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风光] 昆明的那些牌坊,还原了春城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0:4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建筑是一张见证城市沧海巨变的名片。那些或存在、或消失的地名、建筑、方言都是一曲曲极富美感的旋律,串起了老昆明的前世今生。牌坊,昆明城市建筑中的一朵小花,每一座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多彩的故事。兴许,就是那一砖一瓦,蕴含了整个城市的文化……


金马坊 碧鸡坊

金马、碧鸡两坊牌位于昆明市中轴线的三市街与金碧路交叉口,高12米,宽18米,具有昆明民俗特色,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这两座牌坊不仅是建筑上十分华丽辉煌,而且,相传恰逢中秋日和秋分节令,是日天气晴和,当下午6点左右,日月正对,两光相射:日照碧鸡,坊影清晰,倒影东进;月照金马,坊影稍淡,贴地西行,慢慢地两影渐凑渐进,并结合在一起,之后倒影即渐消逝。


二千多年来,有关“金马”、“碧鸡”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的神话,给古今的昆明人留下了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人民的心目中,这是昆明城的象征。金马、碧鸡两牌坊早在“文革”中毁灭,现在看到的牌坊是1998年由民间集资,市园林局设计复原而建的。除了柱子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外,其余完全按原作的大小尺寸及样式建成。


忠爱坊

忠爱坊是明代初年黔宁王沐英以及昆明各界民众为纪念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抚滇功绩建立的。1279年,赡思丁死于昆明,全城的百姓为他送葬,并在明代建立了忠爱坊,以纪念这位忠君爱民的官员。沐英主持为前朝的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赡思丁建立了“忠爱坊”,以示赡思丁“上忠于君,下爱于民”,同时,这也表现了明太祖和黔宁王尊重历史、尊重人民的胸怀。“上忠于君”的年代已经流逝而去,但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这一直都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具有的良好品德。

忠爱坊建成后,曾两次毁于大火。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昆明市人民政府又在忠爱坊原址上,按原貌重建了忠爱坊这一昆明历史文化名坊。


云瑞坊

天开云瑞坊,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位于昆明市正义路中段、光华街和威远街交叉的十字路口靠北口上。建坊时,康熙已平定“三藩”,为配合清政府治滇政策,所以天开云瑞坊原坊匾额题为“怀柔六诏”(南面)、“平定百蛮”(北面)。至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云南布政使王楚堂重修时,为缓和民族矛盾,改题为“天开云瑞”(南面)、“地靖坤维”(北面)。

“天开”一词,出自宋大理国时期段智祥年号,“云瑞”则象征吉祥,意在国泰民安、吉祥安静。王楚堂改题坊匾额“天开云瑞,地靖坤维”,意在歌颂大清国国泰民安,安静吉祥。云瑞坊存世255年后,于1943年从昆明人的视线中消失。


正义坊

正义坊,在昆明市城区中部正义路上。1911年9月9日“重九起义”后,以伸张正义于天下之意,弘扬正大光明、凛然大义精神,将南城门改称正义门,将贯通南北之路改名为正义路,并建正义坊以示纪念。


圆通寺牌坊


官渡古镇牌坊


圆通山三石牌坊


云南大学牌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0:56:51 | 只看该作者



圆通寺牌坊


增建寺前的八角亭和四周水榭回廊,开辟了圆通胜境、胜境坊、前门以及采芝径,形成园林、景色和宗教寺庙融为一体的佛教圣地。圆通寺有高大壮观的圆通胜景坊、圆通宝殿、八角亭,有我国内地目前独一无二的一座上座部佛教佛殿——铜佛殿。

官渡古镇牌坊


宋代以前这里曾设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这里停靠,一些官员改坐轿或骑马入昆明城。纵观四周,古镇明显得到了打理,无论是沿街的商户,还是古建筑,都得到了较好的维护。让游客喜欢的就是不收门票,纵横街巷,寺庙楼阁都是免费开放。四处浏览中,感受最深的是古镇浓浓的闲适气氛。

圆通山三石牌坊


圆通山位于昆明市区北部,占地26公顷。因山势险峻,危石耸立,浓荫翠绿,故有螺峰叠翠的美称,为昆明八景之一。是昆明市区观赏内容最丰富、游人最多的公园。其中花湖、动物、古寺,犹为引人。牌坊是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在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碑坊,是坊门的演变物,保存了坊门的旌表功能,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尤其是明清两代,旌表成为牌坊的主要功能,故有人把牌坊称为中国所特有的“纪念碑”。

云南大学牌坊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校园两侧是两座牌坊,这边写着“起凤”,可以想见,另外一边就是“腾蛟”。云南大学的这个校址,明清时期曾经是云南地区开科取士的贡院,这两座牌坊的用意是“明经取士”、“为国求贤”。东陆大学成立后,这两座牌坊就是入校的大门,据说直到1952年,两门才被关闭,中间另辟蹊径。现在的牌坊是近年重建的,明代留下的老牌坊在文革中被拆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