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国内新闻] 铁道部就京沪高铁故障真诚道歉:设备处磨合期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9 管理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22:22: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铁道部就京沪高铁故障真诚道歉:设备处磨合期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运营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沪高铁共开行动车组列车2500多列,日均开行180列左右,前十天运行秩序良好。王勇平表示,京沪高铁开通前,北京、济南、上海铁路局按照调度指挥和设备管辖范围分别编制了针对京沪高铁的应急预案。
 


  
  7月14日15时,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向网友介绍京沪高铁开通半月来的相关情况,并解释了京沪高铁四天三次事故的原因。
  
  对于有网友提醒要做好挨骂和挨拍的准备,王勇平说,“今天来到这里,就是代表铁路系统向大家真诚道歉、说明情况。”他表示,主要是设备处于磨合期,出现了一些故障,虽然不影响安全,但对运行秩序影响较大。铁路部门正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走出京沪高铁开通后故障相对集中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
  
  □综合
  
  总体情况  始发正点率94%  终到正点率85.6%  平均上座率106%
  
  王勇平认为,京沪高铁自6月30日开通运营,运行安全平稳,未发生影响运行安全的事故。总体看,运营效果良好,但暴露一些问题。
  
  运营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沪高铁共开行动车组列车2500多列,日均开行180列左右,前十天运行秩序良好。7月10日以来,因雷电和供电故障影响,造成了部分列车晚点,影响了运行秩序。截至13日,列车始发正点率为94%,终到正点率为85.6%。
  
  从客流情况看,还是很旺盛的。7月1日至13日,京沪高铁日均发送旅客16.5万人,最高日达19.7万人,平均上座率106%。京沪高铁和既有京沪线日均合计发送旅客24.5万人,较开通前,京沪铁路运输通道整体客运量同比增加8.1万人,增长46.2%。
  
  王勇平表示,近几天连续发生故障,影响列车正常运行,耽误了很多旅客的时间,延误了不少旅客的行程和计划,特别是造成旅客在旅途当中的不适。对此他说:“我代表铁路部门再次向大家真诚致歉,并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铁路部门正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走出京沪高铁开通后故障相对集中期,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我们。”  
  
  
  故障详解
  
  有网友提出疑问,京沪高铁接二连三的故障停运,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释公众所遇到的质量疑惑?王勇平解释了京沪高铁四天三次事故的原因。
  
  四天三次事故,故障原因已经查明
  
  7月13日  电线接触不良
  
  G114次动车组的部分动力车厢无牵引输出,全列牵引力被限制,运行最大时速度约为160公里。为保证京沪高铁的整体运输秩序,在镇江南站,启动备用车替换故障车,终到北京南约晚点2小时40分钟。
  
  故障原因:G114次动车组牵引变压器差动电流监控保护电路中检测电流的电线,出现接触不良故障,导致产生保护动作,限制牵引电流,从而限制了运行速度。
  
  解决:对发生故障的G114次高速动车组列车,启用了备用车底替换列车运行。
  
  7月12日  受电弓损伤
  
  10时45分,G102次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宿州东站,发生弓网故障,中断供电2小时17分。此次事故导致至少10趟列车晚点1小时至2小时。
  
  故障原因:据调查,G102次动车组列车,前受电弓通过事故地点时受电弓与接触网状态正常,而后弓发生了弓网故障。直接原因是受电弓损伤,引发弓网事故,但具体的技术原因比较复杂,仍在深入分析中。
  
  解决:宿州供电车间组织14名抢修人员赶赴现场,会同中铁电气化局检修人员,排除故障,恢复了供电。
  
  7月10日  雷雨天气致导线被烧
  
  17时59分54秒,滕州东站内,供电线故障,中断供电1小时37分。此次故障导致19趟列车晚点。故障原因:接触网附加导线不直接与动车组受电弓接触,为非张力安装悬挂,在重力作用下允许有一定弛度,遇大风会发生摇摆。当天滕州地区出现9级大风雷雨,造成附加导线强烈摆动,摆动中靠近雨棚柱侧导线与雨棚柱间绝缘距离不足,附加导线对跨中雨棚柱放电,烧断了靠近雨棚柱侧的附加导线。
  
  解决:枣庄供电车间20名抢修人员赶赴现场,采取措施恢复了供电。
  
  确保安全  应急12项预案应对高铁突发事件
  
  网友很关心,对于高铁停车,铁路方面有没有应急预案?
  
  王勇平表示,京沪高铁开通前,北京、济南、上海铁路局按照调度指挥和设备管辖范围分别编制了针对京沪高铁的应急预案。
  
  主要包括:动车组列车突发事件旅客疏散办法、动车组列车火灾火情事故应急处置办法、动车组列车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动车组脱轨事故救援起复办法、非正常行车应急处置办法、动车组救援办法、工务设备故障应急处置办法、接触网事故抢修办法、电力故障抢修办法、电务设备应急抢修办法、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办法和沿线地方救援能力安排。
  
  同时,运营部门工作人员协调配合,积极做好受影响列车旅客的安抚和服务工作。
  
  整改对重点岗位应急能力再培训
  
  针对近日出现的故障问题,铁路部门计划如何整改?
  
  王勇平表示,针对近日出现的故障问题,铁道部高度重视,紧急召开了故障分析会和全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铁道部要求,运营单位、施工单位和列车生产厂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京沪高铁运行安全有序。
  
  一是开展京沪高铁安全大检查。全面检查设备设施隐患、动车组出入库质量、沿线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预案,发现问题立即采取限期整治措施,切实提高运营设备的稳定性,确保运营安全。
  
  二是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措施,提高列车运行正点率。
  
  三是细化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对动车组司机、调度员、随车机械师、客运服务人员等重点岗位应急能力的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维护良好的运输秩序,更好地服务旅客。
  
  四是加强专业指导。铁道部运输局各行车专业干部每天坚持值守在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及时发现和处置运营出现的问题。每天对京沪高铁运营情况进行交班分析,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组织调研组深入一线,加强跟踪写实,总结摸索规律,指导铁路局做好工作,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铁道部要求,负责京沪高铁运营管理的铁路局,主要领导亲自上手抓好京沪高铁运营管理工作,派出专业技术干部深入一线包保值守,及时组织处置问题,确保运行安全。  
  
  回应热点关键词:盗版
  
  ■日本媒体说中国高铁是盗版纯属谬论
  
  网友“网网无缘”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中国的盗版新干线很快就出故障了”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我们怎样应对?
  
  王勇平:关于日本媒体对中国高铁盗版谬论,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回应。这里我只想问一句:日本新干线也时常出故障,那么他们又是盗了谁的版?事实上,日本新干线在全线开通的第一天就曾经出现停车一个小时,导致沿线列车大规模晚点,就在近两年,新干线也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停运的问题。我们欢迎境外媒体关心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包括合理化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是我们对个别媒体不顾事实、幸灾乐祸、借题发挥的行为表示遗憾。
  
  关键词:娇嫩
  
  ■所谓的“娇嫩”其实是为了确保安全
  
  网友“一枫笛”说出了很多网友的共同疑问:最近有一趟高速列车出现“趴窝”,铁路部门说是恶劣天气造成的,为什么高铁这么“娇嫩”?
  
  王勇平:当恶劣天气有可能威胁到列车安全时,它的第一反应就是在最短时间内自动切断电源停止运行,保证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高速列车这种快速敏感的反应不是“娇嫩”,而是高科技的必然体现。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宁可敏感一些,绝不能冒险。当然,我们应该切实提高预防故障发生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发事件高铁昨天又出故障
  
  这次坏在了北京南站的站台上
  
  昨天傍晚六点多,又一列京沪高铁出现故障,延误一个小时。不过,幸运的是,这列列车在北京南站站台出现故障,对沿线其他车辆没有造成影响。
  
  王先生说,他这次来南京出差,购买了G201次高铁票,18:09从北京南站出发,预计十点半左右能赶到南京南站。不过,18:15才开始检票上车。G201次停靠在北京南站9号站台。但刚坐下来,王先生就觉得不对劲,车厢里感觉热乎乎的。乘客热得受不了,乘务人员的解释是,列车暂时没有电。
  
  过了近半个小时,高铁还是没有动的迹象。许多乘客变得激动起来。18:40,车厢内的广播告诉乘客,由于列车故障,需要乘客拿下行李,换乘其它的车,在旁边的8号站台候车。
  
  无奈之下,王先生和其他乘客一起,只好拿下行李,重新来到站台上候车。20分钟后,一辆备用的和谐号列车开进了站台。19:10,在延误了整整一个小时后,列车终于出发了。截至发稿时,王先生乘坐的高铁运行正常,时速在300公里/小时左右。
  
  南京南站的相关负责人说,由于列车直接在北京始发站出现故障,这种影响要比在沿线出现故障轻得多,基本不会对其它列车造成影响。南京南站昨天的运营也是正常的。
  
  据了解,G201次出现故障,可能跟列车本身的电路出现问题有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主题

听众

8965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1-7-15 22:33:49 | 只看该作者
  铁道部道歉:高铁不脆弱,国民心理也更成熟
  
  昨天15时,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京沪高铁开通半月来的相关情况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来意:真诚道歉、说明情况
  
  王勇平:我是代表铁路系统来向大家真诚道歉、说明情况的。京沪高铁开通半个月以来,总体客流和服务情况是好的。但近几天连续发生故障,耽误了很多旅客的时间,延误了不少旅客的行程和计划,特别是造成旅客在旅途当中的不适,我代表铁路部门再次向大家真诚致歉。
  
  运营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沪高铁共开行动车组列车2500多列,日均开行180列左右。截至13日,列车始发正点率为94%,终到正点率为85.6%。7月1日至13日,京沪高铁日均发送旅客16.5万人,平均上座率106%。
  
  故障:都是导向安全的
  
  网友“一天一地一广仔”:京沪高铁接二连三的故障停运,归因是什么?
  
  王勇平:主要是设备处于磨合期,出现了一些故障,虽然不影响安全,但对运行秩序影响较大。
  
  7月10日中断供电1小时37分。经调查,故障原因是:9级大风造成附加导线强烈摆动,绝缘距离不足,放电,烧断了靠近雨棚柱侧的附加导线。7月12日中断供电2小时17分。直接原因是受电弓损伤,引发弓网事故,但具体的技术原因比较复杂,仍在深入分析中。7月13日,全列牵引力被限制,启动备用车替换,晚点2小时40分钟。故障原因是,电线接触不良故障,导致产生保护动作,限制牵引电流,从而限制了运行速度。
  
  网友枫笛:最近有一趟高速列车“趴窝”,说是恶劣天气造成,为什么高铁这么“娇嫩”啊?
  
  王勇平:以300公里时速运行的高速列车,当恶劣天气有可能威胁到安全时,它的第一反应就是在最短时间内自动切断电源停止运行。高速列车这种反应不是“娇嫩”,而是高科技的体现。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宁可敏感一些,绝不能冒险。
  
  网友一碌蔗:京沪高铁不断发生故障,安全哪有保证?谁还敢去坐?
  
  王勇平:尽管发生了多起故障,我还是有信心地告诉大家,京沪高铁技术是先进成熟的,工程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工程最好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建立了包括运营维护、治安防范和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影响在内的一整套安全防范体系。高铁所有系统都是按照“故障导向安全”的理念设计的,具有非常高的安全可靠性。这样高可靠、高灵敏的安全监测保障系统,虽然会给出行带来一些影响,但却能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可以有效保障乘客安全。
  
  网友故园春早:我国首条高铁开通运营至今已有3年,武广、郑西运营初期,也出现过停车故障,为什么京沪高铁还会重现这些问题?
  
  王勇平:有专家指出,可靠性工程“浴盆曲线”的理论,就是产品从投入到报废为止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其可靠性的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严重故障期。通俗说,就是产品在使用的早期、末期事故多发,在使用的中期发生比较少。这对于京沪高铁可能也适用。
  
  网友关注神州大地:国外高铁开通初期,是否也有这样情况?
  
  王勇平:铁路新线开通运营的时候,也是问题逐渐显露的时候,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阶段,我们称之为“磨合期”。事实上,法国、德国、日本高铁刚开通时,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故障。
  
  应急:预案有12套
  
  网友“实话不易也能说”:遇到高铁停车,铁路方面有没有应急预案?
  
  王勇平:京沪高铁开通前,北京、济南、上海铁路局按照调度指挥和设备管辖范围分别编制了针对京沪高铁的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动车组列车突发事件旅客疏散办法、动车组列车火灾火情事故应急处置办法、动车组列车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动车组脱轨事故救援起复办法、非正常行车应急处置办法、动车组救援办法、工务设备故障应急处置办法、接触网事故抢修办法、电力故障抢修办法、电务设备应急抢修办法、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办法和沿线地方救援能力安排。京沪高铁在运行试验期间组织了应急演练。
  
  网友IP61.235.77:请问嘉宾,高铁的技术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呀?
  
  王勇平:京沪高铁是世界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列车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成套技术都是中国自己的。因此,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我们完全有能力迅速解决。
  
  质疑:说明国民心理成熟了
  
  网友“天行健铁路人”:中国人能够拿出这样一条高铁来,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究竟是高铁脆弱还是国民心理脆弱?
  
  王勇平:当我们建成这样一条举世瞩目的高铁的时候,全国人民引以为自豪,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当这条高铁在运行初始阶段发生某些问题时,国民也实事求是地正视。这不是国民心理的脆弱,而是国民心理成熟的表现。就高铁而言,也不应该说是脆弱,我们的技术装备还是非常先进合格的。经过不断的暴露矛盾、解决矛盾,中国高铁将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网友IP61.235.77:中国高铁长了中国人志气!强烈支持。中国高铁还是一个初生儿,还要经过磨合和锻炼!给予理解。
  
  网友云雨和尚:嘉宾,我不提问你,我只想对你说,并请你转告铁路人——你们走的是一条探索的路,本来就是在创造,出点问题很正常,千万不可气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