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昆滇文化] 昆明龙头街要变成"宽窄巷子" 名人故居撑起文化味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9 管理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21:1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宽窄巷子已经成为成都一张对外宣传的名片,几乎每一个来到成都的外地游客都会到哪里走一走逛一逛。今年8月,盘龙区将投巨资提升改造龙泉古镇,修缮抗战时期遗留的历史遗迹,统一打造“一颗印”式的建筑,整治和生态维护金汁河河道,在都市的喧嚣里闹中取静,要把龙泉古镇打造成民国风情与生态相结合的古镇,是为“昆明的宽窄巷子”。




龙泉古镇是北部山水新区在建的又一项重点工程,占地191.93亩,投资达30亿元,目前,项目征迁工作已接近尾声,需签约408户,目前已签约313户。


项目除了修缮抗战时期遗留的7处历史遗迹,统一打造“一颗印”式的建筑外,还将建设昆明抗战时期文化名人纪念馆,整治金汁河河道,力图建造一个与传统都市商圈相反,发挥稀缺资源优势,差异化经营的中高端商业体,古镇内主要经营餐饮休闲类项目。




众所周知,宽窄巷子是成都惟一遗留下来的清朝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宽窄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呈现着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而在昆明,龙头街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因为这里有着传统的“赶街”习俗和“花灯之乡”的美誉。





在全国,龙头街的名气也不小——棕皮营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系二位建筑大师此生唯一一座亲手为自己建造的房子;朱自清、闻一多、金岳霖、冯友兰等35位院士曾在此居住,留下了一段西南联大名人奋战救国的辉煌历史;史语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桂家大院等24项古建筑文物,成“掎角之势”散布在龙头街周围,让这里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



龙头街拥有梁思成林徽因亲手建造的房子,也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百年历史的瓦窑,至今仍有活水流动的三口可以见证茶马古道驿站的古井……这些元素的积累和沉淀,丰富了龙头街的历史文化内涵,称之为“昆明的宽窄巷子”必不为过。



此外,这里还是老昆明人眼中的“小香港”。“当时,凡是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的东西,肯定能在龙头街买到。”在昆明人眼里,龙头街早已不是“百货市场”,而是“万货市场”,是“小香港”。



建设“龙泉古镇”的消息一传出,网友们也纷纷提出了建议意见,表示名人故居一定不能搞成餐馆。本土知名网友“风之末端”就说:“昆明龙泉古镇要变宽窄巷子,事先提醒,要是把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变成了像昆明城内的‘老房子餐馆’,我第一个不得。”


对此,“龙泉古镇”项目中涉及到的开发商,亚美地产规划部经理介绍,凡是在项目内的名人故居等文物遗迹,我们都会严格按照政府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绝不会破坏文物,“绝对不会在文物保护单位里边搞餐饮业。”



沉淀在时间长河中的珍珠,正在被捞起,被重新穿成那串闪着独特光芒的珍珠项链,供我们欣赏和品味。说不定不久之后,昆明人或者外地游客又多了一个体验慢生活的好去处——龙泉古镇,昆明的宽窄巷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