂“闷声发大财”的为富之道。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所谓“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炫耀有钱人优越感的那种冲动,并不是那么容易克服。可以预见,切不能高估某个群体的智商,类似的事件以后必然还会层出不穷。
  
  可悲:冰山一角的“以权谋私”往往治不了
  
  明明“以权谋私”,为何有恃无恐?
  
  李治阳的态度,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他不仅确实认为他的行为没什么大不了,而且还真的有恃无恐。在官场中浸染多年后,他或许认为,帮女儿念个大学、给女儿找份工作真的不算事,不会真的让他面临什么麻烦。即便是他那种程度的“交代”也不算事,而如果他自己“不交代”,完全否认与其相关的话,这件事显然就更不算一件事。
  
  我们不清楚,李治阳是否考虑过网络围观的力量。但在见报两天之后,有关部门仍未给出表示要调查的公开说法。不过据调查该事件的刊物所说,当地知情者透露,天津市西青区纪检部门已开始约谈副区长李治阳。李治阳是否真的有恃无恐,希望能看到个结果。
  
  但李颖炫富的“莜莜笑了”的帐号,已经改了名字,删去了所有的微博,只留下了一条混淆视听的、称从没有过任何炫富帖的回复,并设置为不可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7:35:33 | 只看该作者
  网络反腐,或许正失去以往的力量
  
  李治阳的有恃无恐,可能还因为其根本不怕网络反腐。
  
  从一个网帖让“天价烟局长”周久耕锒铛入狱,到“烟草局长日记门”东窗事发并遭到查处,伴随网络民意,网络反腐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反腐神话。跟随“网友爆”、媒体跟进、相关部门介入的反腐脚步,一桩桩“帖案”办成了“铁案”。
  
  然而,网络反腐可能会渐渐失去以往的力量。在互联网上,尤其是微博和论坛上,反腐、揭黑和控诉性质的信息仍然数不胜数。这么多反腐信息,有多少能被关注,有多少能被持续关注,有多少能在官方调查结果出来后,仍能被找出疑点而不是一句“我不信”就不管了?
  
  上面曾提到的“尤美美”、“赵美美”、“高美美”炫富,在风头浪尖之时,都被调查过,却分别被当地纪委证实、当地官方证实、当地媒体证实不存在“以权谋私”。然而,这类事情往往都发生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众所周知,越是山高皇帝远,腐败的可能性往往越大越严重,但偏偏具有调查能力的媒体、能行动的网友、相对有公信力的官方调查往往都集中在发达地区。当地所谓的“调查”可能存在利益因素,难以尽信,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是难以查证了。等到风头一过,关注度降低,曾经被围观的这些“美美”可以继续“闷声发大财”。
  
  除此之外,网友的很大一部分关注还被别的重要事情分流走了。而即便所有人都天天盯着反腐,每年3000亿公款吃喝,围观也决不会有尽头。
  
  而长此以往,网友们对反腐会不会都疲倦了呢?实在令人忧虑。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7:35:51 | 只看该作者
  湖南省冷水江市财政局长曹长清:给子女安排工作是应得的福利
  
  要到2011年才毕业的在校大学生,竟然已经被安排进了家乡湖南省冷水江市财政局工资统发中心工作,该市人事局长曹长清就是这样为儿子曹博文找到了工作,且经过了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层层批示。
  
  这件事细究起来相当恶劣,以前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聘中爆出的徇私舞弊,多少还走了个招考或公开招聘的过场,这倒好,完全没有那一套,一个条子就给解决了。
  
  然而曹局长恐怕没认为这是多严重的事,正如网友调侃的:这件事的经办过程中,他是相当诚恳的。之所以诚恳,是因为曹局长把给子女安排工作当成了一项应得的福利。
  
  温州龙湾区三部门发文考录领导干部子女:由于区划调整后龙湾区机关干部普遍十分担心子女就业问题,为了稳定干部队伍,使全区各项工作尽快步入正常轨道,组织了这次招考工作。
  
  这和福利分房是一回事。计划经济年代曾是固定福利计划经济年代,房子不用买,而是作为一项福利分配。子女的工作也是类似的性质,大部分不用自己找,而是等你退休后顶班,或者通过你的关系安排。78年之后的一段时间,顶班制全面铺开,范围不但有工厂,还扩大到党政机关、群众团体、文教卫生等单位。
  
  当时流行的口号就是,“过去只看行老几,现在只看父母五十几”;“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老爸爸”。
  
  随着市场化兴起被淡忘随着市场化的兴起,出现了两个变化。第一是体制外有了很大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脱离体制,也就不存在那些福利问题;第二是体制内也在进行改革,福利被取消,把需求推向市场。对于住房,就是住房货币化取代福利分房;对于子女工作,从1986年10月1日起,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当然,福利分房和安排子女工作名义上是取消了,但只要查一下就知道,它们从未真正消失过。只不过这个时期,人们对这两个问题的确越来越看淡了。
  
  近年供需矛盾尖锐,又凸显近年来,情况又有变化。其一,房价高企、就业困难,使得体制内“广大干部职工”有了强烈的回归福利的意愿;其二,政府财源充足、国企富得流油,使得具备了“解除广大干部职工后顾之忧”的能力。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体制内分房和安排子女工作两项福利近年愈演愈烈。其三,由于房价和就业已经成了老百姓心头两座大山,所以他们对此异常敏感,同样的福利,过去可能不在意,现在看到了反应就很激烈。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对两项福利的感知不同,对于分房已经看得很清楚,知道这是福利回潮;对于安排子女工作,还停留在抨击不透明、谴责官员世袭的层次,还没有意识到它和福利分房一样已经是种福利回潮。

主题

听众

218

积分
级别
3 初级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2-3-8 15:27:1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