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眼中的纸媒"三次销售"
本帖最后由 青翠紫丁香 于 2014-4-17 14:01 编辑90后眼中的纸媒"三次销售" 我是90后,生长在一个信息相对发达的时代,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视频来接受新信息。对于报纸这种传统媒体的了解很模糊,它没有像70、80年代那么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爸爸总会让我看报纸,每每我都会拒绝,在我脑海里,看报纸是一件多么无聊的事,报纸上什么好玩的东西也没有,图画很少,还是黑白的,一点也不能 引起我的兴趣。它只适合爷爷和爸爸那个年龄段的人看。后来长大了,对报纸的认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只是看好不好玩,图画多不多,但是我依然不爱看报纸,它还 是不能引起我的兴趣。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要看报纸,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使得新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刚发生的事,立马就能在网上看到,报纸已经不具备时效性。 互联网 越来越强的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传统纸媒靠什么生存?这是我时常会想到的一个问题,那么厚的一份报纸,只卖一块钱,或许他的印刷成本都不只一块钱,更别说 编辑人员为它付出的。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报纸是在都市时报,我每天跟着记者们外出采集信息,回来整理信息。真切的感受到记者们为一篇报道,甚至是一条消息 所付出的努力。后来接触了云南法制报·云茶产业专刊,看到编辑部成员为了一篇报道,往各个茶山跑采集信息的辛苦,也看到了发行部发行报纸的辛苦,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做份报纸背后的辛酸。 随着我与报纸的接触慢慢加深,我对报纸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但依然还是有些疑问在我的心里,当知道云南法制报·云茶产业专刊是免费送给读者的,为什么要免费送?这疑问一直在我的心里。直到那天白马老师来到办公室,跟我们谈报纸,我对报纸的理解才有了真正的改变。 我们办一份报纸不是单纯的依靠卖报纸来赚钱,它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直接的金钱上的收益。报纸有三次销售,我以前所认为的报纸一定是要卖钱的,属于第一次销售,即卖报纸赚来的钱;报纸的二次销售是指广告销售;第三次销售是,报纸办出社会影响力了,带来的品牌溢价销售。 由 于市场竞争的加剧,现在卖报纸,许多报社是在贴着本在卖,有的干脆采取免费赠阅的形式,比如我们的云茶产业专刊就是免费赠阅的。贴本卖报或免费赠阅的最大 好处是,可以一方面增加发行数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报纸投放的精准性,锁定目标读者群,为广告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一来报社通过报纸印刷成本的亏损, 换来了来自广告方面的更大收益。 报纸的最大收益来自第三次销售,即品牌溢价。只有把报纸办出影响力了,让读者喜欢你的报纸,让商家觉得在你的报纸上投放广告觉得值,这样一来,报纸的广告价位也会水涨船高。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是大量的,但是,我们接受到的信息也是杂乱无章的,报纸所做的就是让信息变得有用,针对特定的人群,让他们接收到相对专业的信息,对他们也是一种帮助。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
(作者:普洱中国网记者杨雪娇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责编:丁香)
90后记者!:lo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