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相约 云南留筠馆,赴一场惊世震撼的视觉盛宴,跟随中国人文地理全景记录者、中国当代“徐霞客”殷晓俊,领略“一带一路”蔚为壮观的文明之旅。 留筠馆主黄文先生宣布展览开幕 局部 摄 殷晓俊向前来观展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先生等嘉宾介绍作品 局部 摄
全景记录 惊艳世界
12月2日下午2点半,殷晓俊《“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东南亚、南亚人文地理全景记录作品展》,在 昆明滇池畔的文化地标——云南留筠馆盛大开幕,记录“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北京、新疆、云南、西藏)及老挝、缅甸、印度、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不丹、尼泊尔9个国家的42张全景摄影作品,首次与公众见面,这是一组在世界上首次展出的高精度照片,最大的一张全景照片由1500张单张照片组成,尺寸达到20G,它们真实地记录了“一带一路”上9个国家壮丽的人文地理原貌,每张作品都是亮点。与此同时,由殷晓俊收藏的十张1900年清代昆明老照片,也悉数亮相,它们让百年前的昆明城篆塘、文庙、圆通寺等如梦境一般穿越而来,一百年的城市变迁,在影像上触手可及。 北京故宫全景 昆明
梅里雪山
影像留存 “一带一路”
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把云南打造成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加强同东南亚、南亚在艺术文化等多层面的交流合作,殷晓俊作为一位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还原者,用地毯式的全景拍摄手段将“一带一路”上东南亚、南亚国家分为水陆和陆路进行影像记录,真实反映了各个国家当下人文地理的原貌,在实现“一带一路”愿景的过程中,用影像留存这一伟大时代创举。
缅甸茵莱湖卡古佛塔
在这次展览上,你会看到熟悉的泰国白庙、柬埔寨吴哥、斯里兰卡加勒、印度的泰姬陵,而展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因为就其创作过程而言,全景摄影需要累计大量照片素材,仅印度就累计有8万张照片、泰国5万张照片、斯里拉卡26万张照片、尼泊尔11万张照片,缅甸 41万 张,不丹 5万 张,柬埔寨,殷晓俊对其境内的300多个佛教遗址进行地毯式拍摄,一共累计20万张。而这些全景作品,也将会在后续的更多展览中不断向世人呈现。 不丹 虎穴寺
尼泊尔 加德满都
泰姬陵 泰国 白庙 斯里兰卡 珈勒
以上摄影作品作者均为殷晓俊
局部 摄 殷晓俊,中国影像史学家,中国历史影像学的主要开拓者、云南文化的守护者、中国老照片收藏第一人、中国人文地理全景摄影第一人。
殷晓俊从事历史影像记录30年,已完成全景拍摄的地区有:中国四川5.12地震现场,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及中国西藏、新疆、青海、内蒙、东北三省、四川、贵州、云南地区。总片量达700余万张。于2009年创办720中国全景网( www.720china.cn)。 1997年,殷晓俊赴法国购买晚清法国驻云南总领事方苏雅老照片,耗资一百多万元,购回晚清法国驻云南总领事方苏雅于1886年至1904年在中国西南地区所摄老照片1200余幅。1998年—1999年在国家博物馆展览,之后在昆明、成都、重庆、西安等地举办大9场展览,震惊世人,引起全中国的收藏老照片热。至今为止,收藏清末、民国、解放初期老照片共6万余张,并以历史考证的方式对应照片收藏古董13000多件,开创了实证影像史学的先河。
什么是人文地理全景照片? 1839年8月19日,被定为摄影术的诞生日。摄影术从无到有已经有176年了,摄影内容分为人文照片和地理照片两类。全景照片又称为全景,英文是PANORAMIC PHOTO,或PANORAMA,通常是指符合人的双眼正常有效视角(大约水平90度,垂直70度)或包括双眼余光视角(大约水平180度,垂直90度)以上,乃至360度完整场景范围拍摄的照片。而人文地理全景照片则是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比例尺、地理坐标等内容,还原了摄影术的本真,能够真实全面的记录历史留给后人。
展览一角 局部 摄 本次展览历时20天,从12月2日到12月20日,云南留筠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即日起开通预约看展电话:0871—64310000,联系人静静。
来源:云南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