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4
中级会员
|
4男+4豪宅+2顶级轿车,2年EMBA到底在读什么?
最近有关商学院的花边新闻有点多。
一女子读商学院钓富豪两年换4个男友获赠几百万家产。单身女性要想攀贵,不但要相信爱情还要上过商学院。曾经有一个30多岁的女性,拿到美国大学的博士学位,曾供职摩根斯坦利,在海外EMBA和国内EMBA之间她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她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遇到同为精英阶层的另一半。为了等待单身贵族最密集的班级,她延迟了一年入学,最终得偿所愿。(12年11月13日中国广播网)
四个男人、四栋豪宅、两辆顶级轿车,为叙述简便笔者给它定义为4+4+2,结果是10“满环”。笔者从她的入学选择不得不说这位女子超智慧,为自己设计了一套“钓金龟”的绝妙方案。另则也说明此女子绝非豆腐渣,而是一只花,谁说女人三十豆腐渣,现在看来这也是一些因为吃不着葡萄鲜葡萄酸的妒忌心理的人在说,三十女人的范冰冰、李冰冰一定没人说是豆腐渣,恐怕就连奔四的周迅、大S撩你一眼也会让人神魂颠倒,可别小看了她们的魅力和杀伤力。
所以4+4+2的成绩单不足为奇,然而她真正的收获也不限于此,因为这只是大件,身上穿的、带的配饰和锦盒里的存货还不在其内。笔者想这位女子一定有比明星更加超凡脱俗的气质,相貌超美,身材超俊否则不会有这么多阔佬慷慨解囊。而这些钱在这些阔佬眼中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毛毛雨而已。至于回报,抱得美人一日归足以。况且又非一日。两年的时间足以让她施展所能,足以那些急着要“犯贱”的富豪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然而,当我们把眼光在集中到这份豪华成绩单时真正看到是EMBA教育变了味、走了样。
对于EMBA的质疑由来已久:其一,是学历教育,包括高等学历教育,具有较强的公益色彩;非学历教育的培训,从本质上说,是营利性教育项目。由学历教育机构开展非学历教育,会让学历教育也染上浓重的商业色彩。其二,由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监管主体不同,而且非学历教育几乎就是吃在没有监管的状态下,不是谁来监管而是无人监管,所以国家教育资源流失的情况不是“猜想”而是现实?像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富豪班”这样原本培训制教育的也变成了学历制教育。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家富豪们辄五六十万元的学费,节假日,富豪们再打着尊师的旗号施些好,不给人家一个学历资格也太说不过去了,所以教育资源不流失才怪。
EMBA学员们不会抱怨学费高。在他们眼中“同学”,是一种特别好用的资源。读EMBA的“成功人士”们,更希望用两年的时间,让自己过去20年得到的资源得到一次重组、扩大,甚至化学的巨变。广种人脉,的确是学员就读EMBA的收获,其实,在商言商这一点也无可厚非。然而这并不是唯一收获。两年的镀金至于含金量几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此时已经硕士了,不再是腰缠万贯的土包子,社会地位陡增。在接受社会的认可同时,也接受美女们的钦慕眼光,他们不仅是商场悍将也是情场老手,这倒不是他们情商有多高而是雄厚资金支撑他们勇往直前。
不久前王石婚变,范冰冰的商学院传闻,再一次把EMBA推到风口浪尖,在富豪堆里王石不能算是最有钱的,但他一定是阅历最广、最浪漫的一个,除了登山就是游学。起初当王石、潘石屹、任志强三位大佬齐聚京城,成为京城地产界三驾马车时,人们就已经看出王石是圈内最会玩的,潘石屹是最喜欢露脸的,任志强是最叫劲的。王石没有潘石屹富有,但他的见多识广足以叫老潘汗颜,语言虽没有任志强进行曲的节奏但论点的多视角也会让老任自叹不如。
此前笔者也没有对王石婚变说三道四,因为笔者没有认为这是绯闻,年过半百的王石为什么就不能第二春的绽放一会。然而这不是关键,问题是富豪们和女强人、女精英们把EMBA班当作高端社交场所,顺便找到合作伙伴兼老公。这其中也不乏有时尚圈和娱乐圈美女,为钓“金龟婿”把上EMBA当作投资,哪个班贵就上哪个,目标锁定亿万身家的富豪,港澳和外籍优先。王石的婚变是个很好例证。如果4+4+2的成绩单放在范冰冰身上就不算什么,恐怕连及格都算不上。
此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富豪班”开设时,笔者还信誓旦旦的说,富豪们,打拼之后选择再教育是件好事,通过充电不断地丰富自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一定会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看来不是!现在也能说EMBA是富豪们或富家子弟“情场性欲所”豪华成绩单的曝光不可怕,可怕的是金钱绑架下的中国教育还没有警醒,EMBA教育如不改弦更章这才是教育的悲哀!恐怕接下来就不是豪华成绩单,而是EMBA爆出的连连丑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