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9
管理员
|
印度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泰戈尔8岁就写诗,并展露出非凡的天才,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泰戈尔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流萤集》(1928),《园丁集》(1913)《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时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他的散文诗《金色花》被选入初中一年级人教版语文课本,短篇金香木花被选入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
通过阅读泰戈尔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不能不产生一种高山仰止的景仰之情;同时,又不仅使人联想到中国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心中隐隐生长起一种忧虑之情:中国何时才能产生像印度人泰戈尔一样的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泰戈尔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而于今的中国显然还没有,或者说还没有出现如泰戈尔这样具有世界影响的世界级大师人物。中国文人的门户之见、自恋情结、急功近利、自娱自乐渊薮深重,恐怕是大碍!是难以愈合的硬伤!
我们是多么热切的期盼这样的现象能够很快成为过去。让中国人的名字,也像印度人泰戈尔一样写入诺贝尔文学奖的史册,得到世界的公认,而不是一味地还在那里孤芳自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