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昆滇文化] 方言中的昆明历史-风之末端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9 管理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2:12: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方言中的昆明历史-风之末端 清初金圣叹曾经总结过人生的33个“不亦快哉”,其实,作为一个昆明人,我也有一条私房的“不亦快哉”,那就是:用昆明话读《儒林外史》,真格呢是不亦快哉!
  
  原来三百多年前,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是用当时的“官话”加上江淮一带方言写就的。而今天的昆明方言,是在大约明朝初年,大量江淮一带军民进入云南后,以江淮方言为主要基础而成形的。
  
  所以,《儒林外史》里面大量词语,例如:把“窝子”、发“梦冲”、你替我“打背公”“上复”老爷,“辣燥”媳妇,到现在昆明话里还在普遍使用,你说读起来过不过瘾?
  
  《儒林外史》只是一例,今天我们随口说出来的昆明话,其实里面的渊源可大了。昆明人把下小雨叫做“濛淞雨”,外地很少有人这样说,去翻翻中国第一本字典,东汉时候许慎编的《说文解字》,小雨就是这个名称。可不是方言。“血胡淋喇”(血迹斑斑)、“鏖糟滴哚”(形容个人卫生很差),这些词在元朝的北方杂剧里都有。
  
  “硙”指把东西磨细,“颟嘟嘟”形容胖而丰满,“吃馒馒”指吃饭,标注方位“前首”“左首”,都是宋代《广韵》《集韵》上写得清清楚楚的词语。
  
  这些古语,因为历史上昆明的封闭,在中原地方很多都已经不再使用,却在昆明保留了下来。
  
  到了近代,法国殖民者进入昆明,一些外语也进入了昆明方言,例如法语里 的“娼妓”是“putain”,过去昆明人就把骂作风不好的女人叫“皮蛋”,这个谐音和吃的那个皮蛋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啊。又因为英语叫先生(mister)和小姐(miss)都是以“眯”为开头读音,早先昆明话叫男女“老外”就叫做“洋老眯”、“老洋眯”。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来到昆明,英语用得更多。现在昆明人称赞人打扮得很时尚叫“摩登”,摩登小姐、摩登老人,“摩登”是英语“modern”的昆明发音。由此,还诞生了一道昆明美食——“摩登粑粑”,英语与方言融合在了一起,全国罕见。
  
  那时候,昆明也有些轻浮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与美军嬉戏。美军都夸奖她们“nice、nice !”(漂亮美好。)昆明人不懂,就用“nice”代称不正经的女人。偏偏昆明人“l”“n”不分,叫着叫着,就延伸出了昆明话发音的两个字“**”,直到现在,依然是昆明人吵架时对女性的“顶级”蔑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