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5
高级会员
|
昆明:拟定购买90平内住房提高贷款额度 税收给予优惠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昆明的经济总量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与‘追兵’城市之间的优势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已经位居中下游。与省内州市相比,昆明市的绝对优势也正在缩小,相对优势逐步丧失。”昨日,昆明市召开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会议,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分析了昆明当下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严峻挑战,他同时强调,昆明总体机遇大于挑战,鼓励各地逆势而进,打好“三大战役”,以更好更快的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昆明经济发展总体滞后
张田欣对昆明市目前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给予了肯定。他说,园区经济是推动昆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去年,全市园区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67.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5.34亿元,分别占全市的85%和86.7%。
去年,昆明14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都超过30亿元,其中6个县市区超过100亿元,五华、官渡两区超过500亿元。
民营经济的力量也在不断彰显,截至去年,昆明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124.2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8%。
同时,张田欣指出,昆明市的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滞后,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园区经济缺乏项目带动,体制不顺,简政放权不够,机构设置不科学,行政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不高、人浮于事的情况比较突出;县域经济则整体水平较低,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人均GDP为64070元,昆明市仅为38831元,寻甸、禄劝两县人均GDP不到10000元;民营经济的总量太小,骨干企业少,截至去年,昆明市还没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的民营企业。
在省会城市位居中下游
会上,张田欣用了两个参照系来分析昆明市的经济形势,一个从与省会城市赛跑来看:上世纪80年代,昆明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居中上游水平,1999年世博会时,昆明的GDP还比长沙多70多亿元,但到了去年,长沙GDP已经达到5600亿元,是昆明的2.3倍。
在经济发展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通常最能体现经济发展后劲,但今年上半年,昆明市获得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贵阳还少165亿元。
张田欣说,昆明与前位城市的差距正在拉大,与后位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已经位居中下游。
“一城独大”只是表面
目光回到省内,表面上看,昆明在全省“一城独大”,但与省内州市相比,昆明市的绝对优势也正在缩小,相对优势逐步丧失。
今年上半年,昆明GDP增长12.4%,虽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在全省16个州市中仅排第8位。当下,昆明同时进入了建设高峰期和偿债高峰期,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保持投资增长、促进跨越发展,另一方面要偿还到期债务,确保政府信用,压力很大。
举 措
但张田欣表示,昆明的发展正处于逆势而上、不进则退、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机遇仍大于挑战。他鼓励各级干部逆势而进,打好“三大战役”,以更好更快的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针对现状,昆明市日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简化行政审批环节
今后,昆明市各职能部门内部流程实行“一审一核”制,授权窗口首席代表作为即办件办理。对涉及行政审批的市政府或市直有关部门出台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对互为前置的规定进行删减或修改。精简审批要件,对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和与实际不符、显失合理的申报要件一律取消,部门自行增设的审批要件一律取消。压缩审批层级。
推进项目落地
对2012年本市产业发展带动性强的产业投资项目,可缓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暂缓缴纳市、县两级提取的其他相关规费。对进入工业园区建设的项目,凡是符合园区产业政策、园区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国土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不能完成用地手续的,经园区管委会同意,可按临时用地方式先开工并在3个月内完善用地手续,在建设过程中同步完成环评、水保等审查文件。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今年度,昆明市统筹安排各级财政专项资金4亿元,支持1000户以上中小微企业融资,新增贷款100亿元。
对科技类中小企业,按照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80%给予财政贴息;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项目库的贷款贴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财政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优惠
昆明市拟定,对已基本拆迁完毕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今年内开工建设的,根据实际情况暂缓缴纳市、县两级土地出让收入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农田水利建设、教育、地质灾害防治、农业土地开发等专项资金。
加快改善民生房地产开发建设。对个人购买和转让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房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首套住房贷款实行优惠利率,调整公积金贷款还款年限,提高贷款最高额度。完善产业发展扶持和奖励政策建立工业企业促销专项资金,对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的企业、新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以及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给予奖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