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5
高级会员
|
手挽手跳舞时想了什么?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新版集体舞取消了第一套舞蹈中的男女生拉手动作,据说是为了打消学校、家长对于肢体接触引发早恋的顾虑.难道,异性搭配跳舞,真的会使学生早恋吗?学生牵手跳集体舞真的很可怕吗?跳舞不拉手就能阻止早恋?校园集体舞一直遭遇推广难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女儿初高中阶段,几乎每天都有体育课,也许从课程表就能够看出,学校乃至全社会比以往更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了。
而这一节45分钟的体育课,内容如何安排,我还真是做了一番观察。春秋两季天气好的时候,体育老师会带他们去室外体操场,先跑两圈再说,然后进行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老师会带领同学,练习篮球、排球的技巧。女篮、男足的训练都在照常进行。有些不擅长剧烈体育运动的同学,可以进行一些民间体育活动,比如踢毽子、转呼啦圈或者滚铁环,但是不能不动,不限制形式,目的是动起来。
有一天,女儿回来很兴奋地告诉我,她报名参加了交谊舞选修,班里报名六人,三男三女,正好可以组成三对舞伴,不用到外班去借人了。看她一副摩拳擦掌的模样,我忍不住表示我的担心:现在都高二了,学校不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业余生活倒是搞得很活跃,还选学什么交谊舞?处在青春期的男女学生,会不会在舞蹈的学习中,进而产生朦胧的情愫,变得神思恍惚影响学习呢?带着这样的担心,有时免不了客串“包打听”,不过每次听到的结果,却逐渐打消了我的担心,进而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和比赛结果了。
关于选舞伴,她有自己的原则。原来她心里有个比较欣赏的男生,做物理题很棒,什么样的难题到了他这里,很快迎刃而解。但是这个男生却犹豫了半天,也发出了邀请,但却不是第一个邀请的男生,最终她选择了最先邀请她的男生做舞伴。她没有犹豫,因为她觉得,作为男生就应该像个男子汉,积极大胆。大家在一起学习交谊舞,学习基本步伐和社交礼仪,最终还要通过体育老师的考核。所以在这方面,她只需做到一视同仁,认真学习一招一式,大大方方地和舞伴学了一个学期。学期结束,体育老师还做了考评,闺女觉得这件事无非就是好玩,谁的心里都没有想过别的,倒是我常听到她抱怨:“都是某某(就是她的舞伴)没有掌握好节奏,害得我的分数也被拉低了。”听到这里,我哑然失笑,他们带着任务去学习,估计心里早已经没有风花雪月了。
后来在圣诞节舞会上,班级准备了一个节目,就是由这六个孩子进行交谊舞表演,不管怎么样,也是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每个人都用心准备,从舞曲的选择,到请教练排练、租用演出服装,每天下课后风雨不误坚持到地下操场排练了整整两周。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为班级捧回了一等奖的奖杯。姑娘说,那个时候他们手挽着手六个人抱成一团,只顾着高兴,心里什么都没想,和老师对望着傻笑,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从女儿描述的情形看,学习新动作、新花样的兴奋和喜悦,才是吸引他们到课堂上的原因。体育课上,他们只不过是借助了音乐,进行一种特别的体育锻炼,也同样会精神紧张、汗流浃背;动作不到位,也同样会有体育老师进行纠正和指导。有时候着急,老师也会忍不住直接上手,拍打一下谁,暗示他的动作不过关不到位,需要重整旗鼓集中精神去练习。
为了班级的荣誉,为了个人的成长,他们自己单纯,用正常的思维看待这段体育舞蹈课程,也自然没有人再说三道四。我想将来,学习交谊舞这段充满乐趣的经历,一定会镌刻在他们六个人的心里,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一段难忘的插曲。
孩子拉手跳集体舞会导致早恋吗?近日,新改版的第二套校园集体舞又开始在全国一些地方展开试点推广。新版集体舞取消了第一套舞蹈中的男女生拉手动作,据说是为了打消学校、家长对于肢体接触引发早恋的顾虑。
一家长说:"孩子们跳舞难免会发生肢体接触,比如,手拉手啊,肩碰肩啊,搭个背,搂个腰什么的,更何况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长时间在一起必定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虽然,那并不是所谓的爱,可是对于孩子的这种想法,也要制止,可是,万一孩子不肯回头,该怎么办?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不同意."
一学生说:"这只是跳舞而已,没有家长说的那么严重.我们热爱舞蹈,并不会像家长说的什么对异性产生好感!"
一心理学家说:"家长的想法,我们可以理解.他们还是有些封建社会思想.那时的人们常说:男女授受不亲.可是,现在是21世纪,那种封建思想可以铲除."
学校和家长唇枪舌剑,各有各的理,学生们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难道,异性搭配跳舞,真的会使学生早恋吗?学生牵手跳集体舞真的很可怕吗?跳舞不拉手就能阻止早恋?校园集体舞一直遭遇推广难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第二套全国中小学集体舞,一共不到5分钟,时间虽短,却是由教育部整合了全国舞蹈教育专家、优秀的一线舞蹈教育工作者、作词作曲家、科研人员等将近40人的创编团队,经过将近一年的创编和实验而成的。
孩子们在一起跳得欢快优美,青春飞扬,阳光向上,每一个动作都体现出了交往中的礼貌、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相处。可是,也正是这么一套校园舞蹈却遭遇了“拉手劫”,因为舞蹈中有男女生拉手的动作,这一动作引起了管理者以及某些家长的担忧,害怕通过拉手,拉出一段“早恋”的青涩时光。于是,为了防止学生因拉手而产生感情,有人就做出了“善意”的举措,取消动作中拉手环节,以此来避免男女生“恋爱”。
早在之前就有报道,为了防止学生发生早恋,有的学校出台禁令:禁止男女生共同就餐,男女生不能够一对一的玩,相互之间不能献殷勤,没有班主任的允许,遇到困难只能找同性同学解决等等,千奇百怪的杜绝之法,让人瞠目结舌。难道这些禁令真的就能起到正向的作用,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帮助吗?从短期来看可能会有些许效果,但从孩子成长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些措施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违背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需求。
不管是校方还是家长,都是谈早恋而色变,视早恋如洪水猛兽,他们采用的大多都是堵和强制的方法,孩子们在压迫中爆发,发明了各种战术对付老师和家长,以至于早恋走过了这么多年,仍然是一种顽疾,仍然无药可医。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被灌输“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从小学开始就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文化课上,像一些体育、音乐、手工等课程都被视为“异类”,更不要说集体活动了,特别是男女生都参与的活动更是少之又少。他们不习惯、更不懂得怎样和异性进行交往,他们不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异性相处。但是,每一个正常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对异性都有一种好奇心,都有想通过种种方式吸引异性的想法和行为。如果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能够利用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安全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对彼此进行了解,也许就能够避免类似的尴尬,也就不会因为早恋而让学校和家长如此恐慌。
跳集体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校因制止早恋所制定的制度和家长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手牵手并非就一定能够引发男女生早恋,取消集体舞的手拉手动作也并不能够遏制住早恋的发生。
实际上,校园集体舞是一种美的艺术,这就需要校方和家长从正确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去感悟舞蹈带来的快乐、去体会舞蹈的内涵,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生,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大人们平日里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和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以及内心需求,让孩子在家中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爱与被爱,学校里能够寓教于乐,经常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让学生身心都能够得到均衡发展,这才是教子之道、育人之根本。
(刘平易,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家庭教育公益推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