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5
高级会员
|
白岩松:新闻如果自由了,我就不干新闻了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在北京南锣鼓巷的一个小四合院里,白岩松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分享了转型、改革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慨。
谈转型:每个人都是时代的铺路石
记者:你曾在书中说,即使是一条狗进了央视演播室,一个月以后它也会变成中国名狗。如果不是在央视这么一个平台,你会怎么定位自己?
白岩松:很多人会说,我要是没进央视就不会有名,就不会有现在的影响力,你也不会从广州千里迢迢飞来北京给我做专访。但是,所得必有所失。1993年我曾拒绝央视的邀请,当时我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准备创办一张世界流行音乐的报纸,准备从报纸慢慢走向经纪、签约、演出、专辑等领域,我也有可能成为流行音乐界的大佬,可能会比现在幸福得多。
记者:你后来写的书取名《幸福了吗?》,你现在幸福了吗?
白岩松:现在中国很多人都在问“你幸福吗”,很多读者都在问这书名为什么不叫《你幸福吗?》而叫《幸福了吗?》,没加“你”,因为我凭什么问你幸不幸福,我首先要问我自己幸福了吗,首先是我的一个自问。
去年中央电视台策划的“你幸福吗?”,也许大家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因为“我姓曾”这样的答案都能出现在《新闻联播》。
但另一方面,我不希望记者伸着一个大话筒凑到观众面前问“你幸福吗?”,我们议论节目,是因为我们担心自己被幸福,我们怕被别人代表幸福。但是如果从今年开始,每个中国人都能天天问问自己幸福了吗,那这个问题就太有价值了。
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做这个行当,这个行当我真要把它做好的时候,我一定不是幸福的。2000年的时候,《文汇报》约我写新千年寄语,我当时给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我觉得只有平静了,才会靠近幸福,但我最缺的就是平静,平静才是超级奢侈品。
记者:有人评价白岩松是一个建构主义者,你同意这种评价吗?
白岩松:我觉得归根结底是要建设,前阵子一个活动,叫“寻找未来的榜样”,其中让我给邓飞颁奖,我给的关键词就是“建设”。
“建设”这个词,20年前我不会说,20年后我也不会说。20年前我太年轻,没有太多机会,只能站在台下呐喊,没机会建设,因为接力棒没交到我手上。20年后我老了,建设的接力棒也被人拿走了,我要干的就是为年轻人摇旗呐喊助威。但当下我必须去建设,否则当我老了回忆靠什么去填补?有一句流行的话就是,年轻的时候不愤怒是身体有病,岁数大了还只是愤怒那就是精神有病。
记者:你从出《痛并快乐着》到《幸福了吗?》差不多刚好10年,你从愤怒到呐喊到建设的转型完成了吗?
白岩松:路途遥远而漫长。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有错觉,觉得终极目标总会实现,其实没有,所以每个人都是时代的铺路石。
我曾经说过一个悖论,我们这一代新闻人的使命就是推动新闻自由在中国逐渐变现,但是假如新闻自由真的到来的那一天,一定是我不干新闻的那一天。
为什么新闻自由了我又不干了?因为我清楚,当新闻自由真正到来,首先呈现的可能并非我们所认为的铁肩担道义、严肃,而是八卦、丑闻,性暴力满天飞,商业利益占据上风,但是那是必经的阶段。只有经历了,自由才会慢慢平衡到一种令人期待的局面。那是下一代新闻人的使命,我们的使命就是推动新闻自由在中国逐渐变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