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美食地图] 细点昆明百家菜,再忆一段昆明史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0:3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昆明,不仅是春城,也是美食云集之地,还是吃货集中营。这里有混迹吃界多年的老饕,也有初出茅庐的小吃货。但是,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尝遍了昆明的百家菜呢?下文将细细讲述那些承载了一代人记忆的昆明美食、百家菜,来看看你是否品尝过了?


香浓粉蒸肉,暗藏着家的味道。以带皮五花肉为原料,再加上米粉和香料蒸熟而成。粉蒸肉的特点在于口味,米香肉香融为一体,肉片嫩而不烂,菜香而不浓,叫人千吃不厌。粉蒸肉承载了很多昆明人童年的记忆,不少出外的青年,在回家的时候总会很感激地和自己的老妈妈说:“妈,我想吃粉蒸肉!”“妈妈早就给你买好了材料,你等着,这就给你做。”其实,粉蒸肉里有家的味道。


驰名汽锅鸡,从来不差事。汽锅鸡源自建水,名成于昆明。周总理将其作为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时的第一道国宴名菜,文学大师汪曾祺认为它是鸡肉做法中“天下第一”的美味......上世界40年代有一家专卖汽锅鸡的店,叫培养正气,老一辈昆明人说:“今天我们培养一下正气”,听话的人就明白是去吃汽锅鸡。”“培养正气”的鸡特别鲜嫩,而且屡试不爽。没有哪一次去吃了,会说“今天的鸡差点事!”你还记得“培养正气”吗?


昆明人炒鸡蛋,连大师汪曾祺都赞不绝口。炒鸡蛋天下皆有,昆明的炒鸡蛋特泡。一颠翻面,两颠出锅,动锅不动铲。趁热上桌,鲜亮喷香,逗人食欲。番茄炒至断生,仍有清香,不疲软,鸡蛋成大块,不发死。番茄与鸡蛋相杂,颜色仍分明,不像北方的西红柿炒鸡蛋,炒得“一塌胡涂”——汪曾祺。


阿妹吃凉拌米线,辣得直吹哨。凉米线软硬适中,爽滑宜口,且佐料尤为鲜香、酸甜,再浇上酸甜适度的汤汁,配上火辣辣的红油,实在是人间难得的美味。米线上铺的几块豌豆粉更是点睛之笔,一口下嘴,瞬间香味消弭于唇齿间,那股浓浓的豆香味充斥开来,从口中弥漫到鼻腔,使人欲罢不能。曾几何时,小孩子唱着民歌:“米线摊上最热闹,辣子酸醋加花椒。一堆阿妹吃米线,嘴巴辣得吹哨哨”。


昆明人吃野生菌,吃出拣菌子的回忆。昆明人吃菌子讲究一个字:鲜,尤其要刚从深山里拣来的新鲜野生菌。昆明的菌子种类很多,有鸡枞、松茸、竹荪、青头菌、牛肝菌、干巴菌、鸡油菌等,趁着新鲜,味道极好。吃菌子也带着一种回忆:幼年时和几个小伙伴到山中拣菌子,一见到就会立马欢呼雀跃,拿回去跟家人分享。那高兴劲儿,仿佛如获珍宝。


昆明人炒青菜,炒出园中摘菜的回忆。袁子才《随园食单》指出:炒青菜须用荤油,炒荤菜当用素油,很有道理。昆明炒青菜都用猪油,昆明的青菜炒得好,因为:菜新鲜,油多,火爆,慎用酱油,起锅时一般不烹水或烹水极少,不盖锅(饭馆里炒青菜多不盖锅),或盖锅时间甚短。这样炒出来的青菜不失菜味,且不变色,视之犹如从园中初摘出来的一样。


吃腻山珍海味的,想要品尝百家菜。为什么?不就是因为那一道道美味的“家常菜”,承载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代人的记忆吗?比如炒包谷(炒玉米),你可以想到掰包谷;烤乳扇,你可能想到挤牛奶;炒宣威火腿,你可能想到腌腊肉……一道家常菜,便是一段历史;百家之常菜,构成了昆明百家菜,记载了一个时期昆明人的记忆。
来源:看云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