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文苑话题] 10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改编电影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5:2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作品历来是影视剧素材的营养之源,作为最受世人瞩目和敬仰的诺贝尔奖,历届获奖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自然不会被轻易放过。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改编的电影不在少数。 \n刚刚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也与电影渊源颇深,曾与法国新浪潮重要导演路易·马勒,一同合作了《拉孔布·吕西安》(1975)的电影剧本。这部电影后来一举夺得了第4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

再往前追溯,中国作家莫言的《红高粱》,由张艺谋执导,曾斩获多项大奖。1968年诺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小说几乎都曾被改编成电影,最著名的比如《伊豆的舞女》、《雪国》都被多次改编翻拍;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这些名著,也都曾在银幕上演绎传奇。



《拉孔布·吕西安》

编剧: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协同路易·马勒),201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的著名作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西南郊的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他的代表作包括《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家庭手册》、《凄凉的别墅》和《黑店街》等。

莫迪亚诺与电影渊源颇深,曾与法国新浪潮重要导演路易·马勒,一同合作了《拉孔布·吕西安》(1975)的电影剧本。这部电影后来一举夺得了第4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他还曾和让-保罗·拉佩纽一同创作了电影《一路顺风》的剧本。莫迪亚诺有两部小说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分别是《青春》(Une \njeunesse,1983)和《伊凤的香水》(帕特利斯·勒孔特执导,1994)。莫迪亚诺甚至还曾当过演员,客串过拉乌·鲁兹的《犯罪家谱》。

2000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担任了第53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委,当时的评审团主席正是法国大导吕克·贝松。华语电影在当届戛纳收获颇丰,评审团大奖由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杨德昌凭借《一一》斩获最佳导演奖,影帝则由梁朝伟(《花样年华》)获得。

《拉孔布·吕西安》是一部由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编剧的电影,严格来说并不算其作品的改编。但影片产生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44年,战争使少年Lacombe \nLucien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的他想要加入反抗军,却因为年龄太小而被拒绝了。一次意外中,吕西安被德国警察抓住了,没过多久,他就加入了盖世太保。电影以一种冷静,客观,中立到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思维状态刻画了Lucien作为“法奸”的短暂一生。 \n在电影拍摄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一题材引起了广泛的道德讨论。


《柳暗花明》

原著作者:爱丽丝·门罗[加拿大],20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柳暗花明》改编自门罗的小说《熊从山那边来》,故事讲述的是挚爱相守44年的夫妻因为妻子患老年痴呆症被送去疗养院被迫隔离一个月。到了解禁的日子,饱尝思恋之苦的丈夫捧着花去探望妻子,却发现她病情加重,完全忘记了他,并且爱上了疗养院里的另一名男病人。丈夫从此天天去疗养院旁观,给她带书带花,静静地望着妻子照顾那个病情更重的男人。他找到男病人的家属,劝她接走了自己的丈夫。然而,妻子却因为痛失所爱而病情更重了。这个丈夫只好亲自带回了那个男病人给妻子。

爱丽丝·门罗被誉为“加拿大的契科夫”。小说没有回避令人难堪的细节如老年人的性,但整体上一直散发着温暖的光晕。电影曾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主角两项提名。并摘得过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红高粱》

原著作者:莫言[中国],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红高粱》被称为上个世纪国内最具“电影感”的文学作品。而将它改编为电影的导演张艺谋彼时初次执导剧情长片,他以初生牛犊之势释放了一次他急待喷发的才华。也凭借这部作品斩获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殊荣。

张艺谋用大红大黄的艳丽涂抹出了莫言原著的豪放气韵,极度奔放的情色写意,原始粗犷的沙尘之美,较之《红高梁》小说中乡土中突出“土”的意境,电影版更融入了张艺谋自我的审美趋向,浓墨重彩的描述情节之余,有一种文字难以表达的艺术感染力。

《钢琴课》

原著作者: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奥地利],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

电影《钢琴教师》讲述了一个在母亲高压管教下的钢琴女教师的悲剧人生。本片导演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nHaneke)一向善于以过于冷冽疏离的立场冲击观众的视觉神经与精神负荷。在《钢琴教师》中,他更是完整而精确地塑造出艾丽卡这样一个极具病态和偏执色彩的悲剧性人物。这部影片在54届戛纳电影节上斩获3大奖。

影片的原著来自于奥地利作家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她在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原著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奇异的智慧以及对社会和两性关系的思考。

《铁皮鼓》

原著作者:君特·格拉斯[德国],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

1999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君特·格拉斯,曾是德国文坛乃至整个欧洲知识分子的良心。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代表作有《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等。

而电影《铁皮鼓》可以说达到了与原著同等程度的“伟大”,电影中畸形的德国通过永远长不大的主人公小奥斯卡之视角一一呈现,那些为读者熟记的小说细节,电影都作出了精确的还原,甚至奇迹般地营造了书中荒诞而浩瀚的气势,黑色幽默气氛贯穿始终,扭曲的热血情节更是教人铭心刻骨,因此《铁皮鼓》电影版至今仍是公认的影史最著名的反纳粹电影之一。

《霍乱时期的爱情》

原著作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等。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许很难被搬上大银幕,但格局稍小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却被迈克·纳威尔诠释成一部繁华似锦的爱情文艺电影,片中以五十年的大跨度来展示坚贞执着得近乎变态的恋情,对形式上的美感追求显然要远远多过于内核。女演员乔凡娜·梅索兹殴诺的造型非常成功,但哈维尔·巴登显然缺少“小生气场”。由于原著线索庞杂,布局细腻,无法用一部电影的容量概括,所以片中疲于叙事而缺少魂魄的现象比比皆是。

《伊豆舞女》

原著作者:川端康成[日本],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并将这种感伤与孤独投射到小说里,善于描写下层的年轻妇女。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故事根据川端年青时因一次平凡的伊豆之行,而带出一段与歌舞女郎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川岛(三浦友和饰)到伊豆去旅行,遇见娇小玲珑的舞娘,董(山口百惠饰)梳着古代发髻,背着大鼓;两人四目交投,互相吸引住了。

根据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的六个版本的同名电影中,以西河克已拍摄的两个版本最为著名,其中山口百惠扮演清纯舞女阿唯的版本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川端原著中传统内敛却蕴含着蠢蠢欲动的情欲,然而西河克已却将其净化为彻底的纯爱初恋,所以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才会频频在镜头前眉目传情,以暧昧的交往为观众带来一股清新的暖意。而结尾的哀愁,也是浓烈而纯真的,让电影更像一部适宜年轻人在地铁里阅读的轻小说。

《静静的顿河》

原著作者:肖洛霍夫[前苏联],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肖洛霍夫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目睹并参与国内革命,作品内容常和苏联红色政权相关,二战期间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1965年,因其“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肖洛霍夫分四部成册的史诗巨著,《静静的顿河》拍成电影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所幸当时的苏联电影人有心,耗费六个小时的片长,将书中的精华部分一一囊括,一板一眼地还原小说,并以丰沛的感情展现了书中一对恋人的跌宕命运,颠沛、浪漫、残酷、悲怆,小说里描画的感知,电影中一样也没有少。以电视剧的长篇幅,制作了一部严谨恢弘的电影,可说是当时影坛的一个传奇。

《老人与海》

原著作者:海明威[美国],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在某种程度上,海明威的小说反对动画,他追求的是最大程度的真实:把你所知道的最真实的句子写下来。而多用来呈现虚构故事的动画,与通常所说的真实南辕北辙,甚至可以说,脱离现实是动画的基本责任。这是一部兼具水彩和油画质感的定格动画,不乏唯美的画面具有简单意义上的观赏性,但与海明威的真实十分遥远,导演在此追求的是感受上的真实,除却永不被打败的精神,在老人的叹气声中,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另一位巨匠福克纳的评价:这一次,他提到了怜悯。一部动画短片的容量,很难装下《老人与海》的全部意义,就像梗概与正文的区别,这部奥斯卡最佳短片尽管发出了不辱电影的光彩,却无法跨越电影与文学两种不同艺术介质的分歧。

《庭院中的女人》

原著作者:赛珍珠,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美国作家,是以中文为母语写作的著名作家之一,早年在美国求学生活,后随丈夫来到中国教学、写作。代表作有《大地》、《儿子们》和《分家》等。

根据赛珍珠小说《群芳亭》改编的电影《庭院中的女人》是部掐准原著中每一个细节,纠结到了男主角胸前汗毛多寡的精良电影,在表现女性冲破旧规束缚的勇气同时,更突显了封闭中的“情欲”渐渐开启的一个细腻过程,战火纷飞的大时代背景,人物颠沛曲折的命运走向,反而是片中最薄弱的表述部分。不过最可惜的是,罗燕与威廉·达福并未在大银幕上擦出迷人的火花,他们更像是各自做足戏份,缺少互动时的激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