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健康饮食] 剩菜打包的学问 加热剩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7913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10:08: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剩菜打包的学问 加热剩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如今,是个什么都讲究速度的社会,几乎很多人每顿是在外吃饭,这样剩菜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倒了又浪费,不倒又怕吃了不健康,于是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到底该怎样处理这些剩菜呢?是所有的剩菜都不能要吗?下面让专家告诉你。
  
  剩菜打包的学问:
  
  1.打包的食物需凉透后再放入冰箱这是因为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当中,食物中心容易发生质变,而且食物带入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的凝结,促使霉菌的生长,从而导致整个冰箱内食物的霉变。
  
  2.打包食物必须回锅冰箱中存放的食物取出后必须回锅。这是因为冰箱的温度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不能彻底杀灭它们。如果您在食用前没有加热的话,食用之后就会造成不适,例如痢疾或者腹泻。
  
  3.剩菜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剩菜的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6个小时内吃掉它。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通过100摄氏度的高温加热,几分钟内是可以杀灭某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但是,如果食物存放的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对这些毒素加热就无能为力了。
  
  处理好剩饭是很重要的。当然,最好是不剩饭,按人量米下锅。如果剩下,应将剩饭松散开,放在通风、阴凉和干净的地方,避免污染……
  
  4.素菜不宜打包因为在素菜制作的过程当中,一般用盐比较少,做好的素菜在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放的时间一长,菜里面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自然界极易与胺合成亚硝胺,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如果我们长期食用剩的蔬菜,对我们的健康剩菜如何打包还能留营养
  
  是不利的,就像长期食用奄的咸菜之类的食品患胃癌的几率就比较高。
  
  吃剩的蔬菜经过长时间盐渍后,在反复加热时,表面的盐分会变成亚硝酸盐,最容易使人中毒……
  
  剩菜加热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鱼类:加热四五分钟就好
  
  鱼类加工的菜中的细菌很容易繁殖,上面的大肠杆菌在2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里每8分钟就能够繁殖两倍,在五六个小时之内一个细菌就会变成一亿个。如此的数量足以让您的肠胃感到不舒服。所以,打包的鱼类一定要加热四五分钟。但过长时间加热,鱼中所含的全价蛋白,鱼脂和丰富的维生素等有益于人体神经系统的营养素就会失去营养价值。
  
  肉类:加热时请加点醋
  
  肉类和动物类的食品打包回去后再次加热,最好是加上一些醋。因为这类食品都含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加热后,都会随着水分一同溢出。那么,在加热的时候加上一些醋,这些物质遇上了醋酸就会合成为醋酸钙,不仅提高了它的营养,同时还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吸收和利用。
  
  海鲜类:加热时应加点作料
  
  贝类,海鲜类的食品在加热时最好另外加一些酒,葱,姜等作料,这样不仅可以提鲜,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灭潜伏其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防止引起肠胃的不适,特别是姜,在中医里具有杀菌和解毒(特别是鱼虾蟹之毒)的功效。
  
  淀粉类:请4小时内吃完
  
  编后语:打包回来富含淀粉类的一些食品,最好在4小时内吃完,因为它们容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这类细菌的毒素在高温加热之下也不会被分解,解决不了变质的问题。所以,如在短时间内大家还没有吃完,那么即使从外观上看没有变质也不要再吃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主题

听众

1684

积分
级别
4 中级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2-6-18 10:25:49 | 只看该作者
  我爱打包.

主题

听众

7913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09:16:53 | 只看该作者
俏Vv 发表于 2012-6-18 10:25
我爱打包.

打包是必须滴,美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