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文学] 易武贡茶传习行首个区域总代落地建水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438

积分
级别
8 超级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4:48: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茶文化滇南传习所”入驻建水朝阳楼

      据易武贡茶传习行全程推广运营机构普洱中国网掌门人倪兵透露,2014年3月14日,易武贡茶传习行组委会奔赴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美誉的云 南省建水县,也就是云南普洱茶之“原配”——建水陶的故乡,通过两天的接触和深入洽谈,易武贡茶传习行组委会与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就易武贡茶传习行加盟的事宜,经过初期洽谈,已经达成合作共识。易武贡茶传习行第一站确定为滇南重镇建水古城,第一个区域总代将落地建水古城,而祖国边陲重镇的象征地标、历史悠久的标志性建筑朝阳楼,将挂牌成立“云茶文化滇南传习所”。

     作为易武贡茶传习行第一个加盟商,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易武贡茶传习行组委会,综合分析了同属云南本土文化的普洱茶和建水陶,确定了普洱茶与建水陶相结合的基础,将进一步合作探讨传习所建设的细节方案。

    我们知道,建水是云南边陲一座色彩斑斓,有着醇厚的历史积淀、殷实的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更有“建水陶”蜚声国内外,与同样名重天下的普洱茶联姻,是为“珠联璧合”。

    同样,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余年的朝阳楼,见证历史更迭,更象征着时光的悠远,与“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完美契合,是谓“600年古 建筑里听临安小调,且赏陶品茶”,这一地标建筑里的普洱茶文化,呼之欲出。为那些喜欢茶,喜欢建水陶的人,打造一个茶与陶的归宿地。

    据悉,易武贡茶传习行组委会与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预备将在今年5月初举办“云茶文化滇南传习所”落地仪式。



    附相关资料整理:

   (1)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是建水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建水旅游产业发展而成立的国有独资投资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8日,是按照《建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 发建水古城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方案的通知》(建政发〔2012〕172号)和《公司法》规定组建的国有独资经营实体企业,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人民币。现 已拥有建水县金临安房地产有限公司、文庙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朱家花园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团山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朝阳楼管理所、建水旅行社、建水金临安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7家下属公司。公司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核算”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优化管理模式,增强建水旅游业的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走出一条“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发展之路。

   (2)建水城

    建水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扩建为砖城。城周六里三、城墙高二丈五尺,四门有城楼,楼为三层,各高四丈,雄伟壮观。清顺治初年,李定国攻占临安城时,南北西三座城楼战火,康熙四年又复修,后再度毁损。唯有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近六百年,仍旧巍然屹立,但已破损不堪。解放后政府又拨款修葺,才焕然一新。建水孔庙,建筑宏大,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其他还有燕子洞、双龙桥、指林寺、纳楼长官司署、朱家花园、小桂湖等重要名胜古迹,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  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年间又建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境内人才辈出, 明代有文进士30人,武进士23人,文举人288人,武举人29人。清代有文进士33人,武进士15人,文举人412人,武举人355人。当时,有“临半榜”之 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在全国亦不多见,加上建水文庙规模宏大,建筑精致,故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美誉。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建水城内外留下了许多充满浓厚文化积淀的建筑物,古代寺庙、祠庵和楼台亭阁达50余处。有建于元代的文庙,清代 的双龙桥,还有燃灯寺、东林寺、玉皇阁等文物古迹。这些历尽沧桑,古迹斑驳的瑰宝,闪烁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灿烂光辉。

建水是一个民族聚居县,境内主要居住有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发展建水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风情习俗。不同民族的住房、服饰、待客、婚嫁,别具一格;插秧号、烟盒舞、串寨等传统习俗,苦扎扎、扎特勒、阿玛拖、火把节、采花山等传统节日各具风采,令人心驰神往。

   (3)朝阳楼

    朝阳楼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余年,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祖国边陲老重镇的象征。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筑惠历城,城系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明军平定云南后设临安卫,筑临安卫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础上拓地改建为砖城。城有四门,东叫迎晖门,南叫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永贞门。明末,西南北三楼毁于战火,仅存东城楼。

朝阳楼由四十八根巨大木柱和无数粗大的楹榫接成坚固的木构架,覆以三重檐歇山屋顶。《建水州志》证有“东楼凌汉”一景,谓:“东城楼,高百尺,干霄插大,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东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南中大观。”春夏之间上千雨燕巢居檐下,呢喃之声不绝于耳,蔚为壮观。

    朝阳楼正面悬挂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日卓书写的“雄镇东南”巨匾,“雄镇东南”为清代云南著名的四大榜书之一,也是唯一幸存下来者,每字大近两米,结构笔力冠绝于世。

城楼上木雕屏门,雕镂精巧,生动细腻,琦丽华贵城楼东侧为明饼临安卫声闻数里的大铜钟,唐三四千斤高二米余。

    朝阳楼风吹雨打六百余年,经历了多次战乱的劫难大地震的考验,至今完好如初。有对联赞“栋字薄云霄雄踞南疆八百里,气势壮河岳,堪称滇府第一楼。”登城四顾,只见古城青春焕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入夜则万家灯火,如繁星闪烁,蔚为“南中大观”。

(作者:滇云木呆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