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活动公告] 昆明,别让我们等太久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216

积分
级别
4 中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02:29: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昆明,别让我们等太久

       旧城拆迁、老城重建、城中村改造,拆迁与建设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似乎也成了昆明城市建设最简单的直观表达。简单粗暴的破旧立新在城市面貌提升和城市基础配套的建设方面,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正面推动作用,但之于城市发展层面,缺少规划的城市建设,势必阻断城市文化脉络的延续,更将对城市内涵底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当然,昆明的城市发展并不缺乏政府规划的指引,且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的规划理念也不在少数,同时,城市规划者活跃的规划思路也根据昆明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常常对城市发展规划作出相应调整。或许正因如此,昆明的城市规划方案常常陷入摇摆不定、朝三暮四的尴尬境地,而且更重要的是,昆明的城市规划往往只是以一种概念的状态存在,规划中的城市功能与区域价值并没有得到具体执行与落实。  


  从市中心到单中心  

  随着“一湖四片”、“八大功能新区”等规划方案的出台,昆明的城市建设貌似有了系统明确的发展思路指引,但在城市功能分区上,昆明一直缺乏规划整体性,都是单位开发,如将土地划分给哥行政单位及企业,片区建设将以减法效应被尽可能的简单开发,生活、商业和办公区无序划分、排水管网难成系统,如同一锅大杂烩。  

  的确,纵观近年来昆明的城市建设,从最早提出建设昆明主城副中心的北市区,到定位昆明城市南拓重要支撑的南市区,再到肩负昆明重要辅城职能的呈贡新区等等,虽然有了明确的功能定位和片区规划,但这些片区就目前来看,还是只被简单的建设成了具有聚集人口功能的居住片区。  

  居住片区也好,住宅中心也罢,相比曾经只能拥挤在市中心的老昆明来说,昆明也算是有了主城中心以外的其他“中心”,但具体来看,这些所谓的“中心”除了单纯的居住属性,当初规划的区域功能属性完全没有显现,更重要的是,这些片区中心带动价值的缺失,并不能为空间有限的主城核心减压分流,反而抑制了中心城区的升级换代,城市格局的不平衡发展也被进一步拉大。  

  或许对于政府先建房、后住人、再以人流带动片区繁荣的发展思路并没错,但在规划之初,这些片区的核心价值并没有随着人流的聚集而体现,反而使得这些区域原有的功能价值逐渐被日益成熟的居住属性所取代,使得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受到抑制。  


  政府化身运营商  

  造成昆明目前城市区域发展失衡,片区功能价值丧失的发展现状,政府的推动乏力难辞其咎。有道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政府的规划方案对于片区建设,虽然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但对于区域具体建设和规划方案的实施,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纵观昆明各个新区的建设,政府为区域规划了详细的功能定位和未来价值,同时,政府还在新区的规划范围内预留了充足的土地建设空间,但当这一切准备就绪,政府“规划者”的角色并没有向“建设者”转变,而是快速化身“招商专员”,以极具诱惑力的片区规划和未来价值,将建设责任全部转嫁到地产商身上。  

  是否可以这样看,政府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新区、规划、城市价值,仅仅只是政府招商引资、卖地敛财的噱头与手段,而城市建设及片区发展等价值的打造,则需要靠房地产开发企业来实现。  

  虽然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推动力,地产开发对于城市面貌、基础配套、区域格局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但极易造成片区功能的单线条发展,而作为盈利机构,地产商单纯追求利润的同时,并不会考虑片区格局及建设规划间的平衡与协调。  

  开发商接管片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推动片区发展,但对于区域内的功能价值,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经历了四个房企时代的北市区就是最好例子。北市区作为第一个提出建设昆明副中心的区域,在先后四家房企接管、二十年的建设历程后,拥有超过80万人口的北市区,已然成为昆明绝对的居住中心,但其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完全没有显现,生活基础配套的缺乏,使得北市区一度被看做昆明“睡城”。  


  兑现迟到的承诺  

  反观近年的城市规划,越来越多新区概念及功能片区的确立,昆明的城市格局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政府依旧没有跳脱一直以来规划与招商的简单开发思路,尤其是发展相对滞后的西市区,更是深受“毒害”。  

  1992年,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全省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姿态落户昆明西市,但经过20多年建设,高新区曾经蓝图上的美好并未真正兑现,取而代之的确实一片片逐渐成熟的高楼居住区。或许正是为了改变西市区相对缓慢的发展进程,在高新区建成20年后,同样主打科技牌的泛亚科技新区再度落户昆明西北。  

  不管是以高新区升级补充的角色出现,还是为了实现高新区未完的使命,泛亚科技新区规划的提出,无不体现了昆明市政府发展昆明西市的决心,但如果还是按照之前昆明城市建设的思路,昆明西北全新规划的科技新区将再步高新区后尘。  

  但庆幸的是,昆明市政府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之前城市规建设过程中的缺陷,对于肩负协调昆明城市功能格局的八大功能新区,政府除了制定规划,更在深化片区内涵、凸显区域职能方面使出大力气,充分挖掘区域价值。新区规划不仅引来众多国内一线房企进驻,同时,与泛亚科技新区同期规划的金产区的标志性项目,更被云南省金融办和昆明市政府授名“泛亚国际金融大厦”。对于新区发展,昆明市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以政府职能角色参与新区建设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绿地、保利、连线等一线城市建设者的加盟,以及众多本土房企的鼎力支持,尤其值得期待的是,绿地的到来不仅给昆明新区建设带来了一线开发理念,绿地丰富的新区打造经验,泛亚科技新区的繁荣只是时间问题。  


  小艾老师的“鬼城”生活  

  尚记得电影《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剑指至尊宝时,至尊宝那段让不少人唏嘘不已的大段念白: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可是,人的一生一世,怎有一万年?“一万年”那么重的赌注,也只有电影里的男主角会下了。生命对活着的人最慷慨的馈赠,才不过数十年,数的过来指头的几个十年里,人们兀自演绎着浮世清欢。  

  城,亦如人,在漫漫的时间洪流里,黯哑缄默地成长、蜕变,及至盛世。呈贡新城,就是这样一座城,从十年前呱呱诞生那刻起,人们对她的身世的种种猜疑、冷观,从未停止。如今,她十岁了,不明就里的人们给她起了个绰号“鬼城”,倍感委屈的不止是呈贡,还有呈贡人。  

  2013年12月某日早晨6时许,对于小艾老师是最艰辛的起床时刻,因为住在主城区的她,要赶上从云南艺术学院老校区七点二十出发的校车,坐一个小时的车到呈贡新区大学城,赶授9点的专业课。  

  每周二、三、四连续三天六点起床,用小艾老师的话讲“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其实,早在2011年,小艾老师在呈贡新城天润康园的新房已装修完毕,然而,三年过去了,她仍然选择奔波于昆明老城区和呈贡新城之间,原因是“新城生活很不方便”。  

  尚记得三年前刚装修好房子时,打算在新家宴请几位特地从昆明主城区驱车赶来的闺蜜,在一席畅聊后,准备开火做饭。若无其事般下楼买菜的艾老师顿时傻了眼,整个天润康园内,仅有一个不足20平米的小型超市,根本没菜卖。  

  一散步的老太指点迷津:“快去回回营菜市场,早去才有菜”。一路疾走的小艾老师紧赶半个小时抵达回回营,谁知只有早市的菜市场已无菜可卖。六神无主时,一菜贩告知“可以去吴家营菜市场碰碰运气”。再次辗转40多分钟后,才到了吴家营菜市场买到菜......  

  三年前的那次尴尬宴请经历,让小艾老师记忆犹新,对于呈贡新城“不好的记忆”,这算是其中之一吧。如今,三年过去了,天润康园小区超市由最初的一个,增加到两个,但买菜仍需要跑到10点就关门的回回营,以及骑车也需半个多小时的吴家营。在这里,人们买菜依然很不方便。  

  小艾老师有课的时候,一日三餐都选择在学校食堂解决。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她依然会选择坐校车返回主城区,然后第二天赶个大早再到呈贡新城授课......  

  像小艾老师这样住在老城,工作在新城的大有人在,而且以单身、刚结婚和孩子初等教育的教师居多,对于单身和刚结婚的人来说,基本生活必需品都解决不了的新城生活,简直就是煎熬;对于孩子正读初中的教师来说,呈贡新城目前除了高等教育外,小学、初中初等教育建设还较欠缺,为了照顾在昆明老城区读书的孩子,只能过着“双城生活”。  

  刚有了宝宝不方便双城奔波的教师,大多选择住在呈贡新城,除了买菜要趁早之外,还必须记住“黑的”司机的电话。因为小区楼下还没有医务室,宝宝一旦头疼发热,可以直接打“黑的”司机电话,送到呈贡老城医院。  

  除了基本生活配套不能让人满意外,在小艾老师眼里,呈贡新城在其他方方面面,都比老城区好很多。呈贡新城不像老城那样道路曲折多巷,这里的道路四平八稳宽阔大气,道路上此起彼伏的绿化带让人犹在林中走。呈贡新城也不像老城那样,只有“翠湖公园”让整个昆明人纷纷挤在一个公园里,这里有洛龙公园、中央公园、春融公园,公园枚不胜举;呈贡新城的小区不像老城小区那样,小区健身器材寥寥无几,有时候为争器材老年人还会发生口角,新城的每个小区里各种器材一应俱全。  

  偶尔,因为辅导学生练习声乐到很晚,小艾老师会选择住在呈贡新城的家里。晚上,百无聊赖的小艾老师总喜欢数对面楼上有几户人家亮着灯。最近,让小艾老师欢喜的是,三年前,对面楼上有4户亮着灯,如今,再数已经有17户亮着灯了......  

  对于关乎自己居住环境的呈贡新城未来,小艾老师希望,第一,基础配套建设起来;第二,基础配套建设起来;第三,基础配套建设起来!那样,千千万万个像小艾老师一样,被迫过着“双城生活”的呈贡新城人,才会心在呈贡。  

  呈贡新城,十年蜕变,若隐若现,半明半昧,疑幻疑真,如半脱胎的玉,未来,会更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