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昆明杂谈] 巫家坝的前生今世与来生 矫情不矫情?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17:42: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巫家坝的前生今世与来生 矫情不矫情?
  
  现在的昆明人,一说到巫家坝,首先联想到的就是飞机场。的确,民国年间。云南都督唐继尧为了发展云南的航空事业,1922年,就决定将巫家坝辟为昆明机场。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昆明市周围都是大山,平坝上几乎是市区,要找一块拆迁代价最小,并且靠近城市,交通便利的平地,巫家坝最合适不过。
  
  其实,很早以前,巫家坝是一个村庄的牧场,清代,因为其靠近通往滇南的重要关隘石虎关,也就是现在的关上,清兵在这里驻扎了步兵第74标和炮兵第19标,顺带说一下,这两支队伍在清末都是蔡锷所统率,也是在云南推翻清王朝的“重九起义”中进入昆明城的重要起义力量,
  
  就这样,从军营开阔的操练地,到民国时代的昆明航空,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援华飞虎队、抗战时物资、军火、兵力大动脉的“驼峰航线”,都以巫家坝飞机场为基地,上演了云南历史上一部部生动的活剧。
  
  巫家坝飞机场作为云南历史上唯一飞省外的机场,陈纳德、蒋介石、蒋经国、张群、周恩来、宋庆龄、陈毅等近代国内外历史名人都在这里降落起飞或者转机。它的本身充满传奇。
  
  玩过电脑游戏《模拟城市》的朋友都知道当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时候,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空港经济”,也就是机场附近所拥有的物流运输及配套服务业,如仓储,运输,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如果说巫家坝飞机场早年的空军招待所蓝天宾馆甚至于关上新华书店在早年的繁荣兴盛时代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其后各种大型宾馆酒店、购物商场及高档餐饮,纷纷在巫家坝飞机场周围落脚,则是改革开放后昆明市所迸发出的空港市场经济活力。
  
  如今的昆明人谁会不知道巫家坝飞机场旁边关上的野生菌火锅一条街,旅游商品市场呢?让人心痛的是机场旁边曾经很有名的关街,这里曾是昆明很有名的农贸市场,各种农贸物资,昆明地方小吃荟萃于此,无论是当年的美国飞行员还是昆明市民都能够在这里体会到老昆明的市井风情。惜乎在前几年,昆明的城市改造中被彻底取缔,至今令很多老昆明人念念不忘。
  
  巫家坝在很多昆明人的记忆里是那样的厚重,甚至于在老昆明谚语里都有巫家坝的痕迹,例如“巫家坝的口袋——装风(疯)”,可以这样说,巫家坝的历史是一部昆明的空港文化史,也是一部浓缩的昆明近代发展史。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巫家坝机场已经渐渐被城市住宅所包围,昆明机场的搬迁已迫在眉睫,不可阻挡。那么,近百年来,巫家坝机场所在的关上片区在机场搬迁之后是否会形成“空心化”,就此停滞了发展的脚步?
  
  我觉得搬迁后巫家坝机场开阔的土地,落入房地产开发商虎视眈眈的血盆大口之中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还是从客观上增加了昆明人的住宅居住面积以及配套商业设施。何况,机场搬迁后,限空受到取消,这一片将出现一批林立的高楼大厦,原有房屋的改造建设也会拉开大幕进行。重点受到打击的,是这一带多年来形成的物流,仓储等产业的后续发展,这些产业势必追寻新机场而去。所幸,巫家坝机场周围,近年来所形成的美食,娱乐等品牌有口皆碑,借助这些优势进行二次创业尚大有前途。
  
  现在,昆明人担心的是如果开发建设不当,让这一地区多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沉淀流失,也会给昆明历史文化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不可否认,在昆明过去的大拆迁中,是有很多历史文化的东西消失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昆明人对这种消失无能为力,这并不是说昆明人不看重历史文化。
  
  所以,怀念巫家坝机场的历史,在巫家坝机场搬迁中呼吁保护历史,这并不是昆明人“矫情”,恰恰说明了现代昆明人的文化意识在不断提高,热爱家乡的意识在增长,在昆明的发展建设中还有什么东西,比这更宝贵?何况,现在网络上、微博上,群起保卫历史遗址,撼动政府错误决策、开发商盲目毁坏历史文化遗迹的事例比比皆是,昆明人不会看不见。
  
  如果说这是“矫情”,我要为这种“矫情”叫好!如果巫家坝没有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空心化”。
  
  回到我个人意见,巫家坝的天空虽然不再是那片历史,但飞虎队当年的航站楼还在,保留保护航站楼,留下一块停机坪,建立建设昆明航空博物馆飞虎队博物馆纪念馆,弥补上目前昆明缺失掉的这一段历史记忆的实物,可以说巫家坝机场的搬迁正是一个契机。提升这一地区的文化历史及旅游含金量,吸引更多游客到此缅怀,探奇,增加旅游收入。
  
  依托现有的宝海公园,关上公园,关上森林公园等优良公园设施,继续打造宜居社区。做好已有名气的关上餐饮美食升级换代工作,将关上、巫家坝地区打造成有品质的休闲娱乐及生活住宅社区,这是巫家坝地区的涅磐重生之路、回归历史之路。
  
  巫家坝往事——风之末端老昆明闲话系列 李传志插图 2012年6月6日《云南信息报》
  
  从前,昆明古城东南有个地方,有一个大水塘,水塘边住着几家农户,都姓巫,这个小村子在清朝被命名为巫家塘。巫家塘村边有一大块空地,巫家塘村的人在这片空地上养马放猪,这片空地后来就被叫做了巫家坝。
  
  清末,因为这里靠近昆明东边的重要关隘石虎关,清军在巫家坝上修起了兵营营房,驻扎了清军第32协(旅)的74标(团)。1911年,一个湖南人蔡锷在云南当32协的协统,暗地里,他却是云南反清武装的总司令。
  
  1911年10月30日,昆明发动“重九起义”,74标在蔡锷率领下攻打昆明城。路上,有一个连不愿革命跑掉了。这个连里的一个排长追上连队,把连队带回,向蔡锷汇报。蔡锷听说连长已经追不回来,当即就命令这个自己熟悉的云南讲武堂学生出身的青年为连长带队前进。
  
  这个年轻人就在巫家坝的道路上起飞,从排长升为连长,再后来,成了元帅,他的名字叫朱德。
  
  1922年,云南督军唐继尧决定创办云南航空学校,他看中了巫家坝兵营的大操场,决定把这改成航空学校的飞机教练场。原有的营房改为飞机修理厂和办公设施。当时的云南航空学校还招收女学员、外国学员。从这里走出的韩国女学员权基玉后来回到祖国组建空军,被称为韩国的“空军祖母”。
  
  也就是在上世纪20年代,巫家坝机场开辟了民用飞机航线,在空中把云南与全国和世界连了起来。
  
  巫家坝最辉煌的时代是抗日战争时期,昆明老百姓用简陋的工具,扩建了机场。中国空军、美国的飞虎队、美军航空队就在大后方昆明,他们开辟了驼峰航线,抗击日本空中轰炸机,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解放战争中,蒋介石最后一次来到昆明视察,他深怕云南军民已经投向解放军,事前没通知云南,先让儿子蒋经国在巫家坝机场降落,查看形势后,才发电给在巫家坝上空当“绕鹰”的蒋介石下来,弄得云南的大小官员措手不及。
  
  蒋介石走后,云南和平起义,昆明空军也在巫家坝参加了起义,刚改编过来的云南空军,从这里起飞,轰炸尚未解放的蒙自、西昌等机场。
  
  解放后,巫家坝机场作为云南最大的民航机场,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改革开放后,云南的鲜花、药材等特产也从这里销往全国进而走出国门。
  
  现在,巫家坝机场要搬迁了。但昆明人永远不会忘记它,有句昆明谚语:巫家坝的口袋——装风(疯),还会传下去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