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5
高级会员
|
昆明“停车费去哪儿了?”停车收费鱼龙混杂 3月18日,市民汪先生驱车前往关上一家餐厅就餐。餐厅外的马路边,一位身穿便装的中年人引导停车,动作娴熟。在这位管理人员的“指挥”下,汪先生顺利把车停入车位。
“先把停车费交了吧,一次10元,不限时。”车刚停好,管理人员就向汪先生索要停车费。汪先生有些疑问:一般情况下,收费停车位应该有明确标示,而且收费人员应该统一着装。这里既没标示,收费人员又是一身便装,明显不符合规定。
国资停车收费员在书林街临时停车泊位工作。
对此,该管理人员解释道,附近停车都收费,收费指示牌在前方50米。至于穿便装收费,那更是没什么问题,“已经这样收了快10年。”
“如果不停在这里,到附近再找停车位也很麻烦。就算找到,估计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最终,汪先生无奈地交了停车费。
汪先生的经历并不是少数。不少车主表示,现在昆明大街小巷都被划定车位收费,将公共场地入其经营范围,且停车费一次性5—20元,试问:能划线的地方都划线了,市政道路是公共资源,公共资源为何收费,收费又用来干什么,停车收费的资金流向了哪里,为什么不进行公示?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展开了调查。
怎么会有五花八门的收费员?
真相:停车泊位背后利益主体众多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停车需求越来越大,停车资源越来越少,“停车难”现象越来越突出。早在2012年9月,昆明市政府下发《关于规范昆明市中心城区路内临时停车泊位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再次明确特许经营主体,其中明确规定:昆明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资公司)为昆明路内临时停车泊位唯一合法主体。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为我市路内临时停车泊位设置的唯一主体。
昆明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停车管理部经理戴雪枚介绍,目前,全市大约有2.6万个路内停车泊位,为配合昆明市政工程的建设,公司都会对停车位进行调整。目前停车泊位共6141个,分布在昆明市区109条道路上。这就意味着合法的“国资停车”仅占五分之一,其余的路内临时停车泊位被各方把持,非法的路内停车收费问题十分突出。
由此看来,市民汪先生遇到的显然就不是国资公司的“正规军”。
而省、市人大代表也注意到这一现状,针对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和管理不规范,私划乱设泊位,非法收费问题,去年9月,他们对昆明城市道路内设置停车位的情况进行了视察,经过调研,代表们发现:乱收费源于乱管理、管理乱,主要表现在道路路产路权关系混乱,有市管的、区管的,也有房地产开发商管的,还有城中村农民集体的。
随后,代表们根据视察结果及各部门意见形成了《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持证视察我市城市道路路内设置停车位情况的报告》上报市政府,督促辖区单位取缔私设泊位,但令人遗憾的是,整改并没有落实到位。
“收费军”哪些真哪些假?
真相:除国资公司外,其余都不合法
业内人士预计,2014年昆明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00万辆,显然,停车收益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戴雪枚表示,路内停车泊位涉及众多利益主体,有的之前在交运部门备过案,有的则根本没有备过案,属于“黑户”。不管是否备过案,从2012年9月,也就是昆明市政府下发《实施意见》明确特许经营主体后,除国资公司外,其余都属于不合法收费。
戴雪枚坦言,对于众多不合法收费主体,公司也曾和他们进行过交涉,试图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明确权责利,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按照“六统一”的原则纳入管理,保证其合法性,但收效甚微。
“昆明停车管理市场非常混乱,历史问题、产权问题众多,导致管理实施阻力大。”戴雪枚无奈地说,只要是纳入公司管理的泊车位收费都是合理合法的,对于市民的质疑,他们确实感到冤枉。
根据《实施意见》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为我市路内临时停车泊位设置的唯一主体。那么,对于除国资管理的泊位,交警部门是怎么看待的呢?随后,记者联系到市交警支队,就此问题进行了解,但截至记者发稿前,仍未得到回复。
路内收费调整引导车辆快停快走?
真相:“昆明模式”渐显作用力
停车成了有车一族的难题,拥堵已经成为城市之痛,必须要治理,而提高道路临时停车收费,减少车辆停放时间,是其中的一个举措。
去年4月,昆明开始实施新的停车费标准,最大的变化就是提出了机动车停放服务不再“一视同仁”,实行“统一政策、分级管理”、“一类区域高于二类区域,二类区域高于三类区域,路内高于路外,白天高于夜间”和拉大道路停车和非道路停车差距的原则,利用价格杠杆,分流主城区停车。
对于占用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收费标准将较原来大幅度提高,也是为引导车辆快停快走,以缓解交通压力。
在明确经营主体和道路权属基础上,从兼顾各方利益的角度出发,市管道路由昆明国资公司集中统管经营,对区管道路由市和区联合经营,对属于开发商的路权实行联合经营,但无论哪种模式,都必须由昆明国资公司主导。
在这样的原则之下,国资公司先后与官渡区、西山区、五华区、经开区成立了“昆明国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国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国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并按照“国资停车”统一泊位划线标志、统一着装形象、统一服装流程、统一投诉渠道、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员工培训“六统一”的原则进行管理。
一年来,停车费调整和“六统一”两者同时发力,“昆明模式”开始渐渐显示作用力。戴雪枚介绍,路内停车乱、停车长现象得到较大改善,目前,纳入国资公司管理的一类区道路泊位周转率已从日均5次上升至7次,放大了泊位的短时停放功能,满足了更多车主的停车需求。
另外,昆明市发改委价格监督局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一年来,有关停车乱收费的投诉较之前减少了70%。
停车费去哪了,是否能公示?
真相:不能公示,80%用于企业运作
对于市民质疑收费去向,希望进行公示这一问题,戴雪枚表示,只有上市公司才能向社会公布财务数据,而国资公司属于国有独资企业,不属于上市公司,市民的疑问得到解决后就没必要再公布,这也属于正常管理。公司所支出的每一笔费用都受到昆明市国资委的严格监管,审计部门定期对账目进行审计。
戴雪枚详细介绍,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公司60%的员工为一线收费员,用工成本较高,加上必要的经营成本,支出已近80%,其余费用在缴纳税金及相应费用外,公司还要不断地投入建设昆明智能化停车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及立体停车场。
慧眼辨识“正规军”
1、收费人员由此前的黄马甲、黄帽子,改为由米黄色和宝蓝色组成的马甲、蓝帽子并配有带工号的胸牌。
2、此前收费人员工作装上印有“驿通”标志与logo,均改为“国资停车”标志与logo。
3、靠近路中一侧的停车线将写有“国资停车”字样。
4、将使用昆明路内泊位停车专用收费发票(右上角带有“国资停车”汉字和logo,发票下方印有“昆明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辖路内停车专用发票”字样,面值有1元、2元、5元、10元四种)。
5、路内临时停车出入口有统一的国资停车标志及路内临时停车泊位收费标价牌。
6、部分路段将采取停车智能化管理系统。
7、国资公司方面表示,昆明市车主可以对除国资公司以外的停车收费行为给予拒绝,并可对其行为予以投诉。投诉电话为:63333733、63333974,接受社会监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