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5
高级会员
|
香港内地楼市均现降价 知名房企大范围降价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新盘主动降价,大佬预期悲观,房价冲高初露疲态。
近日,一则香港房地产项目开盘降价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在低开和优惠的双重作用下,新鸿基旗下的某项目降价幅度一度达到40%。同时,内地传出恒大地产也将启动大范围降价的消息,王石也认为2014年楼市“非常不妙”。一时间楼市陷入悲观情绪中,受此影响,13日A股地产板块下挫。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内地部分城市楼市库存严重过剩的报道频现,三四线城市风险积聚。地价与房价双双攀高,让习惯使用“投资回报率”作为衡量标准的外资感到心里不踏实。业界普遍预期,楼市分化的态势将在今年加剧。其中,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楼市暂难降温,但部分三四线城市存在房价骤降的可能。整体看,2014年的楼市难言乐观,房价涨幅可能大幅下滑。
香港内地楼市均现降价知名房企大范围降价
两地楼盘“联袂”降价
2月10日,新鸿基地产推出新界元朗住宅楼盘“尔峦”的货尾楼盘,价格为平均每平方尺9268港元,比去年下降近35%。算上项目提供的付款折扣优惠、新地会会员折扣优惠等其他优惠,项目价格最高降幅可达40%。此前,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在香港推出的新盘也降价25%开售。
新鸿基地产联席主席郭炳江的观点颇为耐人寻味。他此前表示,从美联储减少购债的规模来看,虽然令近期息率轻微上升,但低息环境仍将维持两三年。他认为,香港的整体楼价不会大起大落,但个别地产商推盘时可能为加快出货而减价促销。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就有机构预测香港房价会小幅下跌。今年以来,虽未见美国有加息动作,但仍有机构称,香港楼市已有资本流出的迹象,未来还会更加明显。
无独有偶,近期内地同样出现降价风潮。有媒体报道称,恒大地产将在全国142个城市实行折扣优惠,通过恒大内部员工介绍可额外享受97折优惠。其中,恒大在郑州、合肥、沈阳的项目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优惠。这并非恒大首次启动“全线”降价。早在2010年,恒大就曾启动过类似的策略,并引发市场的关注和部分项目的效仿。
据克而瑞信息集团的监测显示,近期内地楼盘降价现象明显。其中,武汉和桂林春节前均有项目开盘,并祭出从9.6折到9.9折不等的优惠,以及会员降价等措施。部分项目为了抢得返乡置业客户,甚至提出为购房者报销往返机票等交通费用。
香港和内地部分城市楼市均出现降价的现象,这在以往并不常见。有分析认为,前者与国际资本流向有关,后者则主要因供需关系变化所致。近期,有关内地楼市供大于求,“鬼城”频现的报道屡见不鲜,凸显了供应压力和市场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内地一线城市尚未出现明显的降价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12月,京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20%,这种情况已是连续4个月出现。同时,高价地仍然不断诞生。
今年楼市“非常不妙”
除了楼盘降价,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对楼市的表态也非常引人关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石用“非常不妙”来表达其对今年楼市的观点,并称“我不改变我的观点”。
王石所谓的“不改变”,是基于其在去年9月时的表态。去年9月4日,融创集团以21亿元夺得北京农展馆地块,楼面地价高达7.3万元/平方米,成为历史单价“地王”。此前,香港首富李嘉诚则抛售了内地410亿港元的资产。对此,王石在微博表示:“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自2013年7月开始,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以及和记黄埔相继宣告或抛售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涉及金额约为410亿港元。同时,李嘉诚的“长和系”则一直在欧洲拓展并购业务。仅2013年上半年就完成四宗海外并购共耗资248.7亿港币。
有分析认为,在内地土地市场最为火爆之时选择撤出,说明李嘉诚认为,内地楼市已出现过热风险。这也正是王石提出警示的主要原因。
据悉,外资机构对于国内楼市的判断,通常基于“投资回报率”的指标,也即“租售比”。根据多家机构的统计,当前在一线城市,市场的平均租售比已经超过200:1,远超国际警戒线,部分区域甚至接近500:1的水平。国际知名投资人巴菲特和索罗斯均认为中国楼市存在风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原因在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到来,一些国际机构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受此影响楼市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尽管内地机构的观点对此颇有异议,但以李嘉诚为代表的港资撤离内地楼市,已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出现下滑。有专家认为,房地产投资将告别高增长时代,持续近10年的房地产投资热潮将逐渐冷却。
有外资机构还认为,若李嘉诚的资金流向并不只是个案,就意味着资金从内地楼市撤出后,并未注入香港,而是转向其他区域,即大中华地区面临资金撤离的局面。这对于内地和香港楼市而言均非好消息。
大房企撤离小城市
对于外资看空中国楼市的观点,国内很多分析人士不甚赞同。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席执行总裁丁祖昱表示,对一线城市的未来发展比较乐观,特别是依然看好住宅市场。但他同时强调,一线城市部分高价地项目可能存在消化风险。
国内机构普遍认为,由于占据较多的城市资源,加之受益于城市化进程,广大一二线城市楼市仍有大量的潜在需求,房价也易涨难跌。一些专家还认为,这些城市不存在市场“泡沫”。
真正的风险来自三四线城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经历了过去十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粗放且迅猛的发展,如今一、二、三线城市分化特征明显,因此全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很难用同一周期一概而论。他表示,2014年三四线城市将面临比2013年更大的风险,大量房企逐渐撤离三四线城市。在库存压力下,甚至可能出现崩盘的案例。
近期,部分三四线城市盲目进行新城建设,导致“空城”、“鬼城”出现,甚至个别地区出现公务员摊派卖房的现象。这些信息的披露,使得三四线城市的风险浮出水面。中金公司的研报表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冷热不均,整体而言,未来两三年供给过剩将是最大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开始,不少大型开发商已从三四线城市撤离,回归一二线城市。有专家认为,房地产投资资金的撤出将加剧这种风险,不仅会导致房价出现下跌,也可能使得部分城市出现一批烂尾楼。这种局面不仅在鄂尔多斯和温州曾出现过,且与近期香港楼市降价的逻辑如出一辙。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今年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90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63%。但其中有37个城市的房价出现环比下跌,比上年12月增加5个城市。房价下跌的城市中,除厦门、温州、海口等以外,均为三四线城市,乌鲁木齐、新乡、洛阳跌幅居前。
此外,一向看多楼市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微博)日前也忽然改口。他在亚布力论坛上表示,今年房价涨幅将大幅度下滑。“很多开发商以为今年可能跟去年一样,很乐观。我个人对他们提出警告,我说你们太乐观了,很危险。”任志强说。
香港内地楼市均现降价知名房企大范围降价
香港楼市降价效应或传至内地
新春伊始,有关香港楼市“崩盘”的风声四起。
目前香港楼市价格指数和租金都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香港2013年的楼价,已经超过1997年上一个楼市周期最高峰时的价格。香港楼市可能正在面临转折点。”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教授赵丽霞表示。
香港多数地产业界人士认为,新盘降价更多是市场营销策略,其释放的信号不足以证明楼市已到下降拐点。
香港楼市的降价目前并未引发政府进一步的动作。陶汝鸿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当下的措施是加快公屋供应、增加土地供应,只有房屋供应回到正常水平,香港政府才有可能放松楼市印花税调节政策。
前述不愿具名的港府高官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香港这一轮楼价上涨始于2009年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客观来说,不正常的货币政策是造成资产价格翻倍的“罪魁祸首”。要结束这轮楼价牛市,取决于美国的利率政策何时恢复正常。
香港金管局1月底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显示,2009年首推逆周期措施以外,香港新批出住宅按揭成数平均由64%降至55%;按揭供款占入息比例亦由41%降至35%。银行按揭利率已由3年前的不足1%,升至平均2.25%,且今年有可能继续上升。
前述港府高官判断,美国的就业数据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善,因此很难预计美联储何时才会启动加息周期。官方高度关注银行利率变化对楼价的压力,假设按揭利率出现快速上升,按照逆周期思维,按揭政策和其他管控需求的措施都会相应放松,但政府会谨慎判断楼市周期的逆转。
他相信,楼价涨跌均有周期,始于2009年的逆周期措施很大程度上可平抑市场逆转时所带来的冲击。简单来说,投资气氛越是炽热,政府就越是收紧信贷、压抑需求;若低息环境改变,供求开始平衡,楼价显著下跌,那么政策就会出现相反的方向,逐步退出调控。“但显然目前这些还言之尚早。”
不过,香港楼市的降价毕竟释放出一种信号,即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QE)退出的影响已经显现。“当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大量热钱流出香港楼市,回流美国本土之时,港币及以港币计价的资产将出现狂贬。”香港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称。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当前QE真正退出时,必然刺破中国大陆长达10年的房地产泡沫。这可能是从内地三四线城市的鬼城开始破裂,逐步蔓延至一二线城市。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QE退出对中国楼市影响仍有待观察。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房地产市场泡沫会不会破裂,取决于地区人口的流动。如果某个区域未来人口越来越少,那么这个泡沫破灭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在2013年,内地已有多个三四线城市楼市出现崩盘,如鄂尔多斯、温州、营口等二三线城市,世联行在最近的一份价值投资报告中将这些城市列为风险型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投资会带来问题。
开发商们也在极力避免库存过剩、需求增长有限的二三线城市,纷纷重回一线城市;大型房企并在营销策略上采取让利优惠,以尽快出货。如恒大地产在春节期间,其旗下所有楼盘均可享受9.7折优惠,并在首付款上可以进行分期支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