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茶余饭后] “抢红包”抢了什么?给了什么?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9530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21:4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羊年春节快过去了,在海量的大数据里,我们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结论。一是如我们所料,除夕的短信发送量大幅下降,数据流量却大增;二是羊年春晚的电视收视率创新低,但是观众的多屏收看却创出了新高。




  • 经济发展方向和公众生活习惯变迁有关

这两个“一升一降”当然是有关联的。短信拜年的少了,都改成微信拜年了,数据流量自然上去了;看电视屏幕的少了,都等着在手机上摇一摇抢红包,多屏收看自然创了新高。二者的背后有一个规律,那就是经济发展的方向,要和公众的生活习惯变迁联系在一起。


从历史上看,春节是最具备传统文化根底的一个日子。人们千百年来保留了大量最原始的春节传统。然而,经济发展,也是与生活习惯的变迁同步进行的。人们也在留存文化传统的同时,选择更加有效和符合需要的拜年形态。根本上说,心意都在,方式却需要与时俱进。


  • 春晚收视的变化体现观众文化选择的多样化

曾几何时,春晚是除夕晚上唯一的娱乐伴随。当我们只有简单有限的娱乐方式的时候,春晚的节目大多数都能赢得观众的叫好。但是今天,一方面观众已经拥有更多的文化选择,另一方面社会也在追求更加互动和多元的娱乐方式,这个时候我们也应当理解屏幕收视率走低的春晚现状。


这些年来,我们也看到有些改革能够深入人心取得成效,有些改革却不容易得到认可,根本上说是与公众的生活习惯变化直接相关的。经济文化工作者,不能只用自身的需要判断经济文化走向,更需要分析和理解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不断按照公众的需要去判断社会经济文化的走向。这就好比为什么电商时代的百货商场越来越难做,不是百货商场做的不好,而是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因此,不是年变了,而是过年的方式变了。我们依然愿意围炉守岁,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更多的方式围炉守岁。微信终究也会被更新的媒体形态取代,抢红包也不能抢一辈子,团圆传统不变而节日面貌长信,只有适应这些方式变化,才能真正赢得新时代的叫好声,做改革中的弄潮儿。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商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