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育漫谈] 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狼爸”体罚教育遭质疑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7 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3:06: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狼爸”体罚教育遭质疑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昨天,“狼爸”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没想到在现场就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狼爸”的育儿经 “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打”也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
  
  在“狼爸”萧百佑眼中,“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在节目录制现场,萧百佑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道具——鸡毛掸,这是他管教孩子的重要工具。
  
  据萧百佑介绍,每当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须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萧百佑当年参加高考,获得了广东省第八名的成绩,被暨南大学录取。他认为,自己学生阶段的成功主要受益于母亲“动辄就打”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他选择了延续家族传统。
  
  萧百佑表示,他并非是公众眼中的“野蛮父亲”,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打孩子’不是像说得那么简单。根据我的经验,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并不容易。那什么是科学地打呢?我认为,是明家规、定尺度的家法。孩子们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错的是新错还是重犯。错了打哪里,打多少下,打的时候不能有不良的反应。打完之后要孩子表述受罚后的决心。”萧百佑说。萧百佑认为,孩子身上有三个特性:动物性、人性、社会性。在12周岁之前,孩子身上动物性的特征表现得比较强烈,必须用“打”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懂得是非道理。“所以在孩子12岁之前,我都是以打为主,”萧百佑说,“但孩子到了12岁,为人品行已经基本成型。此后,我就不会对孩子动手,而是完全依靠说教。”
  
  “狼爸”现场遭遇质疑 质疑1是否在倡导“奴性教育”? “狼爸”回应: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独立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萧百佑用“打”的体罚方式,让孩子懂得服从。本质上是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这样的方式培养的孩子,只会成为唯唯诺诺,没有独立思想的人。“狼爸”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羊子”、“羊女”,本质是一种“奴性教育”,孩子的性格会受到扭曲。萧百佑打孩子与孩子考上北大,这两者之间并非存在必然联系,所以不值得提倡推广。
  
  “狼爸”回应:孩子在年幼时,不需要独立的思考,只要学会服从家长就能成长。“在我看来,在0至12岁孩子的性格中,动物性占主要成分,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下进行的,所以要用鸡毛掸子给他立规矩。”根据萧百佑的家教“理论”,12岁至18岁,孩子的“人性”才渐渐开始占主导地位,懂得是非曲直。18岁之后,孩子才有社会性的表现,才有社交需求。所以,在萧百佑定的家规中,子女在上大学前,不能与其他孩子交朋友,生活中只能有“亲人”、“同学”两个概念。
  
  “我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北大,事实证明,我的家教方式培养的并非没有独立思想的孩子。我只不过在孩子年幼时,帮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萧百佑说。
  
  质疑2如此家教,孩子怎能快乐? “狼爸”回应:孩子并不理解什么是快乐
  
  “南京市十佳家长”、作家张姬雯:“狼爸”萧百佑定下了“严苛”的家规:不允许看电视,除了新闻;不许随便喝可乐;不允许随便打开冰箱门;甚至不能开空调等。孩子们只要触犯任何一条,就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儿子萧尧也曾说过:“记忆里,只有一次,毫无顾忌地玩,让我感觉到童年的无忧无虑。真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在童年里多出现几次。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在“狼爸”萧百佑的管理下,孩子不可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狼爸”回应:萧百佑认为孩子对于快乐或痛苦,并没有本质上的认识。萧百佑透露,他知道三女儿萧箫曾经在日记中写过“我没有快乐童年”,但他并没有理会女儿的想法。他认为,孩子对快乐或痛苦的认识是建立在与其他孩子对比的基础上:别人不能玩,自己能玩,就快乐;反之,则痛苦。所以,孩子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快乐。今后对童年的认识也是建立在回忆上的。“现在,他们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学生阶段取得了成功。所以,我相信以后他们在回忆童年时,肯定认为是快乐的。”
  
  质疑3不要在意光鲜的表面,而要关注孩子内心 “狼爸”回应:会多和孩子沟通,但不会放弃“打”
  
  南京一昆明论坛级教师黄侃:“狼爸”的三个孩子考上北大,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一定如外表那么光鲜靓丽,他们心里也许比较压抑、痛苦。无论怎么“打”,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一个成年人打一个孩子,在我看来,就是以强凌弱的表现。我希望“狼爸”萧百佑能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感情,避免悲剧重演。
  
  “狼爸”回应:萧百佑表示他并非像外界所描述的那么“冷血”,他之所以动手打孩子,完全是出于对子女的爱。萧百佑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为了教育年幼的孩子,几乎放弃了工作,始终没能提拔。“一个副科长,我就干了十年,”萧百佑说,“我敢说,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最负责任的父亲。”萧百佑还告诉记者,“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并非他的原话。据介绍,到现在,全国各地已有30多个孩子被父母送到萧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萧百佑还希望在退休后,建一所私塾,为社会提供服务。
  
  在得知黄侃老师的经历后,“狼爸”萧百佑表示会反思自己的家教方式,在日后会与孩子做更多沟通。
  
  继华裔教授蔡美儿采用“咒骂、威胁、利诱”等高压手段培养孩子、被网友称为“虎妈”之后,一条名为《父亲用体罚教育后代遭质疑,4个孩子3个进北大》的新闻再次引爆网络。据报道,自称“中国狼爸”的香港商人萧百佑,提倡“科学体罚”,更是用“打”的教育方式,将3个孩子送进北大。昨日,“狼爸”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讨论自己的育儿经,遭到众多专家、学者质疑,“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与众网友一起就“如何教孩子,孩子真的需要打吗?”话题探讨体罚教育。
  
  “狼爸”自言:打孩子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
  
  萧百佑与妻子黄天淑育有1子3女,其中3个年长的孩子全部考上了北大,最小的孩子正在读高三。萧百佑对记者说:“在我的家里,孩子最大的成功就是考上北大。”
  
  在“狼爸”萧百佑注册的新浪微博上,签名档就是“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平日里,萧百佑给孩子们定下严格甚至苛刻的家规,如果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这些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在他眼中,“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
  
  “一开始我的要求孩子们不理解,但事实证明我都是对的,他们也就服从了。”萧百佑说。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的节目录制现场,萧百佑带来了一个特殊的道具——鸡毛掸,这是他管教孩子的重要工具。
  
  萧百佑认为,孩子身上有三个特性:动物性、人性、社会性。在12周岁之前,孩子身上动物性的特征表现得比较强烈,必须用“打”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懂得是非道理。“所以在孩子12岁之前,我都是以打为主。但孩子到了12岁,为人品行已经基本成型。我就不会再对孩子动手,而是完全依靠说教。”
  
  “‘打孩子’不是像说的那么简单。根据我的经验,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并不容易。那什么是科学地打呢?我认为,是明家规、定尺度的家法。孩子们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萧百佑说。
  
  网友热议:“要不要打因‘孩儿’而异”
  
  “如此教育是不是在倡导‘奴性教育’?如此家教孩子怎能快乐?不应只在意光鲜的表面,而应多关注孩子内心。”在众多专家和学者纷纷对萧百佑的“体罚式教育”提出质疑的同时,昨天下午,本报官方微博也就此话题发出微讨论。
  
  “好孩子就是打出来的。”在微博留言板上,不少网友赞成萧百佑的育儿方式,称其“打”得科学,打出艺术。网友“油辣椒”留言称“孩子不打不成才。我们的竞争太激烈了,小孩子又没有分辨能力,不管很容易沾染坏习气。赞成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
  
  也有网友对这种教育方式表达了不同意见。“进北大就证明这种教育方法正确?”网友“湄涘”直言,“童年遭受暴力,心理阴影会伴随一生,暴力也会延续;打孩子是以强凌弱,以暴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谈科学?荒谬至极!”
  
  此外,一些网友辩证地说出自己的看法。网友“河江海湖洋”说:“实话说,‘狼爸’的教育方式虽不一定适合普天下所有的孩子,但大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尊重孩子成长规律,针对不同的教育理念,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教育方式,就是一个好的教育。”
  
  截至昨晚7时,共计37000余人次参与了“你如何看待父亲用体罚教育后代,4个孩子3个进北大?”的新浪调查。调查显示,44.4%的投票认为“孩子成绩优秀,证明此父亲‘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将票投给“如此家教,孩子可能内心不快乐,也丧失自由思想”的网友占36.7%;其余18.9%的网友认为“不好说”。
  
  昨天晚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蔡旭莲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孩子的成长是个全面的过程,今天的‘圈养’是为了最终的‘放养’,今天的严厉是为了将来的放手,让孩子独立快乐地生活是父母教育的最终目的。”
  
  “家长需要做的是等待孩子自主做出决定,用专业的眼光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判断,而不是强逼孩子成才或者规划孩子成才。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蔡旭莲说。(W2)
  
  链接  萧百佑给孩子们定的家规:
  
  一、不许看电视,除非是早晚餐时间的新闻节目,或者节假日每天一小时的动画片时间。
  
  二、不许自由上网,四兄妹只有在需要查询网络资料或者需要上QQ与同学交流学习时,在父亲允许下才能开启电脑,并且使用时一定有家长盯在旁边。
  
  三、不允许随便喝可乐,坚决不能养成孩子想喝什么就能喝什么的习惯。
  
  四、不能随便打开冰箱门,没有想吃零食就能吃的权利。培养孩子的服从性,“服从父母就是硬道理”。
  
  五、不能吹空调,孩子们如果天天待在空调房里,只会越来越懒散,这么做为了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六、强调对孩子们的社交控制,不允许在校外与其他同学接触,如果去同学家串门,必须写一份申请书,包括该同学的成绩、在班内担任的职务、同学家长的姓名和电话、去同学家做什么、待多久、同行的同学有哪些、成绩如何,最后还必须班主任签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