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家速递策略110613
短期:震荡中期:调整盘面观察:
本周大盘整体呈现先扬后抑震荡下跌之势。大盘前两个交易日,基本维持小幅反弹。连续拉出三根阳线,但周四风云突变,在沪市B股指数暴跌近8%的引领下,大盘拉出中阴线。将前几日的反弹成果一笔抹杀。从板块来观察,本周表现最为强劲当属稀土板块,该板块品种轮番上涨,迭创新高。另外一些题材品种也不时有所穿插反弹,如高铁板块、医药板块、钢铁板块、军工板块等。实际上上半周,多数品种出现反弹;下半周则出现回落。银行板块则整体偏弱,均创本轮调整新低,成为大盘下跌的领头羊。总体观察,市场做多意愿不足,主动性买盘一直不足,最终,大盘K线收阴。
后市展望:
大盘本周虽然试图反弹,也确实出现小幅反弹。但从反弹力度来观察,连续三天阳线仍未能接近或者占上布林线中轨,显然市场弱势很明显。正是在这种弱势下,市场稍有风吹草动,便土崩瓦解。周四一阴吞三阳,杀伤力十分明显。而本周最令人惊异的数沪市B股,本周沪市B股连跌四天(仅有四个交易日),其中周四一个交易日跌幅就高达7.9%,全周累计跌幅超过16%,造成B股下跌的原因,市场多数归结为受国际板将要推出的影响,这种说法能站得住脚吗?笔者以为这种说法牵强附会,并不符合逻辑。实际上B股大跌,更多的受海外中国概念股大跌影响所致。5月份以来,在美国的中国概念股遭遇空头围剿,其抓住了部分公司财务造假,从而引发诚信危机。进而殃及大陆B股。
不过这些都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仍是经济基本面的不佳。目前CPI涨势难止,预计5月份CPI将创新高,普遍预期增长幅度在5.5%左右,有机构扬言将达5.7%,果真如此,则对市场来说无疑是较大利空,那么加息则势在必然。随之而来的将是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或者滞涨。即便如此,调控政策短期仍难以出现放松。世行警告"中国已达产能极限,政策需要进一步收紧"。如果我们冷静思考,就会发现这个警告不无道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是以跑步形式快速进入现代文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全球资源的一大块都涌向了中国,造成所有资源价格飞涨。资源的紧张,势必对后期发展带来较大困难。实际上我们现在的CPI上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结果。这方面如果不加以节制,可持续性发展就成奢谈。所以,控制发展速度,掌握前行节奏,不但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
从大盘技术层面来观察,大盘价值中枢在步步下移,从静态市盈率观察似乎已经较低了。和前几次底部比较起来,许多数据几乎基本"雷同",但有几次,如998点、1664点的后面是政策的转向。目前我们还看不到调控政策的转向。在没有政策转向的前提下,期望大盘出现转向回升几乎是不可能的,顶多是维持横向震荡。但市场都是逐利的,在拓展不出上涨空间的话,向下拓展空间就成为必然,否则大资金就没有腾挪空间。目前来看,大盘虽然从3000点到2700点,调整了10%,但从腾挪空间来看,显然不够。从历史上观察,沪市的腾挪空间至少也需要20%点的腾挪空间。一般都在24%。也就是说,如果2700点是底的话,大盘上涨需要涨回3200点以上,3200点,笔者以为今年几乎难以再见到。这个24%怎么来?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向下拓展出这个空间。
下周抵抗反弹将会继续,但主流走势难以改变,虽然这个过程较复杂。在这个期间,个股板块将随着不同信息而出现反弹。而下周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宏观数据公布后,央行采取加息后的大盘表现,如果能出现放量上涨,则短期多头将组织一轮反攻。但其反攻也仍属于低级别的反弹,超越2800点的概率较小。预计下周多空继续对峙的概率偏大。
投资建议:密切关注盘面变化,顺势而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