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4
中级会员
|
2013昆明半程马拉松赛将于5月25日鸣枪 2013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分为专业组和大众组。专业组设男、女半程马拉松(21.0974公里)和男、女10公里4个正式比赛项目,而男、女4公里项目今年改为大众参与性的项目,不设参赛人数和“门槛”,所有感兴趣的市民均可报名参与。
规模
半程马拉松共有488人报名,人数是去年的两倍;赛事规模从去年的5000人升至1万人。
半程马拉松男、女冠军奖金均由去年的5000美元提高至6000美元;10公里男、女冠军为6000元和5000元人民币。
医疗
每2公里有一个固定医疗点;急救车全程跟随沿线参赛者,救护车上配备医生、救护助理;每100米有一名志愿者,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
组织
赛道实行“全封闭”管理,一切车辆需等比赛结束后才能通过;组委会对每位志愿者进行医疗救护、外语等培训,并进行了明确分工。
影响
赛事与6月6日开幕的南博会相距不到半个月,这无论对宣传“昆马”还是提升昆明的国际影响力,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比赛线路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包括昆明的市级行政中心、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新亚洲体育城等标志性建筑;“昆马”宣传片将在比赛现场循环播放……
作为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长距离马拉松赛事,2013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将于本月25日再次在昆明市级行政中心打响。
继去年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昆明首次成功举办后,这项赛事就获得了国家田径协会颁发的“国家铜牌赛事”称号,赛事从城市形象、群众参与、办赛水平、组织能力等方面,使赛事本身和城市发展得到不断提升。
今年,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总结去年办赛经验的基础上,又对参赛规模、医疗卫生、安保组织、影响提升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升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和期待,新一届“昆马”将更加贴切“和谐、环保、高原体育休闲之都”的内涵,为我市打造体育精品赛事迈出坚实一步。
规模升级:人数是去年的两倍
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孙红昆介绍,为吸引更多的优秀选手参加比赛,组委会今年特别推出了新的措施。“由组委会邀请的选手,比赛所需经费、邀请费用、食宿费、交通费以及外籍选手包含的国际旅费均由大会负责。”此外,男子前300名和女子前100名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的选手,组委会将提供食宿补助费,其中省外补助300元,省内补助200元。
2012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获得了国家田径协会颁发的“国家铜牌赛事”称号。
本次比赛比去年提升的还有奖金,“半程马拉松男、女冠军奖金均由去年的5000美元提高至6000美元,10公里男、女冠军为6000元和5000元人民币。”孙红昆说,虽然昆明的奖金水平在全国马拉松赛事中只能算是中等,但奖金的提升还是吸引了一部分省外的参赛者。
目前,报名工作已经截止,男子半程马拉松接到395人报名,93人报名女子半程马拉松,“一共有488人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人数正好是去年244人的两倍。”孙红昆介绍,参加专业组的选手分别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10余个国家,还有北京、四川、山东等20多个省市的选手也报名参赛。
同时,组委会把本届赛事的规模,从去年的5000人升至1万人。“我们此次把专业组和业余组分开,专门设置了大众健身4公里跑项目,就是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锻炼健身的平台。”孙红昆说,希望市民能多参与这样的健身活动,既能在场边充当观众为专业选手加油,也能自己上场跑一跑,在运动中感受“每天活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全民健身理念。
医疗升级:每2公里就有一处救护点
去年11月份,两名20多岁的青年在参加完广州马拉松比赛后死亡的消息,让许多人对马拉松赛事的医疗保障问题感到担忧,更为承办马拉松比赛的城市敲响了警钟。
因为“广马”事件,今年昆明半程马拉松赛加强了医疗保障力度。“国际上要求马拉松赛沿途每5公里就要设立一个固定医疗点,医疗点前50米有明显的标志。”孙红昆介绍,昆明半程国际马拉松赛严格按照国际要求设立医疗点,由于“昆马”为往返赛道,所以基本上每2公里就有一个固定医疗点。此外,沿参赛者的跑进路线,组委会都会安排急救车跟随,救护车上配备了医生和救护助理。每100米有一名志愿者,帮忙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等。
根据“昆马”赛道短、选手集中等特点,组委会还将安排两辆“摩托救护车”,在场外随时待命。“一旦场内发生紧急情况,摩托车可以在5分钟之内赶到。”同时,不仅是半程,10公里选手、健身跑选手也将获得更多安全保障,在赛道上除了有救护车保驾护航,其中2辆还分别在起点、终点待命,1辆救护车则将跟随健身跑队伍直至终点。
除了赛道上的医疗保障,“昆马”组委会早在报名时就未雨绸缪,“广州马拉松事故对昆明马拉松是个警示,针对半程马拉松选手,我们要求他们出示体检证明,要有医生的体检确认。”孙红昆介绍,组委会早在4月份就通过媒体,对大众提出了健康要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高危疾病的人群避免参赛,以免出现意外。此外,还给每一位选手都买了保险。
组织升级:警察、社区、高校齐协力
针对上月在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发生的恐怖事件,马拉松比赛的安保问题也是大家关心的焦点。
“按照北京、厦门、上海等马拉松赛的管理经验,道路实行‘即过即放’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车辆拥堵的压力,但是会增加维持赛道治安的难度。”孙红昆介绍,由于“昆马”为往返赛道,因此赛道实行“全封闭”管理,一切车辆需等比赛结束后才能通过,这将进一步加强赛道的安保力度。“我们将在比赛前一周发布交通管制信息,提醒广大市民绕行,由于赛道距离市区较远,对市民出行的影响不会太大。”
此外,今年的“昆马”除了折返点从原来的两个变为一个之外,线路基本不变。其中,还要经过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南部客运站、彩云北路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单靠交警和协管的力量肯定不够,我们这次还发动了周边的社区一起维护赛道秩序。”孙红昆说。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竞赛、安保、医疗卫生、宣传、组织动员等8个部门,每个部门都针对各自的工作范围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甚至在志愿者服务上都下了很大工夫,“我们此次联合了云南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市体校等学校,选出300多名优秀的志愿者加入到此次比赛。”孙红昆介绍,各个学校除了对每位志愿者进行医疗救护、外语等培训,还对各自工作做出了明确的分工,“云南大学的志愿者主要负责起点和终点,昆明学院的志愿者主要负责沿途和各个饮水站,昆明市体校的志愿者则集中在主席台,协助完成计时、颁奖等事宜。”
影响升级:借力“南博”提升昆明国际影响力
去年10月参加过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人们会发现,今年“昆马”的比赛时间提前了。“由于昆明环滇池自行车邀请赛是在11月份,昆明市昆明论坛会和亚洲艺术节也都是在今年10月份举办。”孙红昆解释,为了不让赛事太过密集,组委会决定把“昆马”放到5月份举行。
“昆马”与即将于6月6日开幕的南博会相距不到半个月,孙红昆认为这无论对宣传“昆马”还是提升昆明这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在半程马拉松的线路设计上,组委会充分考虑到对绿色现代新昆明的全面展示:呈贡新区市级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前(起点)—和谐路—春融街—彩云南路主道—彩云中路—彩云北路—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南部客运站)路口折返—彩云北路—彩云中路主道—彩云南路—锦绣大街—春融东路—螺洲路—呈贡新区市级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前(终点)。“这条线路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包括昆明的市级行政中心、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新亚洲体育城等标志性建筑。”孙红昆介绍,目前,关于“昆马”的宣传片已经录制完毕,将在比赛现场循环播放。
此外,今年“昆马”得到了红牛、一汽大众、云南山泉、华泰保险等企业一如既往的支持。其中,一汽大众除了为比赛提供15辆比赛用车和15万资金支持外,还在4S店内举办了“2013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冠军竞猜”活动,让这项赛事在更多人群中得到普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