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育漫谈] 不要轻易夸孩子“聪明”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2:5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要轻易夸孩子“聪明”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赏识教育”推行多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观念渐次扎根于人们的头脑,并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实践,孩子们几乎每天都会得到肯定,稍有表现就能得到老师和家长言语等方面的奖励。
  
  无可否认,表扬甚至夸奖具有激励、强化的作用,是特定场合下的良性暗示,还常常是重要的引导信号,有助于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过多过滥过于空洞的表扬和夸奖则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美国《用奖赏来惩罚》的作者埃尔菲?艾恩提醒我们,大部分表扬会鼓励孩子成为“表扬瘾君子”,会导致他们依赖外界反馈而不能形成自身的判断标准以及学习动机。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布朗教育政策中心200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8年级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只能算得上中等,与新加坡、韩国等成绩更好国家的学生相比,美国学生更容易报告说自己“数学学业较好”。为何美国学生的“自信心”高得如此盲目?结论是他们平日听多了模糊的表扬,不知何为表现优秀及努力方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和家长千万不可轻率地夸孩子“你真聪明”。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萝尔?德韦克,通过在教育水平居全美前列的蒙哥马利县等地30多年的大量研究发现,经常被夸奖聪明的孩子更容易逃避那些可能损害他们“声誉”的艰难任务,而被夸奖很努力、敢于冒风险的孩子更乐于接受挑战并实现更大的成功。相信智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学习新事物不断发展的孩子,其长期表现也更佳。
  
  这样的结论是有扎实的科学根据的。大脑造影显示,一个人学习和实践新技巧时,大脑皮层神经元之间的联接会更加牢固,勇于接受挑战的孩子更容易被激发出一种对成功的控制感。
  
  基于心理学以及大脑方面的研究,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的教育工作者就开始摒弃诸如“你真棒”等“空洞的表扬”,试着采用如“解这道题你努力了”等更精准、科学的“表扬词汇”了。他们这样做的意图,就是促使孩子们切实地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承担更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美国已经开始检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真希望我们的家长和教师朋友积极行动起来,在这个理念上不要再落后于人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