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本地中小开发商正在加速离场
http://mmbiz.qpic.cn/mmbiz/jlArltfQDpU5tb5sbzlD10oicJLW6Umt1lNstQGo8jEg1SGmpg9u4dYfBQNOREx8uic4HnwOK1zyM0VrOgvoCEDQ/0最近,市场上爆出多个开发商因资金链紧张,或跑路或转卖的消息。粗略统计,这些陷入困境的开发商至少有10余个之多。细心的人发现,度日艰难的房地产公司基本上是昆明本地的中小房企,外来开发商和本地大公司则相对安全。当然,不是说大公司就没有资金问题,去年俊发陷入破产传言,就说明即便是大到了俊发这样的程度,依然不能摆脱资金链制约,但恰恰因为俊发太大,已经到了大而不能倒的程度。相反,中小房企就没有这样的安全感了。这倒不是说中小房企就活该被市场淘汰,实际上,小企业也有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可是,凡是陷入资金困局的本地开发商,基本都犯了贪大求快的毛病。力小而谋大,过度利用资金杆杠,一旦楼市低迷销售下滑,资金链便迅速绷紧。看看陷入兼并重组甚至破产传言的本地公司吧,大部分手上都有和自身实力不相称的项目——要么是上千亩大盘,要么同时投入多个楼盘,要么一头扎进耗时耗力的城中村改造。特别是城中村改造,让多少新公司深陷其中。其实看看昆明已经完成的几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顺城是因为启动早,拆迁难度和成本小,又赶上了楼市红火的几年;南亚第壹城的改造方是诺士达集团,实力雄厚,何况大部分地块其实还是诺士达自己的南亚风情园。剩下那些既没有实力,又缺乏运气的开发商,还想在仇和掀起的城中村改造“大跃进”中捞一杯羹,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有一个现象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在昆明,外来的央企、上市公司,以及本地一批老牌公司,倒是都对城中村改造项目敬而远之。一窝蜂扑上去的,要么是闻所未闻的新公司,要么是虚胖的本地公司,现在陷入困境的也多半是这些开发商。或许可以作这样的假设:如果没有“大跃进”式的城中村改造,有些企业和人物也许本来也没有进入房地产开发的机会,有的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公司也不可能获得火箭式增长。严酷的市场正如一场洪流,将溺死那些水性不好,甚至更本就不会游泳的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