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今日话题] 文学史上的泡妞大师们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7 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4:0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怎么样追女生这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如何能得到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号码,然后成为好友,然后告白,等到放心,最后恩恩爱爱?这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要知道,女孩的心思你别猜,她们的心如同九转十八弯的山沟,就算你一开始走对,不一定最后能走出来。但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先秦诗歌、楚辞汉赋、唐传奇及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以爱情为主题的篇章多如牛毛,要想在其中寻觅一条“把妹”的通途大道,实操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所以,不得不说,如今的泡妞,不管是运用在实际中的所谓技巧,还是存在于言情小说中的桥段,大都由此衍生推广所得。



先看一则反面教材。

大家都知道,汉乐府《陌上桑》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叫秦罗敷的女子。她正处“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的妙龄,她有着“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的时髦装扮。更重要的是,她的美貌已经到达了老少咸宜甚至是和谐社会的程度。

某一天,太守看到了这个女神级别的美女。一见之下,便为其倾心,且止步不前。但是这个“五马立踟蹰”的太守很摆谱,没有亲自前去请教姑娘芳名,而是派手下的小吏前去询问。而且最要命的是,在知道罗敷的基本信息之后,这个太守坐在高头大马上趾高气昂的问罗敷:“宁可共载不?”。结果显而易见,自讨没趣,甚至还遭到美女罗敷的一番变相羞辱。

太守追求罗敷,很明显地带着傲慢和骄横,以为凭着自己的权势,罗敷肯定会轻易地就答应了。这种人恐怕只为满足欲望,而与爱情无半毛钱关系。





古代文人追求女子的方法不好说是含蓄内敛还是热情奔放,但大都是情真意切令人无比玩味的精致小段。

诗经《氓》中的憨厚萌萌哒小伙“氓”,其实是一个深谙泡妞之道的好手。且看正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他应该是先看上了一户做丝绸生意人家的女子,然后蚩蚩然的跑到女方家,假装去买丝绸,实际上是为了与小姐见个面。这篇文章的视角是以女方“我”也就是后来“氓”之妻子的视角来叙述的,在“氓”第一次来买丝绸的时候,她应该还不知道这个表面憨厚的男子其实是另有目的。由此可见,这个叫“氓”的小伙,要知道那可是先秦年间,是没有什么“泡妞技巧守则”这样的例子来给他参考的。一种方法,第一个人用是天才,所以作为原创的“氓”是个泡妞领域的天才。可惜有这样好开头的爱情桥段,却来一个结局堪寥落。


五代词人张泌有一首《浣溪沙》词: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一位男子傍晚在城外遇到一位乘着香车的女子,东风轻轻地吹开了香车的绣帘,男子看到那位女子正在盈盈地笑望着自己。顿时,这个男子心生万千遐想,于是他便跟随着她乘坐的香车入城了。但是仅仅这样跟下去也不是办法,该如何才能和她随意不做作的搭讪呢?情动之下,他灵机一转,便假装喝醉,想一直跟下去,乘机寻找时机。

结果证明,这是一次不大成功的追女行动,男子假装醉酒,想以此为遮掩跟着女子,借机搭讪,也探明她家住何方,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结果只换来女子的一句似嗔非嗔的批评。



鲁迅《二心集》里有篇杂文叫《唐朝的钉梢》,其中便谈及了当时十里洋场上海的少爷如何追求时髦的小姐:上海的摩登少爷要勾搭摩登小姐,首先第一步,是追随不舍,术语谓之“钉梢”。“钉”者,坚附而不可拔也,“梢”者,末也,后也,译成文言,大约可以说是“追蹑”。据钉梢专家说,那第二步便是“扳谈”;即使骂,也就大有希望,因为一骂便可有言语来往,所以也就是“扳谈”的开头。其实“扳谈”也就是搭讪。

韦小宝搭讪美女的功夫,几近又厚又黑,一般人也学不来。北宋柳三变的脸皮之厚,到是可以借鉴借鉴的。

柳永不光只流连青楼风尘女子,也颇好搭讪大街上的美女。有一年秋天,他在汴梁某巷,见一美女伫倚楼头,就高声吟道:“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美女一听,立刻笑颜如花,问道:“你是永哥吗?”柳永一改往日读书人谦逊的风格,答曰:“某乃奉旨填词柳三变是也。”

厚脸皮也有厚脸皮的好处,后来柳永与那女子做了红颜知己,与更多的女子做了红颜知己。“群妓合金葬柳七”,从这一点看,有才的柳三变绝对是泡妞高手,中的高手。



北宋秦观也有一则有关泡妞的轶事,读来颇似制造机会。说他路遇一美女,想搭讪,又没胆子,就让书童去美女跟前对另外一帮人说,汴河某处正进行唱词比赛,可热闹了,大家快去看呀。当时宋人都爱这个,秦观算准了,美女肯定去,而且必须要过汴河。他就提前一步到了河对岸,等美女的船到了,赶紧上前帮忙系绳子。这一系不要紧,就系出情缘来了。此后写词记之:“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搭讪美女,需要把握机会,没有机会,就得制造机会,秦观是高手。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里,唐伯虎前后多次搭讪秋香,为何一直没有成功?赵炎总结了一下,一是装乞丐,二是太无赖,三是制造了机会,却选错了地方(寺庙岂能拈花?),除了脸皮厚之外,均无可取之处。不得已,唐伯虎这才卖身入华府,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机会。



茅盾也是一代大文豪,官拜文化部长,可是在他死后,《百年潮》杂志1997年第4期刊登的秦德君口述、刘淮整理的《我与茅盾的一段情缘》中记述“秦德君和茅盾在日本有过一段恋情,至今记忆犹新。”又说明“茅盾向我表达的真挚的情和爱,使我的心如樱花般怒放 ”爆出这位原文化部长浪漫的婚外情。

引用文章的细腻之处,供各位参考。

“他(笔者注指茅盾先生),一位伟大的作家,曾经是那蜃景里的人物。他,和我,在樱花下海誓山盟,在樱之国相亲相依。只是到头来,一切都是幻景一场!”

我们看看是如何一场幻景!1928年7月初,秦德君和茅盾离开上海赴日本。“在船上,茅盾常常约我到舱外,凭栏眺望大海,兴致勃勃地谈他的著作,他的身世,谈他在大革命高潮时在武汉当《国民日报》编辑的情景,也谈对文学界各家各派的看法。不管他谈些什么,最后都免不了说到他个人生活上的不幸。他说,他是在襁褓之中,由父母之命,媒的之言,订了亲。尽管他18岁那年就提出反对包办婚姻,但母亲不同意,硬是大张旗鼓,吹吹打打地用花轿把儿媳妇抬进门来。由于新媳妇脾气不好,茅盾感到很难相处”在此背景下,矛盾展开了对秦德君的追求。



要说胡也频,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但是要说丁玲,估计就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她。1924年,丁玲来到了北平,在一个社交场合结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那个春天很烂漫。丁玲为痛失爱弟时常啜泣,胡也频用一纸盒装满一大把黄色的玫瑰,并在花下写着一个小小的字条:“你一个新的弟弟所献。”但黄玫瑰和新弟弟没有打动丁玲,之后她回到常德老家。

一个蝉声迭起的夏日,一辆人力车将身着长白衫的人送到丁玲家门口。穷编辑胡也频居然借了钱追到湖南,他蓬头垢面出现在丁玲母女面前,犹如一个爱情的乞丐,丁玲紧闭的爱情大门终于被打开。除了爱情,他什么也没有。但正是因了这份“纯洁无疵的天真”,丁玲最终舍冯雪峰而留在了胡也频身边。

能让如此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倾心的胡也频,也绝对算得上高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