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收藏我
公众平台
排版工具
联系我们
切换到宽版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
专注百姓生活
bbs.5akm.com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请绘制轨迹完成人机验证
由vaptcha提供技术支持
门户
首页
论坛
家园
汽车
旅游
美食
婚嫁
亲子
快捷导航
我家昆明
情感驿站
时尚丽人
谈天说地
职场攻略
昆明文苑
会员风采
娱乐前线
科教公益
电子休闲
图摄天下
体育健身
美食
婚嫁
亲子
家居
旅游
汽车
法律咨询
投资理财
求医问药
房屋信息
招聘求职
跳蚤市场
搜索
搜索
热搜:
宾馆群p照片
安徽
夫妻聚会照片
昆明
老照片
罐装
烟
内地鬼城蔓延
阿庐古洞
鬼城
三对夫妻
低腰裤图片
昆明木耳批发
床上女人
木耳香菇
昆明双桥美食
汪昱夫妻照片
桑拿
公交
舞厅
数字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昆明论坛
»
论坛
›
热点互动
›
昆滇故事
›
故宫勾结导游私分门票款 为掩丑事给10万元"封口费" ...
论坛秀场
热门推荐:
谈天说地
情感驿站
旅游户外
家居装修
时尚丽人
车友沙龙
谈婚论嫁
云南美食
昆明文苑
亲子乐园
娱乐前线
图摄天下
云南职场
保利发展国防兵器展在
全新第八代平台斯柯达
凯翼汽车响应国家汽车
“凯旋归家,翼起团年
实现8连涨,奇瑞捷途1
返回列表
查看:
237
|
回复:
1
[国内新闻]
故宫勾结导游私分门票款 为掩丑事给10万元"封口费"
[复制链接]
小马锅
小马锅
当前离线
窥视卡
雷达卡
主题
听众
9530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5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470 积分
收听TA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01:29:4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故宫勾结导游私分门票款 为掩丑事给10万元"封口费"
昆明
论坛小编导读 从5月份热闹一时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到8月份尘嚣再起的哥窑门、瞒报门、私拍门,围绕故宫博物院的“扒粪”运动持续升级。前日出版的《新世纪》周刊刊发题为《故宫蒙尘》的封面报道,直指号称中国头号文化遗产的故宫所托非人。昨天,财新网刊发题为《10万元封口费悬案》的记者手记和题为《故宫又有重要文物被损坏》的报道。前文称,2009年故宫曾发生一起内部人士自导自演的私分票款案,事情败露后被知情者勒索10万元“封口费”。后文则援引故宫内部知情人士消息,称继7月4日发生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毁事件后,故宫又有重要文物(清宫旧藏木质屏风)被损坏。
封口费 媒体质疑 故宫为掩丑事给封口费? 故宫回应 对封口费传闻无可回应
“在采访故宫的过程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盖过去’或‘捂住’。从窃案到文物受损,故宫的第一反应皆如此。”在昨天发表的记者手记中,财新网记者任波如此感叹。
文章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说,2009年前后,故宫曾发生一起内部人自导自演的私分票款案,事发后故宫领导层的遮掩功夫做到了极致。
在文中,任波详细披露了这起“封口费丑闻”的发生过程:按规定,故宫门票款须全部直接上缴财政部,财政部对故宫方面有严格的监控。但就有导游有本事直接带领游客进故宫,绕过买票环节,也就是逃票。“当然钱还是要付的,只不过游客的钱不是去了财政部,而是私下勾兑,由导游和故宫的警卫人员直接结算,双方分成。”
任波说,有多少门票款这样流失,已经很难查实。也许是因为屡试不爽太过顺利,这种成规模的逃票竟发展到毫无遮掩的程度。偏偏不走运,被人看在眼里,并将整个过程拍下来立此存照。
抓到如此难得的把柄,此人狮子大开口,向故宫要求20万元的封口费。故宫方面不但不报警,还认真派出一个处长去谈判,把价格压到10万元。最终由领导做主,正式从财务部门支款付给勒索者。
勒索事件就此平息。之后也只是开除了一个涉事的合同工,其他人相安无事。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据说故宫的保卫处当年还被评为模范党支部。
“不止一人提到此事,并引为故宫的奇耻大辱。我一直很想知道,故宫的‘领导’是怎样为这笔款项签字画押,是以什么名目来支取这笔钱的。我更想知道的是,故宫还有多少钱是以这样的方式支出的。”任波说。
财新网记者就此向审计署、财政部和文化部申请公开有关信息。审计署称这些情况需找其他部门了解,财政部表示将延期公开有关情况,文化部则断言对故宫的审计没有发现财务问题。
昨天,故宫博物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于有关“封口费”的报道,故宫方面目前无可回应。
瞒报门 媒体质疑 清宫木质屏风被水泡坏? 故宫回应 系文物正常修复和除尘
财新网记者援引故宫内部知情人士消息,称继7月4日一件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碎裂后,故宫又有重要文物被损坏。
据报道,此次出事的文物是由故宫宫廷部负责保管的清宫旧藏木质屏风。该屏风在文保科技部进行修复时,被水浸泡。事故发生后,文保科技部负责人在超过一周的时间内对院方隐瞒不报。后因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事件被曝光,才将此事报告院方。据称故宫至今未向上级汇报这起文物损坏事件,报道没有透露此事发生时间。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故宫瞒报文物损坏,瞒报的其实不是文物,而是内部利益关系。长期以来,故宫出现很多文物损坏事件,没有一件被处理过,相反有很多直接责任人得到提拔。
此前,网友“龙灿(微博)”在博客中爆料,称故宫近年发生4起文物损毁事件均被瞒报。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龙灿”所说基本属实,但他在博客中提到的现任副院长陈丽华就任宫廷部主任期间,将放置佛像的箱子当作废旧物品处理一事稍有出入,当时被废弃的箱子里装的不是佛像,而是编磬。此事发生后,同样无人担责。
该知情人士透露,陈丽华被提拔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时,内部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但陈丽华仍被提拔。
该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故宫很多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缺乏文物管理素质。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由于文物损坏事件无人担责,故宫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正在衰减。
昨天记者就此向故宫博物院相关部门进行求证,工作人员称故宫博物院有关部门已经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核实,经查,上述文物并没有损坏,“他们所说的文物‘被水泡坏’,其实是在进行正常的修复和除尘。”
其他热点追踪 媒体质疑 私自拍卖藏品创收? 故宫回应 收购失败记载有误
8月5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刊发题为《五件宋代书札拍卖之谜》的长篇报道,称有网友发帖质疑故宫博物院私自拍卖馆藏珍贵文物“创收”。前天,故宫博物院对此作出回应,称当年收购经费未获批复,收购未能实现,不存在“私自拍卖珍贵藏品创收”的情况,官网及相关文献上的购入记录出于失误。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5月16日,一位名叫“湘江渔隐”的网友在网上发帖,引用著名文物鉴定家裴光辉的日记指出,故宫博物院曾于1997年拍得并收藏了5件一度流失海外的北宋珍贵书札,但该批书札于2005年再次“现身”文物拍卖市场,并以超过1997年购入价两倍多的价格,被拍出易主。
“故宫有何权力将当年动用公帑购藏的国有文物拍卖?”网友直指故宫博物院此举涉嫌违法。
当天(8月5日),故宫博物院
新闻
发言人冯乃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坚决否认。他说,此前因为一些传闻,国家文物局曾专门就此事向故宫博物院进行调查,故宫博物院已将有关情况如实上报,“故宫博物院从未竞买、收藏过网帖中所称的5件北宋名人书札,更不存在私自拍卖藏品一说。”
前天,故宫博物院致函《中国青年报》,就此进行说明。
故宫博物院解释说,1997年,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上拍卖5件宋人书札。当时,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曾致函上级主管部门建议收购,经履行论证程序后,故宫博物院遂与拍卖公司接洽,当时媒体对此有所报道。动用这一数额的经费征购文物必须向上级部门申请,由于未获批复,此项收购未实现。
“关于我院2005年出版的《故宫博物院八十年》一书和官网‘院史编年’栏目的收购记载,现查明,这是由于我院当年整理院史大事记查阅公文档案时,误以当时上报申请经费文件为依据,没有核对所申请经费并未批复和未能购买的最终结果所造成的。”故宫博物院表示,将更正官网上的这条信息,《故宫博物院八十年》一书则需待再版时才能更正。
对于这样的解释,业内人士并不买账,有人进一步提出质疑:如果故宫所言属实,他们为何不在当年收购失败后主动说明此事,而是任由“不实消息”经媒体报道等多种途径广泛散播?
“行业内部尽人皆知,‘故宫藏品’是块金字招牌。从1997年的682万,到2005年的2227.5万,这5件文物的拍卖价格飙升两倍多,其中故宫做了多大贡献?这是故宫的‘默许广告’,还是2005年的卖家白捡一个便宜?我们需要故宫给出解释!”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如果是“默许广告”,故宫博物院有违规“作价”之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转播
分享
淘帖
支持
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宜良也温泉
宜良也温泉
当前离线
窥视卡
雷达卡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134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94 积分
收听TA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沙发
发表于 2011-8-13 23:31:47
|
只看该作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故宫吃故宫,一样的道理,吃的都是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播台
原创历史情景剧《
开心麻花电影《李
姜文《邪不压正》
化起星妆,一起好
震惊!车里有难闻
开学特惠季,1999
分享有礼,免费福
我活着回家啦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商务合作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
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