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6
金牌会员
|
要让孩子“学会”说谎
文/风的痕迹
孩子十一岁了,自结婚成家起,她就没能陪母亲过过一个年。去年下半年,母亲患病住院,诊断结论是“癌症晚期”,年前已回家“休养”。“这个年,一定要陪母亲过!”怀着撕心裂肺的哀痛,她说服了丈夫和孩子,年前赶到了千里之外的娘家。
女儿一家回来了,母亲很高兴,精神也显得好了许多。除夕夜,儿子与姥姥“唠心里话”:“姥姥,不知道以后还能和你一起过年不?”“为啥呢?”“妈妈说你是癌症晚期了……”简短的几句对白。让大家的心立即跌入了冰窖。最难过的当然是她的母亲,此前,母亲的病情自然是被家人瞒得严严实实的。母亲才六十岁,还有很多的心愿未了。一时间,一屋子守岁的人哭抱成一团。春节的喜庆完全为悲戚所取代……
“我怎么就没提醒孩子保密呢?或许要求他配合我们骗他的姥姥,他也不会同意。”从孩子会说话始,她和丈夫就要求孩子不说谎,哪怕是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也绝对得说真话。春节这件事让她觉得自己犯了罪,在对母亲的亏欠上又添了大大的一笔,现在,她和丈夫开始了对孩子教育的反思。
“说真话”是我们一直推崇的传统教育理念,惩罚再残酷也不可说谎,谁要认同孩子说谎,就一定会被视为离经叛道。我知道,很多家长和教师朋友在为孩子说谎的问题而困扰,不少家长和老师一直要求孩子绝对不说谎。我还知道,很多一直被教导绝对不可说谎的孩子因为说了一点谎,就担心自己会变成大坏蛋,会让爱自己的大人伤心。传统教育观的偏颇,很可能让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有了处世的好品德,却少了为人圆润的大智慧。而真正合格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
要让孩子“会”说谎,不是倡导孩子说谎,更不是教会孩子说谎!
我们好好想想,谁没有说过谎?只是有时候我们愿意为了一个更重要的理念或更在意的人,克制说谎的坏念头。孩子若是理解了这个,说谎不说谎,我们是不必太在意的。
其实,说谎,就像这世上所有的事物一样,不可绝对地一概而论。既有恶意的谎话也有善意的谎言。恶意的谎言确实是一条丑陋、恶心的虫,我们应该远离。善意的谎言则可能是一只可爱的小精灵,至少,我们可以和它相安无事。
心理学研究发现,说不坏的谎话时,人的呼吸顺畅,心情平静。如果是美丽的谎言,说谎者还会有暖暖的、温馨的感觉。说不好的谎话,人们时刻担心被揭穿,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心惊肉跳、冷汗直冒。
我当过中学班主任,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了我们班曾有过一个美丽得闪亮的谎言。谭是很负责的班长,王是同学们眼中的捣蛋大王。一天课间,王与同学在教室追赶打闹,无意中打碎了英语老师放在讲台上的瓷茶杯。一向不讨英语老师喜欢的王吓得呆若木鸡,战战兢兢地等着老师的暴风骤雨。下节课要上课了,谭走到讲台前对老师说:“对不起,我不小心碰掉了您的茶杯,明天我赔您。”这事风平浪静地过去了。事后,一直不服谭管理的王不但真诚地道谢,主动赔了茶杯,还配合班干部的工作,完全变了一个人。我了解真相后感动了很久,谁说这个谎不该撒呢?
是的,究竟那些谎可以说?哪些谎不能撒呢?
“想要知道这个谎该不该说,得看你的心。心中不安、心跳很快,那你最好赶紧补救,因为你说了个恶意的谎。”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们?
老实说,“心不会不安的谎话”也会偶尔从我的嘴里蹦出,所以,我无法要求我的孩子绝对不说谎。我会把这个判断标准交给他,让他用自己的心去做决定。
喜欢看谍战片,有个周日在朋友家“逼”得他上小学的孩子陪我看了几集。孩子看着看着就入戏了。他无法理解中共地下工作者对自己身份的隐瞒:“叔叔,他怎么老说谎啊?”呵呵,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平日不容忍他一丁点的谎言。我告诉孩子:“这其实不是说谎,如果这是谎,那也是必须撒的谎。因为这是出于崇高的信仰,也是与敌人斗争的智慧和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