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月蝶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我心里,一直有割舍不断的个红楼情结,与它很有缘分,时隔一年终于重新拿起《红楼梦》读完一遍。红楼一梦千古绝唱不愧为经典。还记得高考前的一个月,我突发奇想如果一个高中生还是文科生没读过《红楼梦》,说出去多么丢人。于是从同学那里借来,上课下课午休晚自习抱着不放手,不幸被男神小胖逮到没收了,还被老班发发在教室里旧事重提吓得我没胆站起来承认。那时候只是单纯地想看书,什么也不顾虑,好开心。 大观园里鸡毛蒜皮没小事,上演一幕幕喜和悲。金陵十二钗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个生命体,饱满而生动。多愁善感体弱多病弱不经风的黛玉,痴呆憨傻打情骂俏无忧无虑的宝玉,善良知书达理的宝钗,性情急躁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的晴雯,面面俱到乖巧懂事的袭人,精明干练有点儿悍妇的凤姐,刚烈的尤二姐……当看到宝玉跟随一和尚一道士翩然而去时突然就觉得曲终人散一部剧就这样落下来帷幕,有些许伤感无奈。 小时候不理解林黛玉为什么总是哭哭啼啼梨花带雨小肚鸡肠,所以很讨厌她,当她对宝钗诉说自己境况时,寄人篱下的如履薄冰让我为之动容,渐渐开始对她同情。本是棵绛珠草,为报赤瑕仙子的雨露之恩转世做人将一生眼泪流尽还他。我只想着宝玉对她的忍耐爱护却从没考虑过她内心是如何想的,原来她更爱他,那次梦魇所有人都叫她回苏州着急咳嗽带血丝,着实让人心疼。众人瞒着她偷偷为宝玉成亲又将她置于何处呢?到底是外孙女只是外人,连走的时候都没见宝玉最后一面,那句“宝玉,宝玉,你好……”还未说完就咽了气,她心里是有多么凄凉怨恨啊。”曹雪芹写道:“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秀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她如出水芙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超然世外的;娇嗔胡闹古灵精怪也是她骨子里所拥有的。人说黛玉是人如夏日初花,因韵而胜,她的内心一如牡丹是姹紫嫣红开遍,她既有宝钗的温润知理亦有凤姐的锐利机灵,她是红尘的也是世外的。《葬花吟》是林黛玉性情才气的写照,写得大气凄婉哀绝。“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是她性情高洁的呐喊,整首词凝聚了曹雪芹对黛玉的喜爱看重。黛玉纯真质朴清高孤傲,一心爱着维护着宝玉,和他的心灵相依相偎,她经常和宝玉打闹拌嘴也经常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宝玉走向自由净洁的路途,和宝玉谈诗论对无比开心。 看到尤二姐含冤吞金而死时我突然就泪流满面,同为女人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家庭悲剧,可是她又有什么过错呢,只是因为嫁给了有妇之夫?也许是她咎由自取。错在她不该轻易就信了贾琏的甜言蜜语,错在她不该相信王熙凤的笑里藏刀口蜜腹剑,错在她不该忍气吞声任人宰割……被骗进大观园仅一个来月就白白丧命香消玉殒,仅有的那个孩子没来得及叫一声妈就惨死腹中。我想贾琏应该是爱她的,为她守灵抱着她的尸体失声痛哭,那些温存不可能一笔勾销,只是这些爱有点儿懦弱廉价不足以支撑她活下去。也许他早点遇到她或许就不会有这出悲剧但也很难说,谁能保证贾琏不会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呢?晴雯含冤羞愤而去、香菱幼年被拐又被薛蟠抢走后又遭毒打,悲苦一生、迎春遇人不淑…… 如果时间能够停留在少年时期该有多好,一群小姐丫鬟加上一活宝没有身份的差距地位的悬殊,吃喝玩乐、嬉笑怒骂、吟诗作对、踏雪寻梅、煮酒论英雄……乐了就开怀笑痛了就放声哭,无忧无虑大观园里一派生机。可是毕竟是封建时代,悲剧就是让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唏嘘悲叹。 《红楼梦》确实是古典名著中的一朵妖艳之花,一部红楼就占了古典文学的半壁江山,一经出版就广受赞誉,并形成了一门“红学”让多少专家学者为之疯狂,王国维、胡适、鲁迅、周汝昌、俞平伯……都对“红学”做了很大研究并做出很大贡献。后世又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与《红楼梦》有关的著作,使该书影响深远。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红楼的读后感——刘再复著的《红楼梦悟》。他的感悟深刻思想、境界极高、观点鲜明、情感深厚、视角独特、言辞犀利,常常用佛道老庄及禅宗思想来解释人性看待生死欲望和无欲,哲理性强。对作者和书以及书中的诗情儿女充满赞誉追捧之情,学识渊博不愧为大家。读后让我对红楼梦更加喜爱,更加佩服曹大叔的才华。以前只看到宝黛的爱情悲剧没往深处思考他俩精神心灵的相通,刘说:“林贾之恋,是深邃的灵魂之恋又是一种旷古未有的禅性之恋。”多么精炼准确啊! 该是有多么细腻的情感才让曹雪芹写出了这部震惊中外的经典之作,曹雪芹无疑是伟大的,许多人都喜欢研究其书其人。在我看来,《红楼梦》是曹雪芹做的一场梦,一个远离世俗喧嚣追寻灵魂慰藉的精神家园,一个诗意的王国,一个没有色相物欲自由的世界,这个世界和陶渊明《桃花源记》所理想创造出的境界相似;但曹雪芹的梦又是现实的凄惨的,不同于陶诗的静谧安逸,他描绘的大观园是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柴米油盐酱醋茶,结局是悲凉的,也许正是他看到了繁华散尽的苍凉看到了无法改变的现实人生历史规律所以才以悲剧作结。 品读《红楼梦》应该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让灵魂在诗意的国度里自由徜徉精神得以升华境界达到更高的层面。人们常说“胸怀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读好书自己的气质自然会随之改变,让《红楼梦》作为自己的枕边书伴着书香入梦。
— THE END — 红楼梦全版主题歌曲音乐会完整视频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