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手机潮流] 昆明人注意!“公司微信群”除了自己全是骗子!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7 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3:5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某私企一女会计被“董事长”拉进新建的微信工作群,群内6人都是公司同事,她万万没想到,这个微信群,除了自己,全是骗子,一个大骗局正等着她……

  12日,警方向记者披露了近日发生的一起新型电信诈骗案案情——骗子通过克隆微信群,模仿工作场景层层铺垫,将受害人一步步引入圈套。所幸警方反应迅速,通知相关银行拦下了80万元。


[size=17.1429px]


[size=1em]精妙骗局原来是这样步步设局


1[size=1em]“总经理”把她拉进新微信群

[size=17.1429px]  45岁的李女士(化姓)是一家私营汽车公司的会计。本月6日下午3时许,公司总经理添加她为微信好友,并将她拉进一个微信工作群。群成员共8人,其中6人是公司领导和同事,他们的微信名称、头像看起来毫无可疑之处。

[size=17.1429px]  此前,该公司已有一个微信工作群,群成员包括李女士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同事共10余人。“这个可能是总经理的新号吧。”她想。

[size=17.1429px]  在新微信群,董事长与总经理聊得火热,内容涉及江苏的一桩生意;其他同事不时插话,汇报工作情况。从他们的对话可以看出,董事长正在外地开会,他特别叮嘱一名同事:“不要打我的电话,有事请留言。”该同事回复:“好,您先忙。”

[size=17.1429px]  “董事长”与“总经理”在群里先是一番热聊,如下:



  先故意在群里说:“自己在开重要会议,不能接听电话,有事在微信中留言。”(直接堵死了李女士电话和当面确认的渠道)


[size=17.1429px]

[size=17.1429px]  几分钟后,董事长点名李女士说:“我在开会,不方便打电话,你代我联系江苏的蒋总,问一下昨天谈好的合同保证金打过来没有。电话是155××××5372.” 透露与江苏的蒋总(同伙)谈好了合同,并故意告知蒋总的联系方式,叫李女士联系同伙,进一步诱李女士入局。
[size=17.1429px]
[size=17.1429px]

[size=17.1429px]  李女士依言拨打蒋总的电话,之后回复:“蒋总正在安排转账,需要将合同发到他的邮箱。”

[size=17.1429px]  过了一会儿,董事长在群里贴出一张85万元的电子汇款单,并告诉李女士:“蒋总把款打到我的私人账户了,晚一点我把款转回公司账户。”

[size=17.1429px]

[size=17.1429px]  下午4时许,董事长再次点名李女士:“跟对方说款已经收到。合同他收到了吗?”

[size=17.1429px]  李女士再次联系蒋总,并在群里回复:“对方说合同第四项有出入。”

[size=17.1429px]  董事长顿时急了:“他不同意吗?这个合同对双方都很重要。”

[size=17.1429px]  李女士说:“对方说对他们的利益有损害,要尽快解决,否则不签。”

[size=17.1429px]  董事长说:“周一我再安排时间当面跟他协商,让他别着急。”

[size=17.1429px]  又过了一会儿,李女士回复:“他说星期一谈没问题,但如果今天确定不下来,就要把款项先退给他。”

[size=17.1429px]  董事长说:“你现在安排从公司退给他。我在开会,晚上再把款补回公司,手续过后再补。以免影响双方接下来的合作。”

[size=17.1429px]  李女士回复“好的”,立即按照蒋总先前汇款的电子单据,通过网络转账向对方账户汇款85万元。

[size=17.1429px]群内对话如下↓↓
[size=17.1429px]

[size=17.1429px]
[size=17.1429px]

[size=17.1429px]  “董事长”表明对方也打了保证金到自己的私人账户上。将事先PS好的邮件信息和电子版汇款单发给李女士,彻底让她打消疑虑。
[size=17.1429px]
[size=17.1429px]

[size=17.1429px]  至此,骗子完成了骗局全过程。


[size=1em]下午突然发现董事长在办公室

[size=17.1429px]  当日下午4时40分许,李女士走出办公室,发现董事长正在隔壁办公室办公。“他不是在外面开会吗?还让我不要打他的电话……”李女士意识到有问题,立即上前询问,才发现刚才的一切都是骗子在演戏。

[size=17.1429px]  接到报警后,洪山区青菱街派出所民警丁敏等人迅速展开调查。李女士流着眼泪说:“这笔钱,我怕是要卖房子赔了……”

[size=17.1429px]  丁敏等人一边安抚李女士,让她继续与骗子周旋,以免打草惊蛇;同时向上级汇报,希望尽快对这85万进行拦截,尽量挽回受害人的损失。

[size=17.1429px]  下午5时许,丁敏带着法律文书赶到相关银行,启动冻结程序。由于整个过程十分迅速,骗子仅转走5万元,其余80万元被成功冻结。


[size=1em]遇事多个心眼防范骗术翻新

[size=17.1429px]  李女士为何会上当?丁敏介绍,她所在公司原本制定了严格的财务制度,规定支出大额款项需由公司负责人签字。但是此前,该公司发生过先支出款项后补手续的情况,只是金额较小,也没有出事,这才让李女士放松了警惕。

[size=17.1429px]  微信群为何会被克隆?丁敏说,有可能是李女士或她的同事用手机登录过钓鱼网站,被骗子复制了信息。而骗子贴出的电子汇款单很容易伪造,其中显示的董事长银行卡,经调查是董事长本人2年前弃用的银行卡。

[size=17.1429px]  对于骗子的伎俩,丁敏分析,他们先在群内讨论工作,模拟真实场景,让李女士不致起疑。聊天时,“董事长”说自己正在开会,不方便接电话,其实是为了让李女士形成“不要给董事长打电话”的心理暗示。目前,洪山警方已立案侦查。

[size=17.1429px]  丁敏提醒,尽管骗子的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但仍有很多方法识别。例如,骗子可以复制微信名称和头像,但很难复制朋友圈的文字、图片等内容,只要打开朋友圈一看,就可以立辨真伪。而面对网络转账,一定要跟当事人打电话确认。

防通讯网络诈骗,牢记六个"一律"

  1、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你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所有不熟悉的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

  能做到这个六个"一律",基本上就不会上当受骗了。除此之外,我们还是要提醒您,凡涉及重大款项的,一定要多方核实、慎之又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