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经验交流] 在西藏吃出来的道理-风之末端美食系列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06:1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西藏吃出来的道理-风之末端美食系列
  
  现在到西藏的旅游者是越来越多了。但像风之末端这样在西藏工作生活过数年的网民不多。风之末端对于西藏、西藏饮食的了解,自认为比一般旅游者稍多一些。
  
  风之末端一再强调,每一个地方的饮食是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紧密相关的,如果不在当地生活一段时间,就妄自菲薄当地的饮食,这是很不恰当的。比如说:一个从来不吃辣椒的人来到重庆,他一定认为红油火锅对他来说简直是种酷刑。第二天乘飞机回到家乡,对乡人大骂火锅难吃,这种态度只能说是有病。
  
  就先从酥油说起,酥油是将牛羊的奶汁稍微加温,然后倒入大木桶内,来回上百次的抽打,直搅得油水分离,浮在上面的一层淡黄色的脂肪质,也就是奶油。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是,酥油是分着几种的,母犏牛(牦牛与黄牛杂交种)奶打制的酥油色泽金黄,味道芳香,口感极好,是上品;羊奶酥油色白,为下品。西藏当地还有一种内地产的酥油,是用植物蛋白制造的,在西藏又称为“北京酥油”,属于人造奶油。这几种酥油都是藏民的主食,献给佛寺里点灯的都是最好的酥油。
  
  再说茶叶,西藏同胞嗜茶,他们喝的茶是不能用内地的口味去品尝的,否则又要犯错了。内地喝的茶,大多是红茶绿茶,红茶绿茶是把茶叶经过揉制、发酵、炒制的熟茶,西藏喝的砖茶和条茶则是将茶叶紧压成块状的紧压茶,这和云南普洱茶的制作方式是一样的。这种茶味道较浓,保留了茶叶中大部分营养成分。
  
  因为西藏地处高原,开水的温度达不到100度,所以必须把茶叶放进水里在火上煮才能出味道。这样煮出来的茶水叫“清茶”。把清茶水倒进木桶里,加上酥油和盐,用力搅拌抽打,把酥油和茶水充分融合,这就是成语“水乳交融”的意思。这样出来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酥油茶了。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的主食。因为西藏的蔬菜很少,茶叶里所含的维生素等成分是身体不可缺少的,再兼之茶叶对肉食有消化作用,加进去的酥油和盐可以起到产生热量、生津止渴的作用,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
  
  有朋友到西藏喝不惯酥油茶,主要是因为酥油有一股牛羊的味道,其实在以牛羊肉为主食的地区,这股味道是很正常的,说也不会把它当作不适的味道,这就是我说过的饮食地域性。内地的朋友要注意,到西藏去切不可流露对这种味道的不适,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西藏只要呆上半年,不喝酥油茶等于是自杀。
  
  青稞是藏区的主食,分为紫色的和白色的两种,把青稞磨成面炒出来就是糌粑,糌粑的食用很简单,放在碗里倒上一点酥油茶用手抓着吃就行了。现在也有把青稞面做成馒头包子一类的面食来食用。
  
  青稞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酿酒,青稞酒分为两种,黄酒和白酒,黄酒是发酵酒,白酒是蒸馏酒。要注意的是如果黄酒酿成后不窟藏的话,会产生酸味,所以越新鲜越好喝。
  
  西藏的牛羊肉很丰富,在西藏有句有趣的民谣:“富人吃菜,穷人吃肉”。西藏同胞吃得较多的风干的牛羊肉。就是把牛羊宰杀后,在干燥的空气里风干后的肉,不作任何加熟。这也是外地朋友觉得不大好适应的一种食品。其实几千年前孔子教徒收的学费“束休”就是这东西。藏族同胞随身携带的藏刀,主要就是用来切这种干肉进食的,相当于我们的筷子。
  
  吃这种干肉也和当地自然情况有关,在西藏要煮熟肉食,没有高压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与其浪费柴火,还不如就吃原汁原味的肉食。
  
  以上这些食品只有在西藏生活一段时间才能吃出它的美味来。其实人的口味是可以改变的,风之末端写这篇文章是借着介绍西藏食品说一个道理:要做一个合格的食客,只带着嘴巴去吃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一样算是好吃的,用青稞黄酒,放上酥油,再打几个鸡蛋搅成蛋花,放进白糖煮出来,味道还不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06:15:41 | 只看该作者
  在西藏喝甜茶  
  
  在西藏,藏族同胞除了喝酥油茶外,还喝甜茶。  
  
  甜茶是把红茶沏出的茶水装到壶里,放入白糖和鲜牛奶,搅匀后再加热后即可饮用。第一次进藏一下子还不能适应酥油茶的朋友,大都喝这种甜茶。想想看,在寒冷的雪域高原,一杯这样热浓浓的甜茶下肚,是多么的惬意。  
  
  我第一次喝甜茶时却吃了一惊。因为甜茶的制作方法和口味完全与英国红茶一模一样。它甚至有个英国名字叫李普顿茶,李普顿不姓李,他是个英国人,大概是他发明的这种喝法。我曾向许多藏族同胞请教过甜茶的来历,他们说这是一直就有的。  
  
  西藏是不出蔗糖的,这种甜茶不大可能是藏胞历史上自创的,联想到百多年前西藏曾是英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甜茶极有可能是那些如电影《红河谷》里自认为是文明人的侵略者们带到西藏的。  
  
  我带着我的猜测在江孜抗英遗址前徘徊了很久。几百年前,饮茶作为中国人首创的一种文明习俗传到了西方,西方人如获至宝,并加以改良。侵略者又把它带回东方,而这一改良过的饮茶方法也被中国人所接受。所不同的是,茶叶西行时和平安详,回来时却伴随着利剑和洋枪!  
  
  饮一壶甜茶,如饮一部历史,有几人能品出里面的苦涩和怆然。谁能告诉我,现在兴起的“茶文化”里还有没有这一类辛酸的记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