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蜜月日记] 时间定格在1981年夏天的西湖边,我和你至今相看不厌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6990

积分
级别
9 管理员

我玩的应用: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10:45: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81年夏天,被鲁迅小说吸引的意大利记者阿德里亚诺·马达罗游历了杭州和绍兴,用相机拍了几百幅照片,既有诗情画意的水乡景色,也有街头路人的匆匆身影、背街小巷的市井生活。他记录的人,从孩子到老人,形形色色,最多的还是姑娘和年轻情侣。

今年10月15日,马达罗先生将把自己那一年拍摄的106幅作品,放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同时,他也很想找到照片上的这些人,和他们见见面。(10月10日都市快报头版报道)


当天快报头版上登出的是马达罗先生最经典的一张情侣照:接天莲叶为背景,西湖边坐着一对年轻男女,各自抱着膝,都穿白色短袖衬衣,还羞涩地隔着一段距离。女孩留着蓬松长发,浓眉大眼,可能感觉到背后有人拍照,回眸淡淡一笑。男孩瘦削,却比女孩更显白净,当时似乎耳根都红了,不知是太害羞,还是沉浸在自己方才说的情话里,他只露出了一小半笑脸……

让人惊喜的是,我们很快就找到了照片中这对恋人---昨天上午,一个姓吴的小伙子打进快报热线,语气里带着股小激动,“你们前两天这张头版照片里的情侣,就是我爸妈!”

当小吴听说我们想采访他父母,很开心,乐呵呵跑去问他母亲。“我妈退休了,比较空一点。我爸工作比较忙的,你们想找他还不大好找!”

可能是因为不大好意思,小吴的母亲沈女士起初谢绝了我们的采访。后来小吴和父亲老吴兴致很高,劝了半天。下午,老吴又打来电话,“你们晚上来吧,我老婆同意了!我是觉得这个事情真的很浪漫,看到这张照片,一下子把青春年少的感觉都找回来了!”

昨晚7点,米市巷一幢有点年纪的老居民楼,我们找到老吴的家,开门的是个大眼睛的长发姑娘。

“阿姨!”姑娘见了我们,就朝屋里喊。我问她是不是沈女士的外甥女,姑娘嘻嘻一笑,“我是她准儿媳妇。”

原来老吴下班迟,一家人还正吃晚饭。听到我们来,老吴拿着锅铲从厨房迎出来,给我们介绍,儿子叫凡凡,儿媳妇叫丫丫。“明年就要结婚了。”说着他忍不住泛起微笑。

跟1981年那张照片比,老吴外形变化真的不小,头发稀疏了,人也黝黑了些,不变的是他的笑脸。

客厅跟饭厅合一,不宽敞,很干净。坐下寒暄一阵,沈女士也笑眯眯地从卧室出来了,她着了淡妆,比照片上稍稍有些富态,眉眼还是能看见当年那个浓眉大眼的、回眸一笑的女孩。


被我问起当年西湖边幽会被拍的情境,夫妻俩都害羞地笑起来。

“1981年的夏天,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听丈夫老吴文绉绉开了个头,沈女士背过脸,又不好意思起来。

“我跟我老婆同年的,今年都是53岁。34年前,都才19。我们谈朋友的时候,最喜欢在西湖边玩,这张照片就是在植物园边上拍的。那时候西湖边游客没这么多,外国人更加没怎么见过了,我偶然一回头,看到一个老外,拿着不知道一个什么东西路过,我就拍拍她,说你看,外国人。她一回头,照片就在这里定格了。”

老吴笑着说,他跟妻子都是彼此的初恋,第一次”搞对象“,只要两个人呆在一起,心里就甜甜的。

“不过那个时候谈恋爱,跟现在的小年轻不一样,很少卿卿我我的,也不大会弄得太亲密。这张照片拍的时候,我们都好了半年了,两个人都还很害羞,手都没怎么牵过,搂搂抱抱更加不用说了……本来看见有个老外给我们拍照片,我也蛮好奇的,但当时跟她一起,我太害羞了,也没有上去跟人家搭话。那个老外很快也就走掉了。”

沈女士笑话了一阵丈夫。

“我当时回头看,都没怎么看清人。”她微笑道,“不过能发现这张照片,还是靠我眼尖。昨天晚上他跟儿子都睡了,我在翻双休日的快报,翻到头版这照片一看,好眼熟。再一看,这不是我自己么?”


夫妻两人翻看着从前地照片,情不自禁地笑了。

时隔34年,对自己年轻时的面容,沈女士本人都有点模糊了。昨天一早起床吃早饭时,她把照片拿给丈夫确认。老吴只看一眼就拍了板。“我老婆的脸,我还能认错?”老吴蛮得意,说自己当年就是在人丛中牢牢记住了这个漂亮姑娘。

他们相识于1981年年初,两家都是老杭州,当年的小吴家住体育场路十五家园,小沈姑娘家住清泰街,工作生活都没什么交集,本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

1980年底,小吴参加工作,进了电信公司,每天要到玉泉上班。几乎同时,小沈姑娘也当上了灵隐寺的售票员,7路公交车成了他们每天都要搭的交通工具。

“老杭州都知道,那时候的公交车,要多挤有多挤,7路车也是一样。但我每天早上在里面挤来挤去,一点都不烦,反而很开心,因为有个漂亮小姑娘每天也挤这班车。”老吴如今说起来还是心驰神往,一片赤诚,不止老婆,儿子儿媳都被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天天看到她,你说我能忘了这张脸么?但我脸皮薄,没胆子跟她搭话。她也认得我的,也没主动跟我讲过话。”

如此过了小半年,也是天意,一回小吴跟一班电信公司的同事去灵隐寺玩,走到售票窗口,怔住了。“我说哎,你不是7路车上的那个!她也笑了,说真巧。”

话头一开,第二天小吴就有了勇气,一个人又来到灵隐寺,约小沈出去走走,姑娘答应了。

“再之后,他就天天带着我逛西湖了。”沈女士笑得比丈夫还甜。“那时候灵隐售票处下班早,一般下午1点就可以走了。81年,杭州电话也还不多,他在电信公司,成天也没什么事情做,我一下班他就跑来等着了。我们经常是从灵隐一路走到孤山,逛完孤山再去湖滨,然后往解放路去,一直走到官巷口,他每次都陪我在官巷口等公交车,把我送到家他再回去。”

老吴说,八三八四年光景,杭州的电话用户开始激增,他工作也一下子忙起来。不过只要得空,必定去接女朋友逛西湖。

“湖是老早看厌了,人看不厌!”老吴说着哈哈大笑。

因为两家条件都不大好,两人的婚事拖了多年,期间恋情还中断过一年。不过老吴的痴心助他克服了所有障碍,最终赢到了爱人。

吴先生翻出了两人的结婚证。

1987年8月,两人登记结婚,喜酒摆在他们朝晖的新家。两年后,儿子凡凡出生。

新婚、生子、全家福……沈女士抱着大叠大叠老相册,一张张翻给我们看。

相册里绝大多数是她的单人照。“年轻时候的照片,基本都是他抢着给我拍的。”沈女士充满爱意地瞟了一眼丈夫。老吴见自己照片少,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翻了半天看到一张,是他一个人风中独立、外套衣襟随风飘扬的,抽出来给我看。沈女士凑近一瞧,拿了过去,“不好不好,这张拍得跟小流氓一样……”

两人结婚时的照片。

老吴说,等儿子明年结婚,现在这套房子给他们就当婚房,他和妻子会搬回朝晖的老房子,那边已经在装修,弄得蛮好。

“这个老外的摄影展我们到时候一定会去,一方面见见他,谢谢他,一方面也把我们在荷塘边这张照片要一张来,放放大,以后挂在床头。看到它,人都年轻了!”

夫妻两人和儿子和未来儿媳妇的合影。

记者  郑亿   
摄影  严嘉俊

那个年代的爱情,青涩而纯情,平凡却甜蜜,为这对夫妇点ZAN,祝愿他们一家永远幸福!

转自公众号: 都市快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