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民王先生收到一条“朋友”发来的短信,内容为:“不会还在忙吧?这是2015年大家一起聚会的留影照,都放在网上了,你也在其中。下载网址:XXX”。
这样的短信,并非只有王先生一人收到,而是在近几日密集出现在很多市民的手机中。那么,点开之后,王先生是否真的收到了“朋友”的“聚会留影”呢?
出于好奇,王先生点击打开了短信上的链接地址。令王先生意想不到的是,打开链接后他的手机就中了病毒,手机自动向通讯录中的所有人发出了同样内容的短信。
这条短信难道仅仅是为了“整蛊”?
据警方介绍,这种短信其实是一种手机病毒。手机上的链接地址一旦点开,病毒便会自动向通讯录中储存的号码挨个发送相同的短信。由于短信显示的来源是熟人、朋友,便会有更多人相信并继续点击链接,病毒短信得以在“朋友圈”中成倍扩散。如此一来,市民不仅会损失很多话费,还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警方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千万不要点开任何来历不明或可疑的链接,以免您的话费和个人信息安全遭受损失。(线索提供: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