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以前吗?那是一个以宜居和气候宜人吸引了众多人们争相在此定居的城市。 但是,这些年昆明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似乎越来越暴露出这个城市发展路途当中跟人民宜居生活要求相悖的一面。 ▼西南边陲一个水资源还算丰富的地方,为何还是多年缺水? ▼本来是三线城市的昆明城,下班却如同一线大都市一般,堵得水泄不通。 ▼教育成本无限放大,学区房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普通市民的孩子上学似乎已成家庭最大问题了。 ▼春城本来应该形容如春天一般植被茂盛充满生机的城市,但昆明人们感觉像是生活在一个干旱的、含氧量低的地方。 ▼城中村改造可以提升昆明形象,但是很多城中村的改造,房子却越改越高、越来越密。 ▼有点历史气息的地方到处开挖拆迁,这样的城市已经和我想象中的家园完全变样,发达不如上海,城市风貌却失去了自我。 以宜居闻名的春城昆明,现在的高楼林立、居住环境差等,反应出来的种种社会状态似乎昭示着,春城宜居似乎已成个莫大的谎言。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宜居春城?
真实的宜居春城宜居的春城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 生活在那个山清水秀的春城青年们最有发言权。
梦回春城,那是一个盘龙江里能游泳, 大观河里能捞鱼的时代。
是一个出门不用奔波2、3小时, 街坊邻里相互帮忙的时代。
是一个不太远,但是似乎又没法回去的时代。 你还记得起那年双龙桥上挑着扁担卖咸豆花的老倌吗? 你还记得走街串巷的“磨剪子嘞~ 呛~菜~刀~”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匹马,买把刀,钻进城门挨一刀” 你是不是听见了什么声音…… 这,是早就消失的,但是却会在瞬间点燃回忆的声音…… 有一个地方, 可以还原你记忆中的那个城市。 拾光·老昆明生活记忆展开幕, 带你穿越时空,重回百年老昆明。
这场囊括了大师展演、现场演艺、传统手艺展览等, 众多精彩环节的时光盛宴, 将带来昆明最高规格的拾光巡礼。
对了,请不要忘记带上相机。 一起,用身体,播放胶片定格的回忆…… 照片——翻开泛黄的书卷,你想起了TA么? 找喜欢的大师,围坐分享劳动之美…… 泥塑——和泥巴的艺术,点泥成人,如同女娲亲临。 累了,就坐下来歇歇…… 老茶馆——说书人絮叨古今,茶客品着人生。 舌尖上的童年,舌尖上的大昆明…… 小吃街——恋恋不舍又再也见不到的,就在这里咯。 时光邮筒——想对未来的你,说些什么?我们帮你。 这一片西南边陲的葱郁土壤,在近一百年以来散发着独特的气质……
法国人留下的铁路和建筑;西南联大埋下的人文与艺术的种子;冥冥中形成了惊人的文化磁场。
老街和新城,在这里互相牵扯。随着时光里无数故去的灰烬,而消失。偶然拾起那一片,却在心里炸开了一抹颜色 大观长联告诉我们“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三春杨柳、九夏芙蓉”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昆明记》于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