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健康保健] 菊花和野菊的功效有区别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744

积分
级别
3 初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4:0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野菊花属菊科植物,药用部位是干燥的花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一般用量在9~15克。白菊花属菊科植物,药用部位是干燥的头状花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一般用量在6~10克。
  处方:川芎12克、细辛3克、白芷6克、羌活6克、甘草6克、荆芥12克、防风5克、薄荷9克、野菊12克、僵蚕9克,上药研末泛丸饭后用茶水送服。
  分析:纵观处方是“川芎茶调散”为基本组方,经过对症加减相应的药物而成为一张中药处方,有散风邪、止头痛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上攻、头晕目眩以及偏正头痛等症状。处方中的川芎、细辛、白芷、羌活能够祛风止痛;荆芥、薄荷、防风能够疏散风热,而防风又有止痛的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加之菊花疏风清热明目,僵蚕擅长祛风解痉,尤宜肝风引发的头痛目眩等症。处方做成丸药后用茶水吞服,茶叶苦甘辛凉,能够降火清头目,并可监制上药温燥升散之过。综上所述,处方中的野菊是有争议的,从整个处方的立意和功效主治的角度出发,野菊花应该换成白菊花比较适宜。
  点评:药用菊花主要为白菊、黄菊、野菊三个大类,功能相近而又有异同。白菊和黄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滁菊、贡菊归属于白菊,白菊花长于平肝明目,常配黄芩、栀子、夏枯草,治肝火上攻之头痛眩晕;黄菊花常用于疏散风热,常配桑叶、连翘、薄荷等,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凉血消痈的力量较强,常与银花、地丁合用,治疮疡疔毒、热赤肿痛。在药性应用上,有“降火用滁菊,明目用贡菊,清咽用杭菊,消炎用野菊花”的俗语口诀。在处方的具体应用中,处方上写杭甘菊、杭菊,习惯上付给黄菊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