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 去年12月2日,科研人员给来昆越冬的红嘴鸥配备了一批高科技“新装”——它们身背实时传输卫星定位信号的GPS“小书包”飞回天空,成为“海鸥去哪儿”探秘活动的主角。近一年时间过去,34只“身负重任”的红嘴鸥总共传回了32000多条信号,准确记录了族群迁徙的轨迹和繁殖信息。昨日,“海鸥去哪儿”科学探秘活动成果发布暨纪录片首映式举行,一系列关于红嘴鸥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在昆栖息范围、来时归期的谜团得以解开。 1 西伯利亚真是它的老家吗? 判断过于笼统 只是家乡之一 此前,民间普遍认为,红嘴鸥的家乡是西伯利亚。这个说法出自何处?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伍和启博士介绍,上世纪80年代, 昆明曾先后发现过两只带有莫斯科字样脚环的红嘴鸥,那时才有了这些可爱精灵来自遥远西伯利亚的猜测。 然而,西伯利亚是一片面积达127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本次监测发现,红嘴鸥来自西伯利亚这种说法显然过于笼统,其实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大陆,处处都能看见红嘴鸥的踪影。 2 在昆明时它们都爱去哪儿? 4点准时“下班” 爱去滇池湿地过夜 长期观测显示,1985年,红嘴鸥主要分布在滇池和城郊水域,未发现进入城区水域的情况,其种群数量未超过2000只。从1985年开始,这些小精灵开始进入 昆明市区,多在盘龙江、翠湖公园等地觅食,数量达到9000只。之后逐年增多,种群在20000~40000只之间波动。 而据卫星数据,白天,红嘴鸥总是成群沿着大观河或从海埂大坝进入城区,在环西桥、翠湖公园等地集中活动。白天陪市民玩耍后,会在每天16时准时“下班”,成群结队返回滇池外海。夜栖地基本稳定在滇池周边的滇池西岸、西华湿地、白鱼口湿地沿线以及滇池东岸的福保湿地、海东湿地等附近水域。 3 小精灵们最多可以飞多快? 最高时速超40公里 最远飞到过禄丰 据了解,红嘴鸥冬季在昆明的活动大致分为3个时期:越冬早期(11~12月)、越冬中期(1~2月)和越冬末期(3~4月),不同时期红嘴鸥会选择不同的地点作为夜栖地。卫星数据显示,部分海鸥有着惊人的活动能力,它们中的一些甚至飞到了阳宗海、江川的星云湖等滇中的一些高原湖泊,最远的飞到了楚雄的禄丰。这说明,有的越冬红嘴鸥,一天的活动范围能超过150公里。而速度最快的红嘴鸥,花费了19个小时,连续飞行了近900公里,飞行时速超过40公里。 4 红嘴鸥通常何时踏上归途? 惧怕鞭炮燃放 除夕夜最是难熬 看到红嘴鸥越来越少的时候,大家便知道它们又要回家了,但具体时间是哪天,这么多年谁也说不清楚。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只回家的红嘴鸥居然是在2月18日大年除夕夜离开的。据科研人员分析,除夕之夜,整个滇池沿岸都能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竹声,这让红嘴鸥感觉到了非常大的威胁。于是,几乎一整夜,鸥群都在滇池草海一带徘徊。 也正是这一夜,科研团队发现,“大坝5号”连夜起飞,踏上了迁徙的遥遥征途。它从昆明出发,毫不停歇地穿越 云南省东北部山区,飞越四川盆地,后仍连夜兼程,在陕西省汉中市才短暂休整,此后继续启程,一路飞回了老家。 5 迁徙路上通常在哪歇歇脚? 宁夏银川是大部分红嘴鸥中转站 今年3月份以后,红嘴鸥逐渐离昆,数千公里跨越国境线的旅程不可能一气呵成。根据追踪数据的反馈,国内的四川绵阳、宁夏银川及内蒙古等地都是红嘴鸥迁徙路线上的“驿站”,飞离昆明的红嘴鸥均会在这些地点停留歇脚。 为追踪它们的迁徙路线,昆明广播电视台曾派出多路记者,一路北上实地追踪拍摄,先后在四川绵阳、涪江沿线、三江水电站大坝、三江半岛附近水域等地找到携带追踪器的红嘴鸥,其中聚集最多的是宁夏银川。在那个距离昆明1640公里的地方他们发现,每年春夏两季,总有数十万只不同种类的候鸟在那里繁衍栖息。此后,随着海鸥飞越内蒙古飞出国境继续北迁,项目组一行也是一路北上跨越中、蒙、俄3国,行程上万公里,沿途追踪红嘴鸥迁徙路线,寻访蒙、俄当地居民及鸟类专家,拍摄红嘴鸥落脚于蒙古吉尔吉斯湖、乌布苏湖、俄罗斯贝加尔湖栖息繁殖的情况。甚至在条件恶劣的无人区,也发现了多处红嘴鸥的繁殖地。 6 回家的路途是否一帆风顺? 迁徙途中鸥群可能遭遇红隼袭击 采访中,项目组曾根据GPS数据追到银川阅海湿地公园。此前,一个红嘴鸥信号源持续在沙湖附近徘徊。可就在探秘小组到达银川的当天,这个信号源突然没有了任何移动,只是在同一个位置持续传回数据。这个跟踪器回传坐标和实际坐标的误差不会超过15米。通过卫星跟踪器,精确锁定了异常信号源所在的一个村庄。经过几个小时的寻找,他们终于在一个红隼巢里锁定了卫星跟踪器的位置。专家推测,这只红嘴鸥已经遭遇不测。 而先后放飞的34只携带GPS定位追踪器的红嘴鸥,迄今为止还有17个追踪器正常运行,并且就目前的数据看,都在返回昆明途中,近期都在银川休整。 7 为何选择昆明作为越冬地? 因为这里食物水源安全都有保障 野生鸟类选择栖息地时,需要综合考虑食物、水源和安全3者的平衡。昆明虽然有寒潮,但毕竟是小概率事件。首先,昆明温暖的气候,为红嘴鸥越冬提供了绝佳的外部环境。其次,滇池周边的湿地食物丰富,加上市民长年自发喂食,又为它们觅食提供了便利。此外,滇池广袤的水域中分布的湿地为红嘴鸥提供了躲避干扰和天敌的港湾。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基本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小精灵会30多年都把昆明作为固定越冬地的原因。 相关内容: “海鸥去哪儿”纪录片首映式在昆举行 解密“小书包” 学名:GPS追踪器 产地:美国 身价:3万多元/台 体重:9.5克,不超过海鸥体重的3% 特征:背板上有一块光伏板,防水、轻便 作用:帮助绘制详细的生活轨迹图和迁徙图 “大数据”告诉你 红嘴鸥去哪儿了 去年12月2日至今 先后分3批放飞了34只样本 至今17只正常运行 发回数据32000多条 呈现出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方向的迁徙格局 获得了18条完整春季迁徙路线 5条部分迁徙路线 从哪儿来? 从卫星跟踪监测数据来看,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来昆明越冬的红嘴鸥,分别来自蒙古共和国乌布苏湖、吉尔吉斯湖流域,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南部地区和中国新疆的博斯腾湖流域,比之前的“西伯利亚”具体得多。 往哪儿去? 每年春季海鸥飞离昆明后 大体有3条迁徙路线—— 东部迁徙路线: 从昆明出发,经过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穿过蒙古国最终到达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 整个迁徙耗时38天,行程近3650公里。 中部迁徙路线: 从昆明出发,经过四川、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在蒙古国西北穿越沙漠,最终到达乌布苏湖区域停留。 途中,如果有适宜的栖息地,红嘴鸥会沿着这些适宜栖息地飞行。如果没有适宜的栖息地,红嘴鸥则会快速地飞越沙漠、戈壁区域,并找到一些明水面水体,休整停留,跳跃式地完成春季迁徙。 西部迁徙路线: 从昆明出发,经四川、青海、甘肃,沿河西走廊进入新疆,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抵达博斯腾湖。 迁徙距离4230km,花费44天,迁徙速度为16km/h 从开始迁徙,到全部完成迁徙,平均时间: 雌性成鸟28.1天,雄性成鸟13.3天。 南北跨度近4000公里,东西跨度1000多公里 中途歇哪? 重要停歇地包括: ① 宁夏沙湖湿地:有16只卫星跟踪个体在此停留休整 ②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有7只卫星跟踪个体在此停留休整 今年采购35吨鸥粮在62个觅食点投喂 记者昨日获悉,今年,昆明各级森林公安建立了24小时值班举报电话,重点对滇池、海埂大坝、翠湖、大观楼等红嘴鸥集中地进行检查,打击和惩治恫吓、捕捉红嘴鸥等破坏行为。昆明市森林公安局值班电话为65658044或110,昆明市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值班电话为65016927,市民发现伤害红嘴鸥行为可以打电话举报。 今年,昆明还通过招投标,确定了鸥粮定点生产企业。在翠湖、海坝大堤等红嘴鸥觅食地进行投喂或发放免费鸥粮,保证红嘴鸥数量稳定在3~4万只。为确保红嘴鸥在昆明越冬期间有充足的食物补充营养,昆明市林业局将根据去年红嘴鸥同步统计数据组织好鸥粮的投喂,今年采购红嘴鸥补充饲料35吨,从今年10月底至次年4月初,每天两次(8:30~10:30,15:30~16:30)对红嘴鸥62个觅食点组织投喂。同时将督促红嘴鸥补充饲料的生产安全,加强鸥粮市场销售的管理,规范鸥粮售卖,对无证售卖鸥粮的企业或个体予以取缔,禁止售卖面包及发霉、变质等不合格的鸥粮,确保红嘴鸥的进食安全。 另悉,2011年~今年3月,共采集红嘴鸥血样1080余份进行送检,没有发现重大疫病。 温馨提示 《海鸥去哪儿(暂定名)》纪录片已可以在昆明广播电视台网站观看,并且即将登陆云南广播电视台和央视。 (春城晚报 记者李超) 来源:昆明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