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育儿交流] 如何巧用选择来规训孩子?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7 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07:07: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巧用选择来规训孩子?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在我们身边常发生这样的事例:家里,妈妈把做好的晚饭端上了桌子,孩子在房间里玩耍。妈妈和孩子说:“吃饭了!”孩子连头都不抬一下。或者在快餐店里,父母快速喝掉剩下的饮料,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而孩子不紧不慢地用可乐管吹泡泡,用牙齿一点点啃着汉堡的边缘。妈妈急了:“快吃,我们还有事!”孩子没有反应。妈妈抓起汉堡包喂他,孩子却紧闭着嘴。爸爸也开始“威吓”:“快吃!否则就把你扔在这不管了!”但孩子却调皮地把汉堡包举过头顶。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该怎么做,才能最快打开并控制局面呢?专家指出,任何规训方法都需要付出精力和思考,才能有效应用到儿童的日常教育中去,给孩子“选择”也是同理,其中大有讲究。  

  “做规矩”有大文章  

  “规训”(discipline)一词来源于词语“门徒”(disciple),意思是引导和教育。教育和引导就是父母在规训孩子时要做的事情。规训的方式有很多种,用“选择”来规训孩子只是其中之一。专家分析指出,从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长用的都是命令性语言,让孩子毫无选择的余地。那么,很多孩子势必都无法接受。因为孩子不是机器人,他不可能一切按照家长的指令行事。但如果家长懂得使用思考性话语,也就是给孩子提供选择,那处理起这些事情来就会简单拿手得多,结果一定会如意些,让孩子感觉你并非是在控制他。  

  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1.妈妈对孩子说:“我们会在接下来五分钟内开始吃晚饭,希望你能加入,因为我们喜欢和你一起吃饭。我们希望你能做到。如果不行,那你就和我们一起吃早饭吧。”  

  2.爸爸妈妈对快餐店的孩子这样说:“没问题,你继续吃!我们会在五分钟后离开,你有两种方式和我一起离开:一种是挨饿,另一种是不挨饿。”  

  选择——控制权之战  
      
  家长在给出孩子选择时,就是“打响”了一场控制权的“战争”——是你听他的还是他听你的。在这场关于控制权的“战争”中,家长要掌握好以下“战机”:  

  1.确保获胜很重要。规训孩子,就是家长通过给出选择,向孩子“发动”可以获胜的“战争”,在这里,“可以获胜”这一点至关重要,一定要想清楚你希望孩子选的是什么?关于孩子思想活动的“战争”是无法获胜的,如果孩子们让家长对他们说话、思考、学习和睡觉时间,或者食物种类进行规定,那八成就上当了,因为家长无法从思想活动上控制孩子。  

  2.正确把握控制权的量。控制是件奇怪的事情,我们放弃得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给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这也是家长所希望看到的。每个人都会将自己居于某种关系中,控制权的量与以前拥有的量相比,当人们拥有越来越多控制权的时候就会高兴,相反则会感到不满。家长在生活中也该遵守这种原则。我们把它称之为“V”型爱——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自由。但事实上有很多父母的做法是倒“V”。  

  3.选择改变一切。“战争”应该向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而不是通过命令。给孩子提供选择,他们没有获得可以反抗的命令,就有利于引导控制他们,同时也表明家长愿意信任他们的思考能力。选择能帮助家长避免了与孩子之间的争吵,提供一个倾听的平台。孩子会长大的,总有一天有很多选择等待着他,他们需要培养这种选择能力。当然也只有确信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结果时,家长才提供选择。  

  4.慎重地给出选择。许多善意的父母在给予孩子选择的过程中,表达方式出错,他们会提供两个选择:一个是大人可以忍受的,一个是无法忍受的。比如说我们回到快餐店的例子中,如果爸爸妈妈说:你要么吃掉汉堡,要么呆在这里。那孩子可能做出的选择是你无法忍受的。其实这种选择类似于威吓了。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平和的方式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