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5
高级会员
|
昆明00后志愿者现身廉租房爱心食堂 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年轻人打饭送饭义工毕馨予把压岁钱捐给爱心食堂 今天,昆明中小学开学了。就在几天前,作为暑假的最后一课,一群来自不同学校的00后中学生,在昆明廉租房小区幸福家园的爱心食堂相遇了,他们都是来做志愿者的。陪同者都是家长,他们也是此行的推动者。一位70后妈妈告诉记者,了解善心,了解不同社会层面的生活状态,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而对于爱心食堂的创办者王兰兰来说,她需要大家帮着维持这个公益食堂。现在在食堂里忙碌着的十四五个老姐妹,都来自廉租房小区,没有工资,支撑着她们的就是爱心与责任。就在两个月前,还有云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来食堂帮她们择菜、送饭给老人。可他们今年7月毕业走了,还会有这样热情的志愿者来持续服务吗? 00后: 志愿服务不是枯燥的“任务” 8月27日早上7点多,14岁的毕馨予就起床了,8点准时从位于滇池路的家里出发,赶往北市区的幸福家园小区。抓住暑假的尾巴,她和妈妈约定好了要去给爱心食堂当义工。“义工”这个词,最早在小姑娘的脑海中留下印象的,是参加香港夏令营时,忙前忙后、照顾周到的工作人员。这是小姑娘第一次知道,有人会如此主动、热情地帮助他人。 毕馨予第一次知道身边也有义工,则来自妈妈给她看的关于王兰兰爱心食堂的新闻报道。“第一次知道王兰兰阿姨的事情我很意外,我觉得她很不容易,在自己不幸福的时候还能帮助别人。”妈妈告诉她,王阿姨也可以不这么操心,也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小姑娘似懂非懂,妈妈则希望这次初体验是孩子志愿者经历的开始。 “妈妈,如果我们不来,这些豆怎么办?”不到9点到了幸福家园小区,摆在毕馨予面前的是一个装着40多斤毛豆的大菜筐,小姑娘一边剥豆,一边忍不住悄悄地问妈妈。妈妈告诉她,如果他们不来,这活儿还是食堂里的阿姨们做,那她们就一刻也不得歇了。好在,他们还有不期而遇的“同道中人”,农大附中6位初二学生也在妈妈们的引导下来到这里。 对于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00后而言,离开电脑,走进社区去当义工,择一上午的菜,他们会不会觉得无趣?农大附中的陈蕴文说,志愿服务并不是一项枯燥无聊的“任务”,她以前还去敬老院帮助过老人。“到哪里都是玩,在外面是单纯的玩,在这还能帮助老人。”陈蕴文的同学李杨接过话题说,看到老人们在这么有爱的地方吃饭,他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是一件快乐的事。 小伙伴们分工合作,有人剥豆、有人扫豆壳,还有人择芫荽……终于赶在11点半之前把这些晚餐食材收拾好了,这时,爱心食堂前已经排起了十几人的长队,老人们来打饭了。炒豆芽、回锅肉、酸菜魔芋、松花蛋和洋芋汤,热气腾腾地端上了桌子,因为有了自己的参与,中学生们看这些饭菜的眼神格外柔软。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newteahouse无节操、有道理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你今天脑补了吗?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xinminwangshi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扫一扫,关注有礼!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来源:网络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