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2
注册会员
|
用十分钟看完这个帖子,你就不再支持计生了
——————计生永远不敢提的人口规模优势 人口规模优势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优势,10个人的作坊式生产效率永远不可能赶上10万人的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效率。10个人一年也难以生产一辆汽车,但是10万人的大规模汽车厂,却能人均年产上百辆汽车。小作坊式生产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和现代经济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生产规模的不同,而生产规模取决于市场规模,在人均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市场规模取决于人口规模,100个人中有一个人买车,10亿人的大国就需要生产1000万辆车,这就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优势——人口规模优势。
人口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现代规模经济”的发展,这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原理。当然这样的基本经济原理在被阉割的中国大陆经济学书中你是看不到的,这里就用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为什么规模化生产效率高呢?原因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分工原理”,分工越细,生产效率越高。一个大规模的汽车生产线,并不是叫10万人同时各自从头到尾制造10万辆汽车,而是进行生产分工,每个人仅仅负责一个加工动作,其分工的精细程度能达到一个人只扭一个位置的螺丝钉,一个人只专门装配一个位置的车门上的一个部件,一个人只专门安装汽缸活塞上的活塞环。对于技术人员,能分工精细到某个工程师就只研究设计汽车里的避震弹簧这一个部件,甚至只研究这个部件里使用的一种材料,这种专业化分工,让人均产能大幅度提高,同时也让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大幅度提高,因为这样就能让每个工序的员工实现专业化和技术熟练化,把一件事做1000遍,效率就高,一个人把1000件事做一遍的效率就低,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分成n个简单的环节,由n个人分工完成效率就高,把n个简单的环节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复杂的事情,让一个人去做,效率就低,懂得了现代经济学的分工原理,你就懂得了现代经济学最最基础核心的“分工原理”——大规模生产,精细化分工,分工越细,效率越高。我们经常听到的现代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分工”就是这个意思。
而生产规模和分工的精细化程度,在人均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人口规模越大,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也就越大,需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而生产规模的大小,决定了生产流水线的分工精细程度。如果一年只有1个人买车,那么生产这辆车的工厂就只能采用作坊式这种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根本不会有人为一辆车的生产去建一条10万个工位的汽车生产流水线,因为这条生产线的成本远远超过了一辆车的成本,这就类似于你不可能为了钻一颗螺钉去买一把300块钱的电钻一样。能做到五六个分工就不错了,一个人生产车身骨架结构,一个人生产发动机,一个人生产变速箱和传动装置,一个人生产车轮和避震装置,一个人生产车厢内饰座椅,一个人生产汽车电子设备,这样的作坊生产模式,每个人都要负责成千上万个生产动作和复杂的工艺技术要求,这样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工人的操作也是极不熟练的,工艺质量水平也是极难保证的,一年才做一遍的事是根本谈不上什么熟练的。但是如果每年有1000万人买车,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有年产1000万辆汽车的生产规模,工厂才可能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生产线分摊到每辆车的成本才可以接受,这样的汽车流水线能把一辆汽车的制造分成数万个加工动作环节,每个环节都极其简单,熟练地工人甚至能熟练到闭着眼睛都能快速的完成生产动作,其熟练程度是作坊式的小农经济模式完全没法比的,其生产效率是成百上千倍的提高。
与此同时,现代经济中的大规模和精细化分工生产方式,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成千上万倍的提高,因为让一个工人记住一个简单的加工动作的工艺技术要求很容易,比如拧紧一颗螺丝,扭矩是多少?使用什么规格的螺丝?掌握起来很容易,小学生用十分钟都能掌握,但是对于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每个工人就要记住每个位置的螺丝的扭矩,安装的先后顺序,每个位置的螺丝规格,生产过程中一不小心就拧错了顺序,上错了规格,或者把扭矩搞错了,所以让一个工人同时把成千上万个加工动作的工艺技术标准做好很难。甚至光让工人把几千个技术工艺标准学会就要好几年的时间,更别说让他一次完成这几千个动作,保证每个加工动作的顺序都不出错,保证每个加工工艺标准都严格执行到位了。所以精细化分工不仅成百上千倍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成千上万倍的提高了产品质量。作坊式生产方式让产品的不合格率降低到10%都难,而现代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能让不合格率降低到百万分之几的水平。有此可见现代经济的精细化分工,大规模生产,不仅让生产效率提高了成百上千倍,同时还让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了成千上万倍。
人口规模优势除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现代经济的分工原理还大幅度的提高科技进步的速度,如果一个人口小国可以用1个人来研发汽车轮胎,那么同样科技水平的一个100倍人口的大国就可以用100个人来分别研究轮胎的原材料、轮胎的制造工艺、轮胎的测试、轮胎的中的钢丝编织方法、轮胎中的防爆措施、只要人足够多,甚至可以专门安排人来研究轮胎中的金属丝如何和橡胶结合,而这些在人口小国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一个100个人的研发团队,其科技进步的速度是远远超过只有1个人的研发速度的。现代经济不仅仅对单纯的生产加工岗位进行精细化专业化分工,同时也把科研技术岗位进行精细化专业化分工,这种对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分工成倍的提高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我们经常听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事实上这句口号式的说法是片面而错误的。因为离开了现代经济的专业化,精细化分工的科研方式,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是极慢的,试想每个科研技术人员同时既要研究生物制药,又要研究集成电路,同时还要研究火箭卫星,这人可能还没有把前人的知识学完,开始新的研究,这个人就已经老死了,可见科研中的专业分工是多么的重要。而且即使在同样的科学技术水平下,离开了大规模生产和精细化分工的现代经济生产方式,使用小农经济时代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单纯科技进步所能产生的生产效率提高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使用农业经济时代的作坊式生产模式生产苹果iphone手机,可以肯定的说,那基本上就生产不出来,更谈不上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可见即使人类科技已经进步到这个水平,离开了现代经济的分工理论,也是一事无成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提高是极其有限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现代经济的分工理论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使用现代经济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分工的科研方式才能发挥其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的大规模生产,精细化分工的生产方式,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科技进步的速度,而生产和科研分工的细致程度取决于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在人均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人口规模。所以说现代经济的本质就是人口规模经济,人口规模越大,生产效率也就越高,经济发展速度也就越快。
曾经有人因为海难漂流到一个无人小岛,应该说这个人所拥有的人均资源是极其丰富的,足足有几十万亩的土地,呆在这个岛上应该生活水平很高,但是这个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却是极度低下,基本上等于原始社会的生活水平,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无法完成生产分工,离开了其他人的合作生产,那连获得一颗螺丝钉都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这个人后来得救回到了原来生活的城市,虽然住在人均只有几十平米的房子,人均资源只有那个小岛的零头的水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生活水平反而大幅度的提高了,达到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平。这就是现代经济的人口规模优势和生产分工模式所对经济产生的天翻地覆的作用。
当然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和国家制度和人的勤劳程度相关,落后的制度无法提高人的生产积极性,落后的制度必然导致经济落后,看看东德和西德,北韩和南韩,大陆和台湾,再看看整个自由民主国家和非自由民主国家的整体差距,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目了然。所以人口规模优势大的国家,经济不发达,并不是因为其人多,而是因为其落后的经济政治制度造成的。可能有人认为印度也是民主制度,人口也多,怎么不发达呢?我们知道中国和巴基斯坦友好,苏联和印度友好,曾经的中苏对立,造成中国和印度长期对立,长期的对立和妖魔化宣传,让中国人完全不了解印度,以为印度二战后一直是一个西方式的民主国家,而实际上印度自从二战后独立以来,一直奉行的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印度还不至于把全国公社化,但是在工业领域,基本全是公有制,国营的铁路,国营的钢铁厂,国营的汽车厂,国营的发电厂,基本上所有核心和基础工业都是国营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制度在二战后持续了50年,极大的阻碍了印度经济发展。除了社会制度会影响经济发展外,另外一个国家的国民勤劳程度也影响经济发展,比如拉美人,非洲人就相对欧美人和东亚人就要懒些,拉美非等地的人,很多拿到工资的第二天就会不上班,直到玩够了,把钱花光了,才会来上班,这样懒散贪玩的人也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另外还有一种人,也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比如和尚,这种宗教徒组成的国家,或者类似于佛教的印度教徒组成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教徒都是但求看破红尘,不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一心只为来世,天天吃斋念经,清心寡欲修炼,不用伯莱示忒做爱,印度教徒甚至看那些天天奔波上班的人是钱迷了心窍,被物质迷瞎了双眼,印度教徒占到印度人口90%,这些人不仅自己懒惰无比不干活,甚至看不起和嘲笑那些周日奔波的上班族,如果主流人口是这种懒于生产的宗教徒,这个国家的经济也是极难发展快的。
但是,即使国家制度和国民勤劳程度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但是现代经济中的人口规模优势仍然存在。而且也一样巨大的影响现代经济发展速度,比如中国和北韩都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先进的自由民主制度没法比,但是在大家都是落后制度的情况下,中国几十年前搞出来了原子弹,氢弹,火箭和卫星,北韩晚了几十年,用了几倍的时间也没有达到中国几十年前的水平,这里的原因就是中国有几十倍于北韩的人口,也就有几十倍于北韩的科研技术人员,这就是人口规模优势在的现代经济中表现出来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优势。
现代经济中,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利用现代经济学的“分工原理”成几何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人类社会自从出现社会化大生产,大分工以来,100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人类历史上数千年的总和,社会化大生产和大分工彻底打破了小农经济时代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人多难发展”“人多地少”“人均土地”“人均资源”这种小农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已经彻底被现代经济学的“分工原理”和“人口规模优势”原理所取代,“劳动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经济发展资源,“人”已经不再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一个“口”,而是成为现代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中,直接创造了几百上千倍与作坊式生产模式财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本身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资源,人口规模优势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优势,为此现代经济中出现了“经济制裁”这种经济惩罚“战争”,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是完全不存在的,所谓“经济制裁”既不是要打你,也不是要抢你,仅仅是不和你做生意,为什么小国那么害怕呢?原因就是人口小国,自身无法进行精细的生产分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只能把自己融入到大国的经济体系中,去做大国经济体系中的一环,只大量生产为数很少的几种产品,靠向大国出口这些产品换回其他自己无法生产的产品,从而过上现代富足的生活,但是一旦遭到经济制裁,也就是停止了进出口,原来靠融入大国经济体系获得精细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就没有了,所有东西都需要自己生产,由于没有人口规模优势,所以分工不精细,生产效率低,经济制裁一来,一夜之间经济倒退半个世纪,看看伊拉克被经济制裁后的经济状况,人均收入从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立马下降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由此可见现代经济中,拥有人口规模优势的大国拥有多大的经济发展优势。
所以说不是什么计生好,而是计生严重的损伤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没有计生,人民自主生育,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才会更快。害怕“人多地少”那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思维模式,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之后,这种小农经济思维模式早已淘汰,中国人应该用现代经济眼光看待人口规模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