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今日宽幅震荡,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再度刷新近7年新高,随后出现跳水,最高跌幅2.3%,上演百点巨震,两市成交额连续6日破万亿,并创下1.4万亿的历史纪录。 截至收盘,沪指涨0.10%报3691.41点,成交7549亿元;深成指涨0.16%报12801.20点,成交6845亿元。 盘面上,互联网、钢铁、旅游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证券、石油、煤炭等板块跌幅较大。 在经历了九连阳之后,周二沪指终于出现了一定调整。分析称,之前指数出现长时间连阳行情本就少见,因此在连涨之后出现回调也就属正常,面对下跌投资者不必过于慌张,应积极应对。 针对两市早盘跳水的原因,有分析机构称:首先,短期有获利回吐的要求。近期市场连续出现了九连阳,短短的几个交易日指数涨幅超过10%,个股涨幅超过50%的很多,而且近期市场处于普涨的行情。短期内由于获利比较丰厚,有短暂回吐的要求。 其次,经济数据不佳引发短暂回落。汇丰3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跌至49.2,创11个月新低,远低于市场预期50.5,再次回到荣枯线下,触发了人们对经济转暖的担忧。 第三,政策兑现引发短期震荡。近期市场的九连阳中涨幅较快的阶段是两会之后的6个交易日,市场对政策预期的炒作逻辑持续发酵,近期连续爆出较为明显的利好,引发市场对利好出尽的担忧。此外,前期炒作的“一带一路”等题材,如钢铁、建筑、机械等,由于博鳌论坛正式开幕,这一利好的消息也予以兑现。 综合分析认为,今日市场出现大跳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连续上攻后出现快速的回落实属正常,投资者不用过于紧张。从中长期来看,目前各项指标的运行趋势依然比较健康,在强势的行情中,一旦出现回落,便是很好的参与机会。建议投资者对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适当落袋为安,对于近期未涨的个股积极吸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