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的腌菜种类繁多,诸如鹤庆的猪肝鲊、曲靖的韭菜花、路南的卤腐、祥云的辣椒、通海的酸盐、昭通的酱,色泽缤纷,五花八门,王昆建《感受风味》中说,云南单鲊就有很多:萝卜鲊、芥菜鲊、茄子鲊、藕鲊、虾鲊、猪头肉鲊等等十几种。
中国人做鲊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尔雅》,晋郭璞注云:“酯,鲊属也”。盛行大约在三国以后。东汉末年,刘熙《释名》说:“鲊菹也,以盐米酿鱼以为菹,熟而食之也。”明示制鲊的原料和方法。据湖南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简片记载有“鱼魫”、“鱼白羹”等食品,据专家考证,也是以盐和米粉鲊制的鱼类食品,也就是说“酸鲊鱼”在两千年前,就已是南方人民的佳肴了。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作鱼鲊,做法已十分详细:
水腌菜带着忧患意识,从前是乡人储备来度过食物匮乏的严冬,在云南又称发水腌菜,特色是腌制时间短,一般5至10天左右即成:青菜采收后,切掉菜根,摘除黄叶,晾晒,洗净,沥干,切小段,一层菜一层粗盐铺在缸中,人再站上去踩踏;也可拌入些许辣椒、花椒、姜、茴香、酒。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干净的石臼或者石墩压在菜上,连水封盖,置之热处发酵。要之,为确保成品脆嫩,从洗菜到腌制的过程、盛装的容器、砧板、刀具等都不能沾到油渍。
云南人家皆有一些水腌菜,或自制,或购买;日常用来煮米线、下面条,或拌菜或爆炒,几乎天天都离不开它。那是云南滋味,家乡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