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5
高级会员
|
谁将引领市场走出熊途?明年应该有中级牛市行情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沪指从今年4月中旬的3067点到10月下旬的2307点,经历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漫漫熊途,下跌幅度接近800点。指数跌到2307点后,最高反弹到了2536点,近日再次回调至2420点一线。面对每天不到千亿的成交,市场信心似乎并不是那么足。那么目前究竟到底了没有,真正的底又会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尽管估值底、政策底已经形成,但市场转折性底部仍需等待。
本轮反弹之所以持续性比前几次要好,核心在于有大的主流性热点——“文化大发展”概念的持续活跃。记得去年底高铁板块的启动就是受到国家大力发展高铁政策的推动,其中部分个股的上涨幅度达到2倍之多。与此同时,上证指数的下降通道硬是被高铁概念的持续活跃所扭转,从2661点向上反弹到3000点之上。本轮文化传媒股的上涨也存在着同样的逻辑。
不过,要想全面地认识市场,我们的视野应该放得更宽阔一些。今年市场之所以颓势时间较长,就在于货币政策一直持续紧缩,而扩容却照常进行,市场的供给发生了转变,而这恰恰是决定市场涨跌的根本性因素,由此必然对那些资金需求较大的品种构成无形利空,打开A股市场中的中国石油的K线图,会明显地发现从今年4月到10月,其走势几乎与指数一致,这就是说,市场的下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盘蓝筹股的拖累。
然而可喜的是,从2307点起,中石油改变了之前的持续下滑,与大盘同步反弹,金融股中的银行股也出现了明显的企稳迹象,保险股中国人寿从2307点以来累计涨幅超过了20%,即使经过本周后三个交易日的回调,涨幅也超过了15%。
不大健忘的人们应该记得2005年底998点大牛市启动时的情形,其中不乏有大盘股默默无闻地上涨,那时之所以有一波大牛市,在于市场制度建设方面出现重大转变,比如股权分置下的全流通实施。反观目前的市场,货币政策虽然出现微调,但依然偏紧,市场的反转尚待一些重大利好事件支持。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大盘股的走稳一定是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逻辑在支持,未来如果这种逻辑继续延续的话,市场的可操作性就会增强,底部自然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市场宽幅震荡明年应该有中级牛市行情
周三沪指再次失守2500点,并创下近两个月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周五市场再次跳空大跌,反弹行情就此结束?本刊采访了曾任银河证券投资部总经理、长城信托基金部总经理的罗善强和北京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他们判断目前正处在牛熊转换前的震荡阶段,明年或将迎来牛市行情。而鼎峰资产董事长张高则认为,目前不宜过分期待政策放松,未来市场仍以宽幅震荡为主。
宽幅震荡底部未明
《红周刊》:本周大盘两次急跌,怎么看待后市?
陈宇:我们始终判断此次是反转行情,2307点是长期市场的底部。长期的下跌令市场情绪极度脆弱、悲观,但实际上,回顾上一次反转,即2008年11月到12月中,期间单日大阴线下跌有7到8次之多。这次也一样,未来这种日间没有抵抗的下跌会继续出现,通过强烈震荡换手,做空的动能不断释放,最终市场将形成向上做多的合力。
罗善强:从技术上分析,股市中每一次调整都对应前一阶段的上涨。比如2001年到2005年的熊市长达4年指数折损大半,它对应的是1996年到2001年上涨的大周期;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的熊市是对2006年到2007年牛市的修正;而2009年8月到今年10月的两年多调整,对应的仅仅是前期2008年11月到2009年8月的短期上涨,所以我认为这次调整在空间和时间上已经足够了,11月、12月是牛熊转换的构筑底部阶段,在此期间指数涨跌震荡会十分常见,指数会在2300点~2600点的区间内震荡。
《红周刊》:你们认为未来牛市可期?
罗善强:明年应该有中级牛市行情,8至10个月的行情是符合规律的,点位上至少也应该到达上一个高点3400点,而如果突破了,技术上可能到3800点。至于原因,一是因为调整足够了,股市自然会涨,这是市场本身的运行规律。二是今年以来利空因素很多,通胀、货币政策紧缩、欧债问题、国内经济不景气等,但市场对前期的利空因素都做出了反应,而未来出现新的、更大的利空可能性不大。三是因为国内宏观经济面整体上正向良性方面发展,而股市往往会提前经济转好。因此,很多人预计经济会在明年二季度走好,今年底或明年初股市进入牛市初期的可能会很大。
张高:现在很多人乐观预计明年一二季度是经济见底的时刻,但经济见底的前提是政策转为宽松,但如果前提没有兑现怎么办?做投资不能光靠猜,现在的问题是,政策不会大规模转向,经济下滑也没有看到被控制住的迹象。
首先,政策目前只是微调,比如在货币政策领域进行一些窗口指导,或者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出台一些政策,但诸如下调存准或利率的标志性利好没有出现,政策方向还没有从量变转为质变。其次,在通胀下降之后,目前市场中其实是四个因素互相博弈,最重要的是宏观经济和政策,其次是海外经济情况以及资金供求关系,后两个因素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也绝不乐观。而行情起伏关键的前两者目前都不可能发生大逆转,那么未来行情只能宽幅震荡。
波段操作看好新兴产业
《红周刊》:投资者如何应对宽幅震荡?
陈宇:我们维持满仓操作。如果我们的判断正确,底部在2307点左右,那么即使短期调整,下跌的空间也不大。而如果指数跌破2307点,证明我们的判断错了,那就重新空仓。
张高:未来市场下跌的空间不大,但也不能对反弹幅度期望过高。起码要注意三点。第一,控制仓位。在行情趋势明朗之前,投资者并不适合将仓位提得过高,这样容易把自己逼进死角,行情一反复就可能造成较大亏损。第二,精选个股。我比较看好新兴产业,一方面符合未来的产业政策,另外与未来年报主题炒作相结合,容易出牛股。第三,一定要高抛低吸做波段。
《红周刊》:具体到选股上,哪些行业或题材的机会相对较大?
陈宇:我们把资金分成四部分:30%的仓位用来配置新兴产业龙头,比如国家大力扶持的节能环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等,另外,国防安全和农村发展也处在瓶颈期,军工和农村题材也可以选择;30%的资金配置价值被扭曲的传统行业龙头,事实上,基本面扎实、估值低的二线蓝筹是短期我们最为关注的标的;30%的资金用来做主题投资,根据市场热点轮动灵活配置;剩余10%仓位增仓涨幅较大的已持有的股票。
罗善强:目前有三个投资方向,长期看银行股是在牛熊转换前的筑底过程最为安全的股票。中期是资源类股,稀缺性决定投资价值,另外其估值相对合理,走势也比较坚挺。但这类股票美中不足的是两年调整还没有使其跌透,不排除在震荡筑底的过程中还会阶段性下跌,因此,像煤炭股还要注意其买点。短线机会在小市值的股票,特别是成长股很容易成为市场短期的热点,尤其是环保题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