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滨长江,南近太湖,零星山区散布其中,纵横的河流,点缀着这个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丰富典故的名胜古迹更为张家港凭添了几分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开始张家港的【美食】之旅吧! 1杨舍拖炉饼——酥、甜、脆、香 拖炉饼是杨舍、塘桥两地的著名传统风味小吃。该饼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烘烤时需用两只炉,一只底炉,一只顶炉,烤好的饼口味油而不腻,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很多街边小店都有哦。 2永联长江三鲜——肥美细腻 张家港永联地处长江下游,春江水暖,芦苇绵延,江鲜溯洄而至,引得无数饕客食指大动。此地出产的江鲜肉质肥美细腻,口感鲜嫩爽滑,其中河豚、刀鱼、鲥鱼被成为“长江三鲜”,盛名远播。 古人论人生三恨,其一就是“鲥鱼多刺”,然而真正的吃客会说:“鲥鱼之鲜美不仅在鳞,而且是一直鲜到骨子里去的,也就是说,鲥鱼的每一根刺都值得用心吮吸。”永联的做法,是用一层薄薄的猪网油将鲥鱼裹起,配上葱白、姜丝和黄酒,以旺火清蒸,鲜味温醇,脂膏肥沃,每一根刺都黯然销魂。 “春潮迷雾出刀鱼”,刀鱼也是春馔妙物。上海人都知道沧浪亭、老半斋的刀鱼面好,然而那是见汤不见鱼,毕竟有遗憾。真正让人魂牵梦萦的,还是那银鳞闪烁的“明前江刀”了。永联的一席珍馐刀鱼宴,美妙得令人感动。又有刀鱼馄饨,价钿平易近人得多,入口清香诱人,也算偿了心胃。 苏东坡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虽然外形较刀鱼、鲥鱼丑陋,但集二者之优于一身,其肉味美至极,而无刀鱼、鲥鱼之芒刺,被誉为“三鲜”之冠。 3蟛蜞豆腐——鲜嫩爽滑 长江边的芦滩上,生长着一种状如螃蟹的水产,名曰蟛蜞。民间将它经过十几道手艺制作成豆腐状吃。由于其风味独特,近年来身价大增,蟛蜞做成的佳肴成为宾馆酒家的必备品。夏秋两季各大饭店均可品尝。 4鹿苑叫化鸡——香鲜味浓 又名煨鸡,具有百年以上历史。是取“鹿苑三黄鸡”为主料,用“叫花子”(乞丐)吃鸡的方法制作而得名。煨出的鸡色香味正、浓香扑鼻、鲜美可口、回味无穷。可到张家港名源土特产商店购买。 5高庄豆腐干——喷香有韧劲 凤凰高庄豆腐干始于清咸丰年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制作精细独特,价廉物美。高庄豆腐干有厚型、薄型两种,呈绛色,质地细实,五香佐料渗透入味,闲吃或作下酒菜,均属佳品。 6弄里芹菜——美味可口 叶柄青、质地脆、香味浓、存放时间较久等特点。无论是清炒或与豆制品素炒,或与肉类混炒,都味道鲜美,各具风味;若在开水里稍烫后,浇上酱油、麻油等佐料,拌作冷菜,则香脆、鲜嫩、爽口,能去腻、舒胃。 8塘桥蒸菜——原汁原味 说起蒸菜,人们就会想起塘桥。“黄帝始蒸谷为饭,蒸谷为粥”,塘桥蒸菜距今有五六千的历史,是良渚文化和宋泽文化的叠加类型。塘桥蒸菜采用传统的木质蒸笼,透气好,没有回笼水,保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菜色也随着时令变化而变化。塘桥街上最有名的庞记蒸菜,庞老师傅是已是塘桥蒸菜的第四代传承人,每天要准备八十道各式蒸菜。 9凤凰水蜜桃——果大多汁 凤凰水蜜桃种植在凤凰山和鸷山山麓,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皮色有淡黄,有乳白,有微红,具有果大、肉嫩、鲜甜、多汁、果皮易剥等特点。凤凰水蜜桃有白凤、白花、黄皮、小青等主栽品种。 张家港人爱美食,做出的每一道菜都是那么的精美、细致;每一道菜都能品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我想说生活在张家港真的太幸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