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孩子睡上“爱心”床 ——爱尔眼科边疆献爱心小记 “好高兴,以后就能睡床了!”这是10月19日记者在绿春县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是一群远在绿春县戈奎乡子雄村委会希望小学的学生们,很多年来,他们都盼望着有一天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床,睡上一个好觉。 file:///C:/DOCUME~1/kmAi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033.png file:///C:/DOCUME~1/kmAi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0959.png 边疆孩子愿望实现了 这个在孩子们心里积压了多年的愿望终于在10月19日这天实现了。因为今天, 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和个旧爱尔眼科医院共同把40张“爱心床”送到了学校,当拉床的货车缓缓驶进学校门口那一刻,学生们都拍手欢呼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把床搬进指定教室,又跑到另一间教室把被子枕头搬运过来。炎热的天气,小小“搬运工”们个个累的汗流浃背,脸上却都笑成了一朵花。“今晚我就想睡睡新床,我读四年级了,还没有睡过这样的床”,一个名叫张红山的孩子一边搬床一边对记者说,从他的话语里,听得出孩子们对那张床的渴望。 file:///C:/DOCUME~1/kmAi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54.png 曾经,地板就是孩子的床 记者好奇的问他们此前睡在哪里?孩子们指着学校厨房旁边一间破旧的教室告诉记者:“那就是男生宿舍,我们睡在地板上,夏天,就盖上一床被子,冬天,就把被子的另一半用来垫着睡。”记者看到,厨房隔开的另外一间教室,据说那是女生宿舍,女生们“待遇”比男生好一些,学校会找一些硬纸板当做床板给女孩子们垫着,再铺上被子,摆上枕头。几十个学生挤在一块,也算凑合过来了。 一次偶然,爱尔义诊看到了那一幕 看到这样的场面,无不让人动容,也就是在一次下乡筛查眼病义诊的过程中,爱尔眼科的医生们看到了以上那一幕。不仅如此,他们还看到,很多孩子光着脚丫在粗糙的地面上跑来跑去,脚都磨出了泡、起上了老茧。那一刻,他们震撼了:“这些孩子们,生活学习的环境实在太艰苦了。”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那些画面。 情系边疆,爱心在行动 义诊回到个旧,爱尔眼科的医生们久久不能平静。“或者,我们爱尔能帮绿春戈奎乡的孩子们做点什么?”看着那一张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个旧爱尔眼科CEO唐昌林的心中,冒出了这样的想法。他向上级爱尔眼科汇报了情况,并和其他医生一起把照片发在了爱尔集团的网站上。当即,昆明爱尔眼科致电个旧,表示将订一批学生用的高低床支援那些边疆的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唐昌林着手准备献爱心的一切事宜。 file:///C:/DOCUME~1/kmAi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376.png 车行五百公里,爱心送进学校 短短两周的时间,一切事情便准备妥当。尽管路途遥远,爱尔眼科仍不惜代价雇来一辆大货车把床从昆明运到绿春又从绿春送进戈奎乡子雄村委会希望小学。从绿春县城到学校,还有80多公里的山路,500多公里的路途,车子在颠簸崎岖的山路上整整行驶了8、9个小时,终于达到。至此,一批价值两万余元的爱心床最终圆了孩子们的梦。 学生感恩:我想邀请叔叔阿姨去我家过个年 在将被褥搬上新床之后,孩子们跑出来对着记者的镜头说,阿姨,我想对今天给我们送床来的叔叔阿姨们说一句话。记者好奇地问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想邀请他们到我家过个年!”原来,从10月22日到10月28日,就是哈尼族、彝族的“十月年”,在绿春县,十月年是像汉族的春节一样热闹喜庆的年。这是人们为庆祝金秋十月,硕果累累、丰收祥瑞的一个特殊的节日。在这天,他们会杀猪宰牛,载歌载舞,放鞭炮庆贺。孩子们告诉记者,他们大多数是附近俄东村的人,尽管从学校走到他们村,要走近一个半小时的山路,但为了感谢叔叔阿姨们为他们送来多么多新床,还是希望叔叔阿姨们去去,去感受一下他们过年的气氛。 面对孩子们的盛情邀请,看到孩子们脸上绽出的幸福笑容,昆明爱尔眼科医院CEO谭健华先生欣慰地说道:“能为边疆的孩子们奉上一点微薄之力,为他们圆了一个梦,这趟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