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昆明已经不是那么晴朗了,一整天都是阴沉沉的,气温也始终不高,最高只有22℃。据说是因为南支槽前云系的影响已经到来,使得昨天我省中部及以西地区都从晴天变成了阴天,大理、保山和德宏等地已经很冷了。
从今天开始,昆明和省内许多地方又要开始下雨了,昆明今明两天是阵雨天气,最高气温将降低到15℃,12日还可能变为小到中雨天气,最高气温17℃。其中今天随着南支槽继续东移,我省都将出现全省性阵雨,其中强降水出现在滇西边缘地区,局部有大雨。降雨的同时将伴随全省气温小幅下降,由于没有明显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仅在3℃左右。 小伙伴,才暖了5天的昆明天气瞬间又冷了,是不是累觉不爱了?
迎接冷空气的到来,小资生活提醒您一定要注意保暖哦~ ---------------------------------- 冬季怕冷别做8件傻事 取暖不成反遭罪
误区一:衣服穿厚才保暖 寒冷的天气,有的人为了保温防寒,穿得鼓鼓囊囊,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
其实,这是片面的。因为衣服本身不产热,只起到隔离的作用,使得衣服与肌体、衣服与衣服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从而感觉到温暖。
二是冬季最宜吃火锅如穿衣过多过厚,则由于热量大,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增多,从而增加了散热。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误区二:常吃火锅保暖 千家万户、男女老幼,冬令时节都喜欢吃火锅。然而,火锅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宜。
冬季气候干燥,火锅调料又偏于温热,如畏寒明显尤其是四肢怕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沉细属中医阳虚者,吃火锅较宜。
如有口干舌燥、自汗盗汗、动辄气促、午后升火、手足心易热、舌质红或偏红、大便干结等属中医气阴两虚者,应少食或不食火锅。高血压、胃病患者不宜食辣。
误区三:空调温高好舒服 冬令时节寒风刺骨,为了在室内享受温暖,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将空调的温度调至27℃或以上,使得室内温度如同春夏之交,的确使人感觉十分舒适。
但长期在空调环境中的人易患空调综合征。具体表现为鼻塞、咽喉干燥、口干、头疼、免疫功能下降等。
室内外温差太大,极易患感冒;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则容易发生心肌梗塞、中风、面神经瘫痪,甚至死亡。
误区四:常戴口罩 在寒冷天里,很多人习惯戴口罩。其实,鼻黏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组织,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对吸入的冷空气有加温作用。
鼻腔管道十分曲折,能对冷空气进行加热,经过鼻子吸进的冷空气进入肺部之后,一般已接近体温。戴口罩防寒,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都得不到锻炼,抗病能力会下降,反而容易感冒或者得鼻炎。
误区五:蒙头睡觉 有些人习惯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感觉上暂时可能会暖和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所以蒙头大睡后,你经常会感到昏昏沉沉的,全身疲乏无力。
误区六:热水洗脸 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容易使人的面部产生皱纹。
误区七:饮酒御寒 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酒劲过后,因大量热能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
误区八:手脚冰冻用火烤 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好增强,局部好瘀血。
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冰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