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5
高级会员
|
驾校学费暴涨背后的原:又一垄断规则作祟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新年伊始,号称“史上最严格”的新交规实施,驾驶人考试也开始“大变脸”。新驾考首先迎来的不是驾校改进教学方式,而是培训费应声暴涨,最高涨幅已超过五成。上海新驾考实行以来小车学车费突破7000元,北京驾培费用则普遍越过5000元大关。在新驾考实施之初通过率惨淡的现实前,不少地方的驾培陷入了培训水平赶不上培训费增长的尴尬境地。(1月10日《中国青年报》)
驾校的学费又涨了。对于我这些前两年用3000元学费拿出驾证来的驾驶员而言,多多少少能感觉到一些庆幸——幸亏早拿出本来了,学晚了得多花多少冤枉钱啊。可是,这样的庆幸,对于即将要学驾证的人来说,却并不公平。凭什么学得晚就要多缴那么多钱?驾校随意涨价,是否完全合理?政府部门尤其是物价部门,该不该任由驾校把学费抬这么高?
客观一些说,驾校学费涨价,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一者,“最严交规”与“最严驾考”让考试难度增加不少,驾校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摸索新的“保过考试方法”,师资的成本,可能会较之前有所提高;二者,这年头,什么都涨价,尤其是汽油也几乎呈现一直在涨价的趋势,驾校学费涨一点也符合物价上涨的大背景。可是,驾校毕竟由政府部门监管,政府部门不能完全任由驾校借机发财。政府部门,应该对如此随意、上不封顶的涨价行为,有所约束,如其不然,驾校培训就会变成蚕食公共利益的蠹虫。
将问题宏观来看,驾校学费上涨不过是“中国式学驾照”的特点之一。除此之外,“中国式学驾照”还以以下几个特点:教练的脾气,一般都不怎么好,家长式、官僚式作风非常严重;学员必须要供着教练才行,烟酒孝敬一样都不能少,如其不然,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被安排考试;驾校学出来的技能只适用于考试过关,而并不适合新手上路,许多驾驶技能还需要从“实战”中慢慢积累……简而言之,近些年我国驾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收费上去了,服务没跟上。
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是,为什么考驾照,一定要上驾校?按照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只要你准备了居民身份证、户口簿以及《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等材料,就可以申请考试。《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第二款也规定:“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也就是说,除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无权增设驾驶许可条件。可是,许多地方同时又规定,考驾照必须确保总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多少个小时。因此,考驾照一定要报驾校,便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了。而这也反映出来驾校学费上调的根本原因——在政府权力的保护之下,驾校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驾校除名,自学成才!”这是我们在大街上开车会经常遇到的车贴标语。虽然这样的标语,有些娱乐调侃的味道,但是细细一想,就会发现,为什么“驾校除名,自学成才”就不能成为现实呢?现在无论是自考、高考、考研,还是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只要能报上名,都可以参加考试,而根本不看考生是否参加了某个培训班或学校。更可以肯定,如果“自学成才”能够实现,则驾校也不至于如此傲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